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应用液体发酵工程技术开发茯苓资源,为解决茯苓菌木矛盾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响应面设计法,从接种量、碳源浓度和氮源浓度三个方面来优化茯苓的液体发酵工艺。总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总三萜含量测定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比较液体发酵茯苓和栽培茯苓间的含量差异。结果:优化的最佳茯苓液体发酵工艺为接种量6.90%、碳源浓度3.10%、氮源浓度1.00%,此工艺下得到的菌丝干质量为(8.26±0.05)g/L。液体发酵茯苓和栽培茯苓的总多糖含量分别为44.80%和76.63%,总三萜含量分别为2.48%和5.74%。结论:本论文建立的液体发酵茯苓培养工艺切实可行,茯苓的液体发酵有望为茯苓资源的开发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茯苓的白茯苓、赤茯苓及茯苓皮3个部位的16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茯苓不同部位元素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茯苓不同部位16种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元素在茯苓皮中含量较高;不同部位中V、Cr、Mn、Fe、Zn、Rb、Sr、Mo、Cd、Cs、Ba、Pb元素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i、Cu、A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Cd、Zn、Ba元素是茯苓3个部位的特征性元素;大多数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茯苓不同部位对不同元素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部位的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TC)对wistar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及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的影响并比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HTC在影响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总甲基转移酶活力之间的差异。方法:将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3 组:对照组、蛋氨酸组、高胆固醇组,每组11只。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配方饲料。持续喂养3个月后心脏取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等相关指标。提取主动脉基因组DNA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提取主动脉核蛋白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结果:经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Dunnett-t检验):高胆固醇组大鼠的血清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蛋氨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蛋氨酸组大鼠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高胆固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和HTC均增加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可促使基因组DNA去甲基化,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TC降低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可能是HTC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机制之一,且HHCY和HTC在影响基因组DNA低甲基化之间的差异无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汤总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提取总多糖的优化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白术茯苓汤总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2.0h、提取次数为3次、温度90℃.在此条件下测得白术茯苓汤中总多糖含量为48.25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复方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将我院70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HO含量明显低干对照组,而TB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0在Child-Pugh中C级中最低,三级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随着肝功能P<0.05分级的增高而增高,三级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O、TBA的联合检测能较敏感地反应肝硬化的程度,对肝功能的评定及病情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 及总胆汁酸( TBA)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92例住院肝病患者及86例正常对照血清PA、CHE及TBA含量.结果 各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CHE和T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BA、PA含量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个指标对各种肝病的诊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所有指标对急性肝炎诊断价值均比较大,CHE对慢性肝炎诊断价值最大,PA、CHE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基本相同,PA对肝硬化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血清PA、CHE及TBA 能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是敏感的肝功能指标,对肝病的临床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商品茯苓中多糖含量,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茯苓多糖得率作为指标,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结果:茯苓块中多糖含量(12.35%)高于茯苓皮(10.64%)。结论:临床用药时,首选茯苓块。  相似文献   

8.
黄爱萍 《当代医学》2014,(21):112-113
目的:分析探讨轻度和中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氧化还原状态及白芍总苷对其的作用。方法随机检索选出60例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轻度和中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为试验组,选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给予试验组患者口服白芍总苷联合5%松馏油软膏的联合治疗,观察患者采用白芍总苷后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前T-AOC(Antioxidant capacity)、SOD(Superoxide dismutase)、GSH-Px(Glutathione peroxida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治疗前CA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T-AOC指标为(15.27±8.18),对照组为(23.17±8.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正常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AT试验组治疗前(36.92±9.30)对照组为(36.92±9.30),CA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T-AOC、SOD、CAT(Catalase)、GSH-Px水平与试验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8-iso-PGF 2n水平为(71.77±8.1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38.17±8.90)μg/L及试验组治疗后(46.41±14.24)μg/L,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轻度和重度银屑病患者存在均为氧化应激状态,白芍总苷的应用有效缓解了病情,提高了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铁皮石斛材料的化学品质,研究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替代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定量测定,比较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铁皮枫斗、铁皮石斛胶囊中总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主要药用成分的差异。结果:多糖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总多糖含量与铁皮枫斗相近,分别为25.31%和29.38%,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中最低,仅7.51%,铁皮石斛胶囊最高,可达40.73%。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总氨基酸含量达5.74%,高于铁皮枫斗(4.5%)和铁皮石斛胶囊(3.91%),低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15.35%)。