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标本,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将HSFBs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褪黑激素组、中浓度褪黑激素组、高浓度褪黑激素组、NVP-BEZ235处理组、NVP-BEZ235+褪黑激素组、褪黑激素+siRNA-PTEN组、褪黑激素+siRNA-scramble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CyclinD1和Caspase-3的表达以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p-Akt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从低到高浓度褪黑激素均能够减少HSFBs细胞同一时间点OD值,上调PTEN和Caspase-3表达量,同时抑制CyclinD1、p-Akt和p-mTOR表达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高浓度褪黑激素组比较,NVP-BEZ235+褪黑激素组中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PTEN后拮抗褪黑激素对HSFBs细胞增殖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激素通过上调PTEN表达,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HSFBs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Yin YQ  Luo AL  Guo XY  Zheng JQ  Ren HZ  Ye TH  Huang YG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1):769-772
目的 用膜片钳技术观察褪黑激素对电压门控性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探讨褪黑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择7~12 d原代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用膜片钳电压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观察Ik的基本电生理特点,并观察不同浓度褪黑激素,包括1、10、100 nmol/L、1、10、100 μmol/L和1 mmol/L对Ik的幅度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利用海马锥体神经元的钾电流对4-AP、TEA的敏感性及电生理特性的不同可分离出激活、失活缓慢,具有强烈外向整流特性的延迟整流钾电流.褪黑激素对海马锥体神经元Ik的影响是快速、可逆、呈电压依赖性的,但对其激活曲线没有影响.褪黑激素对Ik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1~100nmoI/L的褪黑激素可逐渐递增地增加Ik幅度;1~100 μmol/L褪黑激素对Ik的增加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大,而1 mmol/L褪黑激素的增加程度却减小.结论 褪黑激素可逆地增强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Ik电流,这或许参与了神经元损伤和记忆损害的某些环节.  相似文献   

3.
褪黑激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具有昼夜分泌节律的激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视交叉前核、边缘系统和垂体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发挥生理作用.有研究表明离子通道是褪黑激素发挥作用的最终效应器之一.本研究以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褪黑激素对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的影响,探讨褪黑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作者证明小鼠褪黑激素是一种主要的免疫调节因子,按生理节奏注射褪黑激素能增强依赖抗原的 T 细胞免疫反应和拮抗因剧烈紧张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作者认为骨髓微环境中含有抑制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物质。褪黑激素的抑制肿瘤作用与脑和淋巴细胞分泌的某些神经肽有相似之处,褪黑激素和某些神经肽对造血系统产生强烈的影响。作者推测褪黑激素的肿瘤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鸦片样介导作用使骨髓产生抑制因子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应激对大鼠认知行为的变化和前脑皮质BDNF,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褪黑激素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褪黑激素治疗Ⅰ~Ⅲ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和孤养方法制作抑郁症模型,腹腔注射褪黑激素加以干预,以"T"型迷宫试验和开场试验观察实验前后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和探究行为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前脑皮质BDNF,TrkB的表达.结果:应激刺激后,"T"型迷宫试验中模型对照组的错误次数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和褪黑激素治疗组(P<0.01),开场试验中模型对照组的水平和直立活动次数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和褪黑激素治疗组(P<0.01/P<0.05).前脑各层面皮质均可见到BDNF,TrkB染色阳性细胞,模型对照组阳性细胞及其灰度少于空白对照组和褪黑激素治疗组(P<0.05/P<0.01),褪黑激素治疗组则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褪黑激素能有效地促进前脑皮质神经元表达BDNF,TrkB,推测褪黑激素可能通过增强神经营养素,从而起到抑制抑郁症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中硫氧还蛋白和褪黑激素水平,比较分析其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研究对象分为阿尔茨海默病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阿尔茨海默病组31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28例,健康对照组40例。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硫氧还蛋白和褪黑激素水平,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组血清硫氧还蛋白和褪黑激素水平与MMSE评分相关性。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血清硫氧还蛋白和褪黑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阿尔茨海默病组血清硫氧还蛋白水平、褪黑激素水平与MMSE评分均呈正相关(r=0.4388、0.5564,均P<0.05)。结论血清硫氧还蛋白水平和褪黑激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硫氧还蛋白和褪黑激素是阿尔茨海默病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SD大鼠室管膜下区分离依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生存的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 ,原代及子代细胞鉴定后用于实验。实验细胞均在无生长因子而含 10mL/L胎牛血清条件下培养 ,经褪黑激素或Luzindole作用 1周后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Map2阳性细胞出现率。【结果】①依赖bFGF和EGF生长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呈集落样生长 ,表达抗原蛋白巢蛋白(Nestin) ,无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可分化形成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S10 0蛋白、微管相关蛋白 (Map2 )阳性细胞。②褪黑激素能够提高Map2阳性细胞生成率 (2 3 4 5 % ,2 1 82 % ) (P <0 0 1)。