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系由各种疾病所致的肾调节酸碱平衡失常与尿酸化机能降低的症群。由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或漏诊。现将笔者近8年来收治的4例肾小管性酸中毒曾误诊为其他疾病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2例、女2例。发病年龄4月~8岁。远端RTA(Ⅰ型)3例,近端RTA(Ⅰ型)1例,原发型RTA3例,继发于肾盂肾炎1例。 2、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多尿3例;厌食、消瘦、生长发育迟缓3例,其中1例Ⅱ度营养不良;2例身高较同龄正常儿童矮小;体重均有减轻;肌无力3例;呕吐、抽搐1例。  相似文献   

2.
杨柱星 《右江医学》1991,19(3):129-132
<正>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是由于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引起的l临床综合征。自1935年Lightwood 首次报告以来,已陆续有报道。国外学者利用微穿刺与微导管技术,对肾小管酸化功能了解日益深入,并建立了 RTA 模型,从而对 RTA 的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并据此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免疫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及肾小管功能等资料。结果:11例为pSS合并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RTA),4例合并Ⅱ型或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10例合并低血钾性麻痹或肾性尿崩症、肾性骨病等;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12例,抗SS-A阳性12例,抗SS-B阳性10例:8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合并应用环磷酰胺。结论:pSS并发RTA常见,长期中小剂量激素治疗可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我院1964~1984年,20年来确诊为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RTA)17例进行分析,并就病因、诊断方面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为临床较常见的综合征。Lightood于1936年首次报告以来,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但对甲亢并发肾小管性酸中毒,国内外报造较少。1986年我们收治2例。  相似文献   

6.
肾小管性酸中毒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因而易误诊或漏诊,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少严重并发症,改善预后,为此将本院1994年6月~2001年12月间收治的41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或I型RTA)诊治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的病因、分型、临床特点,以助早期诊断及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RT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原发性RTA占34.5%、继发性RTA占65.5%;临床分型Ⅰ型占77.0%、Ⅱ型占9.5%、Ⅲ型占11.5%,Ⅳ型占2.0%。女性RTA病因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见(27.5%);成人RTA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肌无力(75.5%),儿童以生长发育落后多见(57.1%)。结论 RTA临床表现多样,多种疾病可以继发RTA,临床医生要提高对RTA的认识;RTA伴生长发育落后的儿童使用生长激素追赶生长治疗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肾小管性酸中毒(简称 RTA)是一组由于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障碍和/或由于肾小管对碳酸氢盐重吸收障碍而导致慢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本征由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我院内科从1976~1981年曾收治过成人 RTA 病人14例,入院时均误诊。本文仅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是一种少见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疾病,自1936年Light-wood氏首先报告以来,国内外有关文献报告逐渐增多.国内迄今有20余例,但关于高球蛋白血性肾小管性酸中毒报告甚少.我院自1977年至1979年收治`  相似文献   

10.
肾小管酸中毒(以下简称RTA)为一临床综合征。本文通过RTA12例报告,着重讨论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和易误诊原因。本文12例均误诊,误诊率100%。报告了1例第Ⅳ型RTA。以实际病例说明了原发性RTA 长年持续性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小管性酸中毒(RT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多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由于 RTA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常不典型,易被临床医师疏忽。现将我们遇到的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肾小管酸中毒(RTA)是由肾脏近曲小管对HCO_3-重吸收减少,或远端肾小管排泌H~+障碍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其病因很多,现将我院1987~1993年收诊的29例肾小管酸中毒的病人进行分型及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肾小管性酸中毒(下称 RT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1936年 Ligh twood 首先报告,国内1958年董氏首先报告。至今  相似文献   

14.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RTA Ⅰ型)乃肾小管酸化尿液的功能障碍疾病。其生化特点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尿液碱性或弱酸性。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被漏诊或误诊。报告我室1983一84年先后收治的分别以尿崩症及骨质软化为突出表现的 dRTA 各一例,述介了本症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常见的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fular acidosis RTA)临床分肾远曲小管酸中毒及肾近曲小管酸中毒两型,发病原因复杂,迄今并不完全清楚,尤其伴发于临床各种疾病者,常主次混淆,贻误诊断时机。也有原发与继发之分,特别前者原因仍不甚了解,故以往此病临床报道较少。临床资料本文报道本病5例,其临床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16.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acidosis 以下简称 RTA)是一组由于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障碍抑/或由于肾小管对碳酸氢盐重吸收障碍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本症由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被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我们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刘××,女,52岁,住院导73167。  相似文献   

17.
肾小管性酸中毒(以下称 RTA)是一类以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其特点是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尿 pH 值改变与酸中毒程度无相应关系,早期肾小球功能基本正常。我科最近收治一例卡那霉素所致的继发性 RTA。复习文献,发现尚未有该药引起 RTA 的报告,故将其报告如下:苏××,女,六个月,住院号87797,因发热一周,腹胀三天于1988年5月5日入院。患儿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流涕、轻咳,即到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上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对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对38例RT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RTA中I型26例,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4例;27例合并生长落后,有骨骼损害者20例;38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其中合并阴离子间隙(AG)正常者35例;误诊26例,误诊率68.4%。结论:临床上对反复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特别对同时伴有生长发育障碍,骨骼损害者应及早计算AG,以便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肾小管酸中毒(Renul Tabular Acidosis简称RTA),系由于肾小管丧失了酸化尿液功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综合征,常以低钾性发作性麻痹为主要症状,常被误诊为周期性麻痹延误治疗,发生严重并发症致死。现附3例低钾性麻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肾小管酸中毒(RTA)为临床较常见的综合征,Ligbtwood于1936年首次报告以来,国外内已有许多报道。但有关高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管酸中毒,国内却很少报道,本文4例均为院外长期误诊者,现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同道对本征的注意。资料综合4例患者的主要阳性临床表现,列表于下(表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