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案)和观察组(电针穴位刺激)。比较两组治疗10 d后的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炎性细胞因子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35±0.5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2±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和IL-1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穴位刺激可能通过抑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的炎症反应而达到镇痛、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形针刀松解术对重型肩周炎患者血清IL-6、IL-10及TNF-α的影响,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 60例重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观察组)及痛点注射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臂丛阻滞后行肩周"C"形针刀松解术,对照组肩周痛点注射消炎镇痛液(含曲安奈德),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痛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同时静脉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P均〈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形针刀松解术可有效解除重型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其机制与降低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VAS评分和TNF-α、IL-6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治疗组)和阿米替林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进行VAS疼痛评分,血清TNF-α、IL-6的差异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改善VAS疼痛评分和血清TNF-α、IL-6值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神经痛,症状改善明显,且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和IL-6水平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丁全华  张优萍  李建阳 《浙江医学》2015,37(12):1068-1069,1072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 月至 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SA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 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1),并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均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75%,治疗组总有效率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SAP 治疗有效,能有效调控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阻断炎症进程,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灌洗联合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中药结肠灌洗联合血浆置换组(治疗组)、血浆置换组(对照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结肠灌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更有效降低肝功能、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的水平,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七位白术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观察其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饮食指导及合理补液的基础治疗和七位白术散 基础治疗,治疗3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对照组也均有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均降低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41,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七位白术散显著降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具有显著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ESW)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ESW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三七活骨丸,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骨保护素(OPG)水平。 结果 对照组有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故剔除。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OP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活骨丸联合ESW对于改善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症状疗效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随意按摩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血清IGF-1、IL-1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F-1、IL-1、TNF-α含量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能改善KOA的疼痛,缓解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潘华 《广西医学》2016,(4):571-573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射频治疗网球肘、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网球肘、髌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行关节镜下射频治疗,对照组30例行按摩、理疗及局部封闭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Mayo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美国膝关节功能协会(K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EPS、KSS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网球肘、髌腱炎能够有效控制炎症状态及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创优护理应用于急诊腹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急诊腹痛治疗患者12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创优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时间、每天发作次数和疼痛评分,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缓解时间及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含量较护理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效果更佳;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躯体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精力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6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优护理对急诊腹痛患者可明显提升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端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端提法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斜扳法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提法明显优于斜扳法。结论:端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五步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步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它由放松法、牵引法、卷腰法、旋转法、理筋法五步组合,辨证施法,操作方便,施术安全,扩大了适应症,提高了手法治疗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51铬标记红细胞示踪技术,对中医伤科手法治疗关节血肿的疗效与机理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手法驱使关节内积血散向肱三头肌组织内,手法后即刻的肱三头肌远端组织内cpm大大地高于对照组。而关节囊内的cpm随着手法后时间的推移。始终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推测手法的作用机理是驱散血肿,加快组织对积血的吸收,减轻关节滑膜的炎性反应,有利于防止关节粘连,早日恢复关节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全国名老中医陈全新教授,从医50余年,一直从事无痛进针手法的临床研究,通过对传统进针手法的继承与创新,首先提出无痛进针手法:"牵压捻点法"、"压入捻点法";其次发明了"透电压手法";最后创造出快速旋转进针法——飞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8.33%,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33.33%,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易于操作,患者易于接受配合。  相似文献   

16.
裴邦福 《大家健康》2016,(12):15-16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94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骨手法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按揉类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按揉类手法治疗,对照组接受T-600全自动智能牵引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以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椎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及等长肌力(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7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运动活动度以及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等长肌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对照组仅前屈、后伸运动活动度及前屈、后伸等长肌力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前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运动活动度的差值以及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运动等长肌力的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揉类手法有助于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及力学性能,按揉类手法在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及力学性能方面较T-600型自动牵引机为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拟定手法分类规范系统,为手法分类规范化提供借鉴。方法:以近20余年来在我国各大中医院校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推拿学》《推拿手法学》等教材为文献线索,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相关数据库,对推拿手法进行频数分析。结果:筛选出纳入手法分类系统的推拿手法。结论:根据前期对手法分类的构想,形成了手法分类拟定规范系统。  相似文献   

19.
毫针刺法的操作程序一般而言 ,包括了进针、行针、留针和出针 4个方面。但是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远非那么简单 ,在针刺过程中 ,围绕“气”而出现了得气、候气、催气、辨气、行气、导气、调气、守气等不同概念。如何把握其精髓而恰当地运用于临床是针灸学中的一个难题。得气、辨气、调气、守气贯穿于行针的全过程 ,这一行针过程是决定临床针刺疗效的关键 ,也是在临床中比较难于把握的方面 ,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的过程 ,更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相似文献   

20.
细针穿刺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快速并为准确的肿瘤诊断方法,是诊断细胞学的一个分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因为细针针吸无损伤,无合并症,无引起肿瘤扩散之虞[1],现将我们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报告如下。1器械物品的准备1.1针头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诊断的突出特点是细针。选用针头大小长短均视针吸部位及肿物性质而定,小的皮下肿物宜用小针头,如乳腺、淋巴结、甲状腺等体表肿物,一般选用普通肌肉注射用的针头即可,针头7号~8号(外径0.7mm~0.8mm),长2.5cm已足够。深部针吸则需较长针头,长2.5cm~20cm不等。较硬的肿物纤维组织多细胞不易被吸出,可选用较大外径针头,如8号、9号。淋巴结针吸也以外径较大针头为宜,而恶性肿瘤细胞通常较丰富,细胞易被吸出,同时由于血管丰富而易出血,故选用针头时以外径较小些为宜,通常6号~7号即可。总之,选择适当的针头,对于得到足够的细胞标本材料非常重要。因此,必须仔细检查患者,确定针吸部位、大小、性质、硬度、深度等,然后决定采用针头大小。1.2注射器使用注射器的目的在于利用抽吸力量,造成一个真空负压。大多使用10ml注射器,小者可用于5ml,大者用50ml。过大的注射器操作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