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监测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外周血小板计数,通过计算血小板增加值、CCI、PPR等,比较冰冻单采血小板与新鲜单采血小板对于临床预防性输注的效果。新鲜单采血小板与冰冻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效果有明显差异(P<0.01)。对于临床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新鲜单采血小板优于冰冻单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2.
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缓解抢救患者时新鲜血小板供不应求的现象。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进行临床输注,观察输注前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显著优于新鲜冰冻血小板组(P〈0.05)。结论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可用于抢救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临床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临床对成分输血认识的不断提高 ,对血小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只靠输新鲜血小板已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且新鲜血小板的储存过程繁琐 ,易发生污染 ,而冰冻血小板却解决了血小板在体外保存这一难题 ,但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还有待验证。材料与方法1 材料 二甲基亚砜 (简称 DMSO)为无色或近乎无色的稀薄液体 ,分子式 (CH3) 2 SO3,比重 1.0 99~ 1.10 1(g/m l)。为北京化工产品。2 方法2 .1 浓缩血小板制备 :采用二程离心法。采集符合健康标准 ,血小板计数在 (10 0~ 30 0 )× 10 9/L的献血者的全血 4 0 0ml…  相似文献   

4.
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输注机采新鲜浓缩血小板 (以下称新鲜血小板 )满足不了临床的需求 ,本站开展了冰冻血小板的制备。冰冻血小板产品应用于临床后 ,通过临床观察 ,除具有新鲜血小板的优点外还具有保存期长、无污染危险、使用方便、随取随用 ,有利于出血危重患者的及时抢救的优点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产品制备1 .1 新鲜血小板的制备 :按国家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体检合格的供者 ,用 CS-3 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按要求和标准操作采集制备的产品 ,每单位含血小板 ( 2 .5~4.0 )× 1 0 1 1个悬浮在 1 70~ 2 0 0 ml血浆中。1 .2 冰冻血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冰冻血小板和新制备的血小板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68例新制备的血小板与296例冰冻的血小板输注病例,观察两组输注血小板前后的临床表现并进行血小板的计数。结果在564例病案中,输注新制备血小板后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上升的程度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输注冰冻血小板的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注新鲜血小板或冰冻血小板均能达到控制及预防出血的治疗作用,并且提升机体血小板数值,虽然新鲜血小板的疗效优于冰冻血小板,但冰冻血小板可以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代替机采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7.
8.
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76例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随机分为两组,48例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28例输注冰冻血小板,观察输注前后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止血情况。[结果]输注新鲜血小板组与输注冰冻血小板组在止血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提高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方面,新鲜血小板组明显优于冰冻血小板组。[结论]提倡新鲜血小板输注,冰冻血小板可以用于急救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浓缩血小板、机采血小板制剂的临床应用,为解除因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各类血液疾病的止血与抢救发挥了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以其保存期长、可大量储备、及时供应、疗效可靠及无不良反应等优点为医疗临床提供了满足需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0℃冰冻保存单采血小板聚集原因,避免聚集的发生。方法: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按冰冻单采血小板操作规程制备冰冻血小板。回顾分析冰冻血小板的聚集情况。结果:制备冰冻血小板518袋。解冻后发生肉跟可见的血小板聚集10袋,其中使用进口产品袋和转移袋冰冻保存血小板聚集发生率分别为0.47%和0.35%;使用国产产品袋和分浆袋冰冻保存血小板聚集发生率分别为55.6%和27.27%。血小板聚集与冰冻保存时间关系不大。讨论:使用进口产品袋和进口转移袋冰冻保存血小板发生聚集率(0.47%和0.35%;)均低于使用国产产品袋和分浆袋(55.6%和27.27%);提示使用进口袋冰冻保存血小板可明显降低冰冻血小板聚集率。国产袋出现血小板聚集多的原因可能是:(1)由于血袋含有某些杂质,加入冰冻保护剂DMSO后溶解进入血小板悬液,引起血小板聚集;(2)血袋透气性较差。内壁不够光滑,使血小板的代谢消耗增加和机械磨擦刺激,而导致血小板损伤;(3)由于透气性较差,使速冻过程延长,而导致血小板冰冻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11.
12.
ABO血型不合血小板输注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ABO血型不同的血小板输注应用很少,本文1例骨髓移植患者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后,经输注血小板交叉试验阴性、ABO血型不同的血小板,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输注作为包括血液病在内的多种内、外科疾病的重要支持疗法,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ABO血型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紧急情况下难以避免,关于其利弊的争论已持续半个多世纪,且至今尚无关于ABO血型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统一意见.笔者拟就ABO血型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存在的风险与降低风险的可行性措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1]。血小板的止血和凝血功能迄今仍没有任何1种医药产品可替代[2]。近年来本市血小板的用量逐年增加,为做到合理采集血小板,保证血小板的临床需求,减少输血危险,防止血液资源的浪费,我们  相似文献   

15.
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已有了地方性应用专家共识,但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不普及,使得临床普遍担心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致国内ABO非同型血小板应用较少,特别是紧急抢救没有同型血小板时也不使用。本文介绍了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概念、血小板上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国内血小板供需现状,阐述了国内外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提出了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指导建议,为ABO非同型血小板国内临床输注提供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输注单采血小板,B组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24 h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并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B组CCI、PPR明显低于A组,止血效果好于A组(P<0.05)。结论冰冻单采血小板的止血效果好,能够有效减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临床应用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去除血小板,并进行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检测。结果通过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去除了患者体内增多的血小板,同时单采前、后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表达没有显著变化。结论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血小板,并且对血小板无异常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生成能力的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考察单采血小板供者的血小板生成能力。方法 对单采血小板供者进行分组—频繁单采组 (>2 4 0U/ 2 4月 )和有限单采组 (<2 4 0U/ 2 4月 ) ,在传统的血小板计数的基础上 ,增加了网织血小板比例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等检测项目 ,并与正常对照组 (未单采过血小板的健康无偿全血献血者 )进行比较。结果 频繁单采组、有限单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数基本相同。有限单采组的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频繁单采组略低于正常对照组 (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改进的监测方法优于传统的血小板计数 ;有限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血小板生成能力可能有增强作用 ,而血小板减少刺激巨核系增生的作用对频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掌握输注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分成输冰冻血小板组(n=30)和输新鲜血小板组(n=35),比较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输注前、后Plt、PT、APTT的变化和组间的差异、两组输注后的临床止血效果和输注无效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分别输注冰冻和新鲜血小板后凝血指标及Plt均有显著差异(P<0.001),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临床止血有效率分别为冰冻血小板86.67%,新鲜血小板85.7%;(3)两组血小板输注无效情况基本相同.结论输注冰冻血小板与输注新鲜血小板临床疗效相同,冰冻血小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输血中,输注ABO不相合的红细胞(RBC )会导致严重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 ABO同型RBC输注;ABO 非同型 RBC和血浆输注在临床很少采用。紧急情况下可以供者RBC与患者血浆血型相合或大量血浆输注时与患者RBC血型相合,而不管患者体内抗A或抗B的存在。血小板输注时 ABO相合的重要性一直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1]。我国要求按照血小板ABO同型输注,对于单采血小板,可不考虑血型,优先考虑是否与受血者RBC血型相合[2]。美国等国家血小板常规输注无需考虑ABO血型,这具有两方面的优点:第一是可供性,ABO同型血小板并不是总能常规保障充足供应,或在紧急情况下患者 ABO血型未知;第二是避免血小板浪费,因为血小板仅5d保存期,常无法满足ABO同型发放方式。但另一方面,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可能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急性溶血、发热、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炎症和降低有效性[1]。本文综述ABO血型对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