③褪黑激素膜受体竞争性阻断剂Luzindole可阻断高浓度 (10 0 μmol/L)褪黑激素促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 ,但不能抑制低浓度褪黑激素 (10nmol/L)的作用。【结论】褪黑激素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不同浓度褪黑激素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Yin YQ  Luo AL  Guo XY  Li LH  Ren HZ  Ye TH  Huang YG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6):456-459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围手术期褪黑激素昼夜节律性分泌。方法 将 4 0例在低温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男性病人 ,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 ,每组2 0例。所有病人均在麻醉诱导前 (基础值 )、气管插管后 10min、肝素化后 10min、转机后 30min(或切皮后 2h)、中和肝素前和术终各时点及术后每 3h抽血 1次 ,持续到术后 2 4h。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褪黑激素含量。结果 体外循环组病人在转中和转后褪黑激素浓度高于术前 ,非体外循环组病人术中血浆褪黑激素浓度没有变化。诱导后、转中和转后时点体外循环组病人和相应时点非体外循环组病人褪黑激素浓度分别为 7.2± 3.4、10 .5± 5 .2、9.5± 4 .0和 5 .5± 2 .5、6 .3± 2 .0、5 .7± 2 .1ng/ml(均P <0 .0 5 )。在术后 2 4h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中各有 2例和 6例病人褪黑激素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分泌 ,其余病人则无褪黑激素昼夜节律性分泌。结论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多数病人褪黑激素昼夜节律性分泌紊乱 ,但非体外循环组病人术后早期有褪黑激素昼夜分泌节律性的病例数多于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可能是褪黑激素分泌节律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与血清褪黑激素(MT)浓度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7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褪黑激素浓度进行测定. 结果 老年期不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组的血清褪黑激素浓度[(0.20±0.08)nmol/L]和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组的血清褪黑激素浓度[(0.25±0.07)n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0.15±0.05)nmol/L](P<0.05),18例老年期不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褪黑激素浓度[(0.20±0.06)nmol/L和(0.22±0.07)nmoL/L]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与血清褪黑激素浓度无显著相关性(r=-0.133,P>0.05). 结论 高褪黑激素分泌很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一个特征性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褪黑激素作为人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对人体生物钟等诸多方面都有调节作用。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已经进行了30多年,初步的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开发前景十分看好的药物。如帮助经常进行国际旅行的商人倒时差、帮助三班倒的工人调整由于日夜颠倒带来的疲倦,等等。但是目前,褪黑激素在美国上市是以健康食品的名义,无需医生处方便可购买,并且由于媒体的促动,褪黑激素成了风靡美国的保健食品。据报纸介绍,褪黑激素具有治疗失眠、防止老化、提高性机能、防治癌症等许多功能,简直成了灵丹妙药。言过其实、夸大药效的介绍,使  相似文献   

11.
褪黑激素对吗啡依赖小鼠肝损害治疗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褪黑激素对吗啡依赖小鼠肝组织损害的作用。方法 利用皮下定量注射吗啡的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并在光镜下观察经褪黑激素治疗 4wk后吗啡依赖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肝细胞变性的发生率在吗啡自然戒断组为 10例 (10 / 10 ) ,而褪黑激素治疗组仅 1例 (1/ 10 )有 1~ 2个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 褪黑激素可使吗啡所致的肝损害得到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外源性褪黑激素对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褪黑激素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E染色、TUNEL测定(核快红复染)。结果 HE染色下睾丸间质细胞的面积随褪黑激素的增多而减小,与睾酮的浓度变化相一致。TUNEL阳性细胞随褪黑激素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但超过一定量后(100ug),不再增多。20~30d的处理组呈现与30~40d的处理组不同的结果。结论 外源性褪黑激素具有促进生精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对睾酮的抑制作用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褪黑激素对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和iNOS基因表达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本项研究以佛波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呼吸爆发,以脂多糖/γ—干扰素诱导巨噬细胞表达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应用化学发光技术以及ES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褪黑激素对巨噬细胞产生内源性超氧阴离子、一氧化氮的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褪黑激素能够清除巨噬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减少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而这一抑制作用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结论:褪黑激素对巨噬细胞的活化具有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褪黑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与致残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0例MS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血清褪黑激素、TNF-α、IFN-γ水平;应用EDSS量表评价所有MS患者致残状况;并进一步对MS患者血清褪黑激素、TNF-α、IFN-γ水平及ED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MS组血清褪黑激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清IFN-γ无显著差异.MS患者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与ED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 = -0.76,P<0.01),而TNF-α则呈正相关(r = 0.83 ,P<0.01),而与IFN-γ无显著相关性(r = 0.17,P >0.05 ).结论 血清褪黑激素的下调及TNF-α的上调可以影响MS患者的炎症反应过程,并与MS患者功能残障程度密切相关;血清褪黑激素及TNF-α可以作为监测MS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5.
