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运用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运用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HAMD与CSS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社区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76.1%.结论:社区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芙英 《吉林医学》2014,(3):631-63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在治疗后1周、3周、6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1周与3周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08例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4例,观察组进行1个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1患者个月后分别复查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的SDS及ADL量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心理干预对PSD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莉 《右江医学》2008,36(2):153-154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给予抗抑郁药和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氟西汀口服20 mg Qd,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或<0.01),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给予抗抑郁药和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玉英 《海南医学》2011,22(24):38-39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20~40 mg每天早晨服用;研究组同时予以每周3次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  相似文献   

7.
王洪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2,(3):78+95-78,95
目的探讨运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消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年来住院的脑卒中后不同程度的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进行比较。对照组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脑卒中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的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上的压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疏导及良好的护患沟通,缓解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消极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早期心理干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0.47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2.46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患者QOL评分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约94.6%,对照组总有效率约7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百忧解口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雪梅  张博 《疑难病杂志》2008,7(6):357-358
目的观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将1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针刺组患者不同证型辅以不同的穴位治疗,药物组给予百忧解20mg/d,每日1次,针刺+药物组同时予针刺及百忧解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均8周后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有效率依次为针刺+药物组(90.0%)>药物组(85.0%)>针刺组(82.5%)>对照组(7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物治疗PSD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PSD的疗效.方法 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帕罗西汀及常规脑卒中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评分及BI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MD与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PSD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徐岩  鞠倩  王萍  陈晶 《河北医学》2013,19(3):448-45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8)及心理干预组(n=67),分别观察急性脑梗死后第7天和第21天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态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结果:急性脑梗死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38.5%,其中常规治疗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54.4%)显著高于心理干预组(22.4%)(X2=14.6143,P〈0.01);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及第21天,心理干预组卒中后抑郁患者SDS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t=2.07,P〈0.05;t=6.70,P〈0.01);在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1.91,P〉0.05),而在第21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t=1.91,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周国庆 《中外医疗》2014,(32):18-19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短期疗效临床观察。方法 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组)40例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以后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卒中后抑郁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到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联合多塞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随访3个月,从HAMD抑郁评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抑郁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的ME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调督任针法对初发型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调督任针法对初发型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治疗组针刺后溪(双)、列缺(双)、百会、印堂穴;对照组予口服百忧解。结果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和绝望感因子的调节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调督任针法对初发型PSD有肯定疗效,对调节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和绝望感因子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针药组以针刺百会、内关、太冲、合谷等穴位为主,并口服氟西汀;西药组单纯口服氟西汀。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针药组在降低PSD患者HAMD、CSS评分,改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针刺结合药物治疗PSD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方法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早期系统心理干预和由专业康复医师实施的运动训练,治疗满2周、4周后再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CNFDS)评分并比较。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神经功能恢复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干预治疗可干预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取督脉百会(DU20)、神庭(DU24)、风府(DU16)、大椎(DU14)、命门(DU4)、至阳(DU9)、腰阳关(DU3)为主穴,耳穴取神门(TF4)、丘脑(AT34i)、皮质下(AT4)为主穴,星期一至星期六治疗6次,每日1次,星期日休息,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早餐后顿服,连服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BI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HAMD、SD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I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单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单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FA)评分、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干预组在HAMD评分、NFA评分、BI评分及FMA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脑卒中患者伴发的抑郁情绪,并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促进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6周的生存质量(QOL)、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陷(N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QOL得分及SDS明显较对照组好转(P〈0.05);NDS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26例和对照组(帕罗西汀)26例,在治疗前后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DM、S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抑郁障碍总有效率、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康复,而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