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中10种微量元素含量与铁皮枫斗大致相近,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中除Cu之外的其他9种微量元素高于其他石斛材料,而铁皮石斛胶囊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主要药用成分的质量与野生材料相近,可作为野生铁皮石斛的替代资源加以开发,也为铁皮石斛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变化和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予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286例PD患者为PD组,选择年龄、性别、民族与PD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90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PD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为(80.30±20.62)U/L,对照组为(83.49±15.84)U/L,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组血清总钙水平为(2.26±0.10)mmol/L,对照组为(2.37±0.06) mmol/L,两组血清总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D组的不同分期中,H-Y1、H-Y2、H-Y3患者和对照组比较,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钙水平在H-Y分期1~5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71岁的P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D组中血清总钙水平在所有年龄段与同年龄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均低于健康者,PD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可能作为PD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无机元素在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不同用药部位中的分布及在土壤中的富集特点。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茯苓皮、白茯苓、赤茯苓及其菌核生长附近土壤,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茯苓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K、Na、Mg、Fe、Mn、Zn、Cu、Se等11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 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各部位元素分布有一定差异,大多数元素在茯苓皮中含量较高,茯苓不同部位总的无机元素含量从高至低顺序为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苓不同部位对无机元素的吸收有选择性,但均以K、Fe、Mg、Na含量较高;茯苓不同部位对11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存在差异,变化范围为0.005 2~0.782 3。结论 所建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简便、准确,适用于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不同部位及土壤中1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茯苓药材产地加工的产业化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水不溶性多糖、茯苓酸的含量。结果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水不溶性多糖含量大小依次为白茯苓、茯神、赤茯苓、茯苓皮,茯苓酸含量大小依次为赤茯苓、茯苓皮、白茯苓、茯神。结论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茯苓酸和茯苓水不溶性多糖的含量与临床用药的选择有关联;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茯苓药材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用尿素溶液作为天然水不溶性多糖的提取溶剂,以苯酚—浓硫酸作显色剂,在波长490nm下对七个不同产地的茯苓样品进行了多糖的含量测定,其含量范围为81.9%~88.3%。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药茯苓菌落褐变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验证茯苓菌丝褐变相关基因及探讨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茯苓正常与褐变菌丝体共4个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茯苓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到12 383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1 017个,其中260个得到功能注释;发现正常菌落与3个不同程度褐变菌落有336个共同差异基因。【结论】茯苓菌落褐变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系列差异表达基因,部分基因的表达量倍数差异达到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它们的相关功能值得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茯苓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KBV200细胞多药耐药活性的检测。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柱色谱、葡聚糖凝胶分离、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及波谱技术对茯苓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利用MTT法检测各化合物对KBV200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结果 从茯苓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8个三萜类化合物。在浓度为12.5 mg/L时,8个化合物对KBV200的多药耐药性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其中化合物3(去氢土莫酸)的逆转作用最强,其逆转倍数为12.6。结论 茯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逆转KBV200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药材粒径及搅拌方式等因素对茯苓粗多糖及其疫苗佐剂多糖的影响.方法 提取温度选择20~100℃;料液比选择1:5~1:20;提取时间选择1~6 h;提取次数选择1~3次;药材粒径选择原饮片50目;选择静止和搅拌模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含量,高效液相-凝胶过滤法测定多糖相对分子质量,PMP衍生-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 ①控制提取温度应<70℃;②料液比在1:7.5~1:15之间;③提取时间可为2 h;④提取次数不超过2次;⑤原饮片需要粉碎提取,可为20目;⑥搅拌有利于活性多糖的溶出.结论 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和搅拌方式对茯苓多糖影响明显,药材粉碎有利于佐剂多糖浸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茯苓三萜生物合成的调控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从MeJA添加量、添加时间角度考察MeJA对茯苓三萜生物合成的调控效应,确定最佳调控策略,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RT-PCR)技术分析MeJA对茯苓甲羟戊酸途径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fps)和鲨烯合酶基因(sq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其调控机制.结果 MeJA可显著促进茯苓三萜的生物合成,最佳添加策略为发酵4 d添加150μmol/L的MeJA,此时茯苓三萜得率可达20.95 mg/L,为空白组的1.55倍、吐温-80组的1.32倍;RT-PCR结果显示MeJA可使fps、sq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分别为吐温-80对照组的1.17倍、788.70倍.结论 MeJA通过显著上调sqs基因表达实现茯苓三萜生物合成的过程强化,为一种有效的促进茯苓三萜合成的外源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茯苓水溶性粗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为参察指标,以水为溶剂,选取粉碎力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浓缩倍数、醇沉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在综合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水提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茯苓水溶性多糖最佳的水提醇沉工艺为:过60目筛、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100 min,提取1次,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12,醇沉浓度为80%,静置12 h,过滤,滤饼用体积分数80%乙醇洗涤,60°C减压干燥。结论:此工艺成本低、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茯苓药材及饮片粗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对研究代料配方与传统松木栽培茯苓调节免疫功能和抗疲劳的药效作用,为代料栽培茯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功能降低的小鼠模型,以香菇多糖为阳性药物对照,分别给药代料配方与传统松木栽培茯苓提取物,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含量及小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并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结果综合分析,代料配方与传统松木栽培茯苓提取物均有较好的药效作用,其中代料配方B组的药效作用优于传统松木G组,代料配方A组的药效作用则与传统松木G组相当。结论通过代料配方与传统松木栽培茯苓药效学的对比分析,本论文研究结论可为代料栽培茯苓提供药理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