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  方芳  汪奇  毕海青 《浙江医学》2023,45(7):740-743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KD)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DKD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肾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比7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肌酐清除率(Ccr)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C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骨化三醇对DKD血液透析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芪藤消浊颗粒治疗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共4例患者退出观察,实际每组完成30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藤消浊颗粒,疗程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24-hour urine protein,24hUP)、尿红细胞(urinary red blood cell,URBC)计数、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TGF-β1、CTGF、VEGF和ET-1水平,并根据血清肌酐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乏力、浮肿、腰脊酸痛、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RBC计数、24hU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eGFR、血清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URBC计数、24hUP水平下降程度和eGFR、血清Alb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CTGF、VEGF、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藤消浊颗粒可有效改善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GF-β1、CTGF、VEGF和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肾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益气补肾化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服用缬沙坦,治疗组服用缬沙坦和益气补肾化瘀方,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4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 24hUP)、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收缩压、UAER、24hUP、UACR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UAER、24hUP、UACR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补肾化瘀方可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ESW)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ESW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三七活骨丸,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骨保护素(OPG)水平。 结果 对照组有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故剔除。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OP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活骨丸联合ESW对于改善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症状疗效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彭健韫  金菊  项美娟  兰乐健  彭铎  桂志红  叶斌 《浙江医学》2022,44(13):1397-1401
目的分析血清及尿液多项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DK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DKD患者200例,为DKD组。另择同期来院接受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单纯糖尿病组,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收集年龄、性别、病程、BMI、血清及尿液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比较3组指标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各生化指标及各指标联合检测对DKD的诊断价值,并分析D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组血清TC、HDL、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KD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均P<0.05),尿肌酐(Ucr)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KD组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血清胱抑素C(CysC)、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均P<0.05),且单纯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各差异指标联合检测诊断DKD的AUC为0.934(95%CI:0.906~0.962),灵敏度为0.825,特异度为0.930,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CRP、IL-6、UNAG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DKD患者血清及尿液多项生化指标异常,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DKD早期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其中CRP、IL-6、UNAG是糖尿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严密监控这些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DKD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37-40+45
目的探讨活血降压方治疗高血压血瘀证伴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就诊于丽水市中医院的64 例高血压血瘀证伴早期肾损害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降压方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瘀证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瘀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微量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栓素B2(TXB2)、人6-酮-前列腺素(6-K-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BX2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K-PG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血瘀证伴肾损伤患者加用活血降压方治疗较常规西药治疗而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压效果显著,明显改善血瘀症状,能缓解患者肾损害及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DKD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注射液组(对照组)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肾康注射液组(治疗组),每组40例,2组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和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30/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24h尿蛋白定量、Alb、BUN、S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BUN和SCr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DKD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延缓或逆转早期DKD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C组(给予常规治疗)、V组(常规治疗+骨化三醇)、P组(常规治疗+盐酸吡格列酮)、V+P组(常规治疗+骨化三醇+盐酸吡格列酮),每组各40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24 h尿蛋白(24hUP)、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4组患者的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但V组、P组及V+P组的24hUP、UAER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且V+P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V组及P组(P<0.05),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值也显著高于C组、V组及P组(P<0.05)。 Pearson分析结果表明,DN患者的24UP、UAER与血清hs-CRP、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5)。结论 DN患者可能存在微炎症状态,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肾功能有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维生素D和盐酸吡格列酮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效控制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芪地糖肾方治疗气阴两虚、瘀热阻络型糖尿病肾脏病(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瘀热阻络型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基础治疗(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饮食指导)和芪地糖肾方,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等剂量安慰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糖、血脂、尿PCX、尿LA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尿ACR差值、尿LAP差值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地糖肾方治疗气阴两虚、瘀热阻络型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尿蛋白,降低尿LAP。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30-3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因子-3(SOCS-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脾肾阳虚证UC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HIF-1α、SOCS-3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炎症水平均显著缓解,其中治疗组血清IL-6、IL-8和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IF-1α和SOCS-3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显著改善,术后治疗组HIF-1α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CS-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UC可更好降低患者炎症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并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附子理中丸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HIF-1α水平,上调SOCS-3水平,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和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行介入检查治疗的6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肾康组,31例)和对照组(水化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水化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血标本测定血肌酐,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比较2组患者 CIN 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发生CIN,2组比较,P<0.05;术后2组SCr、eGFR各时间点的组间比较,P>0.05;2组术后 12 h 、24h尿液 NGAL 较术前升高,升高幅度肾康组低于水化组,2组间比较,P<0.05;2组术后血SCr增加值肾康组在各时间点均小于水化组,2组间比较,P<0.01。