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剑华  戎铁华  杨名添  李小东  马国伟 《癌症》2001,20(11):1289-1291
目的:探索难治性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方法,评价食管支架置入术对其的疗效。方法:应用自制塑料食管支架10个、Celestin管8个及自扩金属支架14个共32个食管支架治疗难治性颈部吻合口狭窄患者25例,其中合并吻合口瘘5例。吻合口狭窄0.00~0.60cm,平均0.26±0.13cm(95%可信限0.23~0.29cm)。食管支架置入术前吞咽功能分级平均2.56±0.58级。无合并吻合口瘘者在支架置入术前2月内已行食管扩张术2~5次无效或效差,合并吻合口瘘者在支架置入术前未行食管扩张术治疗。结果:支架置入术成功率100%。随访时间4.0~36.0月,平均13.48±8.55月。全组支架置入术后吞咽功能分级平均为0.32±0.48级,平均提高2.24±0.78级,吞咽功能明显改善(t=14.378,P=0.000);吻合口瘘口全部被阻断、愈合。15例初次置入的支架脱落,脱落时间平均2.95±1.98月,其中14例为管型支架,1例为不带膜金属支架,5例发生再狭窄;10例未脱落,其中金属支架7例、管型支架3例。8例局部疼痛,4例出现明显胃食管反流,2例出现支架腔内粘膜生长引起再狭窄。结论:食管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方法简单,疗效确切;选择支架时,应首选塑料支架或Ce-lestin管,放置金属自扩支架要慎重。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扩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以来我们共收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14例 ,采用扩张器扩张疗法治疗 ,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全组共 14例 ,男 12例 ,女 2例 ,年龄 41~ 71岁。均经食管钡剂造影证实为吻合口狭窄 ,经纤维食管镜检查排除吻合口癌复发。按狭窄部位分型 :颈部吻合口狭窄 3例 ,主动脉弓上吻合口狭窄 7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口狭窄 4例。按狭窄程度分型 :轻度狭窄 3例 ,中度狭窄 6例 ,重度狭窄 5例。方法 采用扩张器有如下 3种 :一、高压气囊扩张器 :该扩张器使用时在胃镜直视下将导丝送入吻合口后 ,撤出胃镜将带气囊双腔管送入 ,当气囊达…  相似文献   

3.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剑华  刘广森 《癌症》1992,11(5):397-398
1987年1月—1991年1月,我院采用金属导丝引导的食管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36例,共扩张85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男性。年龄36~78岁,50~59岁占52.8%。根据刘广森提出的吻合口狭窄分级法:轻度狭窄7例(19.4%),中度狭窄27例(75.0%),重度狭窄2例(5.6%)。吻合口狭窄发生时间;术后3个月内18例(50.0%),第4~6个月12例 (33.3%),第7~12个月1例(2.7%),1~3年3例(8.3%),3年以上2例(5.5%)。  相似文献   

4.
Wang LF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7):555-557
目的评价食管癌切除术行食管胃单层宽边连续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手术条件的93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8例,均行手术治疗,试验组行食管胃单层宽边连续吻合,对照组行食管胃丝线间断缝合。结果试验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0.2%),吻合口狭窄1例(0.2%),其他并发症17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1.9%),吻合口狭窄11例(2.4%),其他并发症24例。两组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9和0.004),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结论食管胃单层宽边连续吻合方法简便,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吻合口狭窄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研究通过吻合技术的改变,探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患者随机分组,单号入院者为对照组,双号入院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食管胃吻合时采用吻合器直接行食胃管吻合,实验组患者行食管胃吻合前,先荷包缝合收缩吻合部胃壁再上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后6个月后随访,统计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9.2%,实验组患者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P<0.005),对照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食管癌手术用吻合器吻合胃和食管前先荷包缝合收缩吻合部胃壁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孙振宇  辛定一 《浙江肿瘤》1999,5(3):160-161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方法 自1997年1~1998年6月将25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手术。临床研究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单层(全层)连续吻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128例,对照组常规食管胃丝线间断缝合加食管壁与胃壁包裹130例。术后随访9~26个月。结果 术后临床研究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对照组发生5例(3.85%);严重吻合口狭窄临床研究组无1例发生  相似文献   