褪黑激素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及血清单胺类递质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Qiu Y  Kang L  Qiu X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9):704-706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及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定量吗啡,建立小鼠吗啡依赖模型;腹腔注射纳络酮催瘾。根据小鼠戒断反应中出现跳跃反应的潜伏期和跳跃次数评定戒断反应的强度。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结果4种不同剂量(25、50、100、200mg/kg)的褪黑激素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很好的量效关系。100mg/kg的褪黑激素可抑制吗啡戒断反应引起的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浓度的升高。结论褪黑激素可抑制小鼠吗啡戒断反应,并抑制戒断反应引起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褪黑激素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新生SD大鼠室管膜下区分离依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生存的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原代及子代细胞鉴定后用于实验。实验细胞均在无生长因子而含10mL/L胎牛血清条件下培养,经褪黑激素或Luzindole作用1周后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Map2阳性细胞出现率。结果 (1) 依赖bFGF和EGF生长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呈集落样生长,表达抗原蛋白巢蛋白(Nestin) ,无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可分化形成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微管相关蛋白(Map2)阳性细胞。(2)褪黑激素能够提高Map2阳性细胞生成率(23.45%,21.82%)(P<0.01)。(3)褪黑激素膜受体竞争性阻断剂Luzindole可阻断高浓度(100μmol/L)褪黑激素促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但不能抑制低浓度褪黑激素(10nmol/L )的作用。结论 褪黑激素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不同浓度褪黑激素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并观察不同剂量褪黑激素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 ,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培养 ,并采用 10、10 0 μmol/L褪黑激素诱导分化。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进行神经干细胞巢蛋白 (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enolase ,NSE)、胶质纤维酸蛋白 (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检测以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鉴定表明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 ,并可在体外增殖 ,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褪黑激素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但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的褪黑激素对神经元的分化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成功分离培养了神经干细胞 ,是研究细胞诱导分化的良好模型。褪黑激素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8.
褪黑激素对严重烧伤大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对严重烧伤大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烫对照组、烧伤对照组和褪黑激素组,每组10只。将麻醉动物背部皮肤置于沸水或37℃水中15 s,造成30%Ⅲ度烫伤或假烫伤。假烫对照组和烧伤对照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溶剂(体积分数0.01的乙醇生理盐水),而褪黑激素组腹腔注射10 mg/kg褪黑激素。烧伤后6 h取血和皮肤、肝、肾、肺组织进行测定。结果严重烧伤可导致血细胞比容(HCT)增加(F=15.19,q=7.79,P<0.01),血浆总蛋白(TP)浓度下降(F=5.95,q=4.50,P<0.05),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升高(F=8.06,q=5.57,P<0.01)。以上改变可部分被褪黑激素所拮抗(F=5.95~15.19,q=3.44~3.81,P<0.05、0.01)。烧伤后肾、肺和皮肤组织MDA水平均明显升高(F=11.18~66.46,q=3.95~16.25,P<0.01)。褪黑激素治疗使肾和肺组织MDA降至假烫对照组水平(F=11.18、21.30,q=2.42~7.43,P<0.01),使皮肤MDA降低25.4%(F=66.46,q=7.98,P<0.01)。褪黑激素还降低了肺和皮肤组织的含水量(F=9.81、14.79,q=3.18~4.66,P<0.05、0.01)。结论褪黑激素在严重烧伤大鼠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早期应用能显著降低血管通透性和减轻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旨在研究蓝光照射疗法对新生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 C)中生物钟基因表达以及血浆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对32例母乳喂养的黄疸新生儿在接受光疗前后使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 C中Bm all和Cry1的表达,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褪黑激素水平,并以2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在光疗后Bm all的表达下降而Cry1的表达则明显上升,血浆褪黑激素水在光疗后下降。对照组的Bm all和Cry1基因表达以及血浆褪黑激素水平在光照治疗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总之,蓝光照射疗法确实可影响黄疸新生儿PBM C中生物钟基因Bm all…  相似文献   

20.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玉米油中的主要脂肪——亚油酸能够为动物的癌瘤生长提供燃料。但一项辅助研究证明,只有在缺乏褪黑激素时肿瘤才依靠这种脂肪生长,褪黑激素是一种在夜间产生的脑激素。这些发现结合起来可为有朝一日阻断某些依赖褪黑激素生长的肿瘤的生长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