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 研究组ITA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分别于首次就诊时、2周、4周、8周复诊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测定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首次就诊和2周、4周复诊时2组BPRS量表,ITAQ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门诊治疗8周后观察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TAQ与服药依从性,BP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知力教育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分别于首次就诊时、2周、4周、8周复诊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测定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首次就诊和2周、4周复诊时2组BPRS量表,ITAQ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门诊治疗8周后观察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TAQ与服药依从性,BP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知力教育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5.
服药依从性是一种社会行为概念,也是药物治疗评价的指标之一。依从性的优劣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自知力的恢复,影响着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因此,对服药依从性的评估,能为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效果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对象:为1997年1月~1998年12月新入或复入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3例。入组标准为: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无严重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6.
曾昭祥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74-1775
目的 探讨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教育联合氯氮平治疗组(对照组)各68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进以上出院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 (1)两次BP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t=0.27,1.28,P&;gt;0.05);(2)入院时ITAQ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t=0.15,P&;gt;0.05),但出院时研究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8.32,P&;lt;0.01);(3)入院时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x^2=0.28,P&;gt;0.05),但出院时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x^2=7.75,P&;lt;0.05);(4)2年内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15,P&;lt;0.01)。结论 心理教育不仅有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而且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联合氯丙嗪组(健康教育组)及单用氯丙嗪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进(痊愈 显著进步)以上的出院病人进行为期 2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两次BP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时ITAQ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健康教育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但出院时健康教育组服药依从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年内,健康教育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而且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合并自知力教育。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6mo末采用以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自知力障碍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6mo末研究组自知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 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两组在入院1w内和出院时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和对比分析。结果 入院时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 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入院1w内服药依从性比 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6w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 患者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知力。  相似文献   

10.
徐燕  李瑾  常向东 《护理研究》2014,(10):3611-3612
[目的]探讨菜单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及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乡镇免费服药精神分裂症病人50例为干预组,由精神科护师进行知晓率评估,由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根据评估结果、病人接受教育的意愿,以小组辅导、个别辅导、自学等形式进行每月1次的健康教育.随机抽取另一个乡镇5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对照组,由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提供一般性宣教,由免费服药门诊医生提供咨询.在入组时、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药物依从性问卷评估,并对两组ITAQ、药物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ITAQ评分、服药持续性、按时按量服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菜单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知力及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深入了解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原因,为自知力教育方式的改进和教育内容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217例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教育组在此基础上予自知力教育8周,教育前后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自知力恢复伴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用Giorgi法分析.结果教育后BP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AQ、SAS、SDS评分教育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11例患者深入访谈,得出患者自知力恢复后产生负性情绪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对过去病态行为及其后果的羞愧和自责心理、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深刻的病耻感、对前途的绝望感.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知力教育,应根据患者负性情绪状况随时调整教育内容和告知策略,并针对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使患者在自知力恢复的同时减轻或消除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72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家庭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对家属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出院时及出院第6个月对两组病人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病人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第6个月SDSS、ADL、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对其家庭进行跟踪随访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病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郑婉玲  林敏  林天安  官芳萍  孙海燕 《护理研究》2008,22(17):1536-153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72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家庭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对家属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出院时及出院第6个月对两组病人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病人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第6个月SDSS、ADL、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对其家庭进行跟踪随访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病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袁勤 《护理研究》2005,19(9):786-787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 ,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 ,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1 ] ,自然病程多迁延、易复发。在现有的干预措施中 ,生物学治疗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 ,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预防复发 ,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依从性的原因有社会心理因素 (如感到有病耻辱 )、心理和认知因素 (如自知力缺乏、没有病感、信息加工障碍 )和药理学作用 (无效或副反应 ) [2 ] 。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3 ] 。为此 ,我们对 9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依从程度进行了调查 ,对试验组病人实施了相应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领悟治疗和家庭干预,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治疗依从性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于随访结束时对患者进行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情况评定。结果入组时BPRS、SDSS、ITAQ评分及治疗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随访结束时观察组BPRS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TAQ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另外,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治愈率、复发率、病残率及患者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领悟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而且可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水平及维持治疗的依从性,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具有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情感淡漠、意识减弱、行为退化等.造成的主要原因为疾病,但也与精神病院的住院环境及常规的看管式护理模式有关[1].另外,药物治疗虽然对控制精神症状有较满意的效果,但对提高病人的独立生活技能、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仍有欠缺,从而影响精神病人的住院生活质量.慢性精神病人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一直是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具有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情感淡漠、意识减弱、行为退化等。造成的主要原因为疾病,但也与精神病院的住院环境及常规的看管式护理模式有关。另外,药物治疗虽然对控制精神症状有较满意的效果,但对提高病人的独立生活技能、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仍有欠缺,从而影响精神病人的住院生活质量。慢性精神病人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一直是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佳妮  李婷  徐丽芬 《护理研究》2008,22(27):2485-248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且反复发作,病人的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呈现一个衰退的疾病过程,生活处理能力和社会功能退化,对病人、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精神分裂病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待症状基本消失后,仍需较长时间的药物维持治疗并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减轻其精神功能的衰退,使其社会功能和行为最大限度得调理和恢复.但病人及家属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可能是不了解疾病的特点、不能耐受药物的副反应或对治疗失去信心等[1,2].这些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为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2006年2月-2006年8月由专职精神科护士对我院出院后的57例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并进行量表测评,从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