7.
1997~ 1999年行贲门癌切除食管斜切口食管胃吻合术 2 4例 ,术后无 1例吻合口狭窄发生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4例患者中 ,男 18例 ,女 6例。年龄 5 1~ 75岁 ,平均 6 3岁 ,病史 2周~ 8个月。均有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状 ,3例不能进流质 ,15例可进半流质 ,6例可进固体食物 ,均无远处转移。食管胃端端吻合 8例 ,食管胃端侧吻合 16例。1.2 手术方法静脉复合麻醉 ,经左胸后外侧切口第 6~ 7肋间进胸。选择切断食管斜切口原则 :有食管壁和 /或胃壁增厚改变者 ,斜度掌握在上直角钳 ,食管前后两壁相靠后的宽度 4.0~ 4.5cm ,…  相似文献   

8.
扩张加服异烟肼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是胸外科的棘手问题 ,严重影响了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1~ 4] 。自 2 0 0 0年我们对吻合口狭窄病例采用沙氏扩张器扩张加服异烟肼治疗 ,并与单纯扩张病例对比观察 ,结果显示异烟肼对预防吻合口扩张后再狭窄疗效可靠。材料与方法一 病例选择 为便于随访和观察 ,本组全部为 1998年以来在我院手术后病例 ,选择病例符合以下条件 :①均为食管癌或贲门癌 ,重复癌计在内 ;②扩张前经钡餐透视X线摄片吻合口宽度小于 9mm ;③术后时间超过 3月 ;④经纤维胃镜检查 ,排除吻合口癌复发者。全组病例共 96例 ,男 6 6例 ,女 30例 …  相似文献   

9.
1988年5月~1996年2月,我院切除125例食管癌、贲门癌,行食管、胃犬牙交错缝合。术后仅有7例病人发生轻度吻合口狭窄症状,后皆自愈。而同期32例未作犬牙交错缝合的食管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症状者有4例,且症状较重,发生率明显高于前者。现报告如下:一般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7例,女性38例,合计125例;平均年龄51.2岁。左颈部吻合12例,弓上38例,弓下75例。术后持续胃肠减压4~5天,禁食期间每天补足水盐、电解质,另给予一定量的脂肪乳,促进吻合口水肿消退并供给生命所需的热能。术后6~7天开始进食流汁饮食,历时3周,渐恢复正常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方法]自1997年1月~1998年6月将25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手术。临床研究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单层(全层)连续吻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128例,对照组常规食管胃丝线间断缝合加食管壁与胃壁包裹130例。术后随访9~26个月。[结果]术后临床研究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对照组发生5例(3.85%);严重吻合口狭窄临床研究组无1例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4.62%);两组统计学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胃吻合口用可吸收线单层(全层)连续吻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统,方法简洁,疗效确切,可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12 0例病人采用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 ,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双层包套式吻合法的 88例相比较。结果 :本组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 ,而传统吻合法颈部瘘发生率 7.4 % ( 4 / 54) ,胸内瘘发生率为 5.9% ( 2 / 34 )。吻合口狭窄 10例。结论 :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是一种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 ,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吻合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后预防胃食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的方法,以提高术后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总结用食管斜切口加覆大网膜的手术方法施术的330例手术效果。结果 用食管斜切口加覆大网膜的手术方法进行食管癌切除330例患者,10年中复查随访186例,随诊率56.36%、随访期2~4年;经行钡剂造影等检查。有5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1.5%。结论 用食管斜切口加覆大网膜的手术方法可以预防吻合口狭窄。本手术操作简单适用性广,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复发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 病理确诊为食管癌且术后病理切缘阴性的 6 1例患者根治术后吻合口复发 ,复发时间在术后 3~ 16 1个月 ,中位时间 16个月。单纯吻合口复发 2 7例 ,吻合口复发伴纵隔淋巴结转移 34例。 46例在吻合口复发后接受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组 ) ,10例化疗及 5例未治为非放射治疗组。结果 手术后 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 %、31.2 %、19.7% ;复发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6 .3 %、3 .2 8%、1.6 4%。 >1年复发后的手术后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0 .0 %、31.4% (P <0 .0 1) ;5年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 0 .0 %、8.9% (P =0 .0 4)。单纯吻合口复发手术后 5年总生存率为 33 .3 % ,吻合口复发 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后 5年总生存率为 5 .9% (P =0 .0 7)。放射治疗组的手术后 5年总生存率为 2 1.7% ,而非放射治疗组则为6 .7% (P =0 .0 2 ) ,且放射治疗组的复发后 1年生存率为 2 8.3% ,而非放射治疗组则为 0 .0 % (P <0 .0 1)。结论 手术后吻合口复发时间及是否接受放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单纯吻合口复发者的预后优于吻合口复发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将9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行扩张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特征、术前临床特征、扩张方法以及扩张后结果等资料并建立数据库,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再发吻合口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扩张治疗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间,5例出现吻合口肿瘤复发、2例失访而剔除研究,其余87例患者中再发狭窄51例(再狭窄组),无再发狭窄36例(无再狭窄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位置、扩张方法、首次扩张后吻合口直径、有无出血以及进食时间可能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后再狭窄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位于气管分叉上方、首次扩张后吻合口直径﹤12 mm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扩张后出血以及术后12 h内进食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后再狭窄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首次扩张治疗应尽量将吻合口直径扩张至12 mm以上,尤其是对于高位吻合口,在不引起大量出血的前提下,应鼓励早期进食。  相似文献   