结论 肾康注射液对防治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和对比剂肾病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性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指标的影响,研究糖肾康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将66例Ⅲ-Ⅳ期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失访3例,实际完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并设正常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肾康,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白蛋白/尿肌酐(ACR)、血清MCP-1及ICAM-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ACR水平均降低(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MCP-1、ICAM-1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MCP-1、ICAM-1水平(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肾康可改善气阴两虚血瘀证DN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降低血清MCP-1、ICAM-1水平,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具有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病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清肾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肾功能及血清α-平滑肌动蛋白和E-钙粘蛋白的影响。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口服,疗程12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E-钙粘蛋白(E-cadherin)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最终完成68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Scr、eGFR水平明显改善(P<0.05),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α-SMA、E-cadherin水平下降(P<0.05),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患者服用清肾颗粒后未出现药物不良副作用。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减轻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Scr水平,同时下调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清α-SMA、E-cadherin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肾化湿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 探讨其通过“肠-肾轴”改善DKD的作用机制。  方法  100例DKD脾虚湿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化湿颗粒。8周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的变化。并随机收集其中6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后的粪便样本行16S rDNA V3+V4区测序筛选益肾化湿颗粒的作用靶菌。  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UACR、BUN、HbA1C、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SOD活性、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升高, 菌群的聚合度增加, F/B值下降; LEfSe分析发现试验组的优势属种是副拟杆菌属、长双歧杆菌、黏膜乳杆菌。  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可有效改善DKD脾虚湿盛证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 降低血糖, 减少蛋白尿, 整体调节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并稳定肾功能, 影响肠道菌群的分布, 为进一步研究益肾化湿颗粒通过肠道菌群评估DKD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JP2〗方法 将60例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糖肾康颗粒冲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16周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24 h尿蛋白(24-hour proteinuria,24hUpr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 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结果 试验组疾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CR、24hUpro、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eGF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UACR和24hUpro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Hcy、TC、LDL-C、Apo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cy、TC、LDL-C、ApoB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后Hcy、LDL-C、ApoB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肾康颗粒降低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与改善高半胱氨酸血症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4例非透析CKD 3~5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结果每组失访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BMP-7水平及第2—4腰椎BMD。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血清P、iPTH、ALP方面,以及在升高血清Ca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CKD病例组BMD和BMP-7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MD和BMP-7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BMD和BMP-7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透析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BMD和BMP-7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可防治非透析CKD肾性骨病,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清BMP-7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闫妮  李婧  刘玲娇  林燕 《西部医学》2022,34(6):871-875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在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中的表达及与DK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的T2DM患者228例,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正常蛋白尿(单纯DM)组80例、微量白蛋白尿(早期DKD)组76例、大量白蛋白尿(临床DKD)组72例,另选取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37水平;分析IL-37浓度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纯DM组、早期DKD组及临床DKD组患者血清IL-37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DKD组IL-37浓度较早期DKD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但早期DKD组IL-37浓度与单纯D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IL-37浓度与尿蛋白定量、尿ALB、尿α1-MG、尿β2-MG及HbA1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02,0.286,0.222,0.216,0.265,P<0.05),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35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L-37可能是T2DM合并DKD的保护因素(OR=0.822,95%CI:0.702~0.962)。结论IL-37血清浓度与T2DM患者合并DKD的发展有关,IL-37可能成为治疗DKD的潜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关系。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DKD患者10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UA分为发生组(50例)与未发生组(52例)。分析2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患者HUA发生的关系。 结果 DKD患者102例中,发生HUA 50例,发生率为49.02%;发生组的血尿酸、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组间其他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相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K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脂、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DK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FT3、FT4水平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FT3、FT4水平与DKD患者发生HUA有关(P<0.05)。 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患者的HUA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KD)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糖尿病、DKD微量蛋白尿(即早期DKD)和DKD大量蛋白尿,各100例。选取同期本院性别、年龄相互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各组血清炎症指标和尿液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DK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炎症指标和肾损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炎症指标对早期DKD的诊断效能。结果单纯糖尿病组、DKD微量蛋白尿组、DKD大量蛋白尿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DKD微量蛋白尿组、DKD大量蛋白尿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DKD微量蛋白尿组、DKD大量蛋白尿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NAG、β2-MG、TG、CRP、IL-6是影响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且CRP、IL-6与β2-MG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显示CRP、IL-6、β2-MG诊断早期DKD的AUC分别为0.714、0.769、0.785,而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62,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CRP、IL-6、β2-MG联合检测在早期DK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82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1例。对照组患者外用盐酸患病沙星凝胶和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2组治疗周期4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性激素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痤疮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痤疮患者皮损评分和DLQ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痤疮患者皮损评分和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痤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痤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痤疮患者DHT和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痤疮患者DHT和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痤疮患者血清IL-1α、IL-6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痤疮患者血清IL-1α、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减轻患者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