15.
吻合口狭窄的食管腔内冷冻术及扩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吻合口狭窄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5%~5.9%,造成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用纤维内镜引导下的食管腔内冷冻术和食管扩张综合治疗吻合口狭窄67例,取得明显的疗效,腔内冷冻40例,局部狭窄珠平均直径由0.30cm增加到冷冻后的1.03cm扩张术27例狭窄处的平均直径由0.27cm增加到1.02cm。  相似文献   

16.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是食管、贲门癌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5%~5.9%之间。已往扩张术、内镜下高频电凝及激光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我院自1988年12月至1990年5月应用内镜—微波灼扩术治疗本院及外地转来的术后吻合口狭窄60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47例,女13例。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食管胃一层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探讨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2 3例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时采用一层食管胃吻合术 ,统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一层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0 8%(1 2 2 3 )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 ,其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的二层吻合法。结论 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减少了不必要的多层套叠操作 ,减少了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因素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20例病人采用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双层包套式吻合法的88例相比较。结果:本组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而传统吻合法颈部瘘发生率7.4%(4/54),胸内瘘发生率为5.9%(2/34),吻合口狭窄10例。结论: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能有效防止吻合  相似文献   

19.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自1978年6月~1990年5月施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080例,发生吻合口瘘35例,发生率为3.2%。现结合临床分析讨论其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26例,女9例。年龄39岁~67岁,平均54岁。2、病变部位:食管癌387例,发生吻合口瘘15例(3.8%);贲门癌693例,发生吻合口瘘20例(2.8%)。总发生率为3.2%。3、吻合口瘘发生部位:均为胸内吻合口瘘。其中手法吻合32例,吻合器吻合3例;主动脉弓上14例,弓下2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中下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比较 9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结果 :右进胸的切除率为 98 4 % ,左进胸为 86 6% ,总切除率为 93 6% ,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2 2 % ,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 1 1%。结论 :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以做右胸、上腹切口为佳 ,胸下段食管癌行左胸切口 ,一层缝合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