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催眠治疗对强迫症可能有增效作用,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为2005年至2007年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版强迫症诊断标准,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催眠组(西酞普兰合并催眠疗法)25 例,男 14 例,女 11 例,平均年龄(31.3±10.2)岁,平均病程(6.6±3.8)年.  相似文献   

2.
催眠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催眠疗法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每周2次催眠治疗(言语性催眠),对照组口服抗焦虑剂阿普唑仑。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 周、4 周分别进行HAMA,SAS评定,总疗程为4周。结果 实验组HAMA总分及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在治疗后第2周末与治疗前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躯体焦虑因子分在治疗后第4周与治疗前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SAS分在治疗后第2周与治疗前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治疗后不同性别间HAMA总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05),对照组HAMA总分,各因子分及SAS分均在治疗后第2周与治疗前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 催眠疗法疗效与抗焦虑剂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
吴斌 《四川精神卫生》2003,16(3):177-178
作者采用森田疗法治疗52例强迫症门诊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于后。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病例选自2000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心理咨询门诊就诊治疗的强迫症,共52例。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运用认知疗法结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催眠疗法2例     
例1:患者女,23岁,学生。12岁时出现言语性幻听,听到有人骂自己,好发脾气,辍学。平时性格较内向,随和,与同学关系融洽。当时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予奋乃静治疗,剂量12—16mg/d,2个月后精神病性症状消失,3个月后停药。10余年来不能上学,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社会适应困难,拒绝与男生交往,常与父亲发生冲突。能做家务,有时抑郁,易激惹,自知力尚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儿童强迫症与成人强迫症临床现象的差异,旨在探讨儿童强迫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组强迫症病人共107例,按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在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意向,强迫情绪,强迫性仪式动作及单纯强迫行为出现频率上有显著差异。儿童组伴随焦虑、抑郁症状者较成人组发生率低,而伴随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抽动障碍者较成人组发生率高。儿童组自知力丧失,且缺乏反强迫意识者较多见。结论:儿童强迫症的强迫症状不典型,易误诊。  相似文献   

7.
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和强迫动作。强迫症状可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疾病。为了了解强迫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作对2000年8月-2002年3月在我院门诊求治的18例带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的症状、治疗情况及愈后作了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8.
催眠疗法治疗28例性心理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强迫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符合DSM-ⅣOCD诊断标准病人进行以下量表和问卷评定:强迫症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Marks恐怖强迫量表(MSCPOR),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并对65名正常人进行EPQ测试。结果:15岁以前发病患者的MSCPOR的工作适应能力下降(WD)分显著高于15岁以后发病患者;合病组病人的HAMD和EPQ的神经质分显著高于非合病组;洗涤/回避组的HAMA评分显著较高,迟缓/仪式化组的发病年龄显著较低,两组的MSCPOR的WD评分均显著高于强迫检查行为组。结论:15岁以前发病,合病组,主要表现迟缓/仪式化或洗涤/回避症状的病人是OCD较为严重的亚型。  相似文献   

10.
集体催眠疗法治疗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集体催眠疗法治疗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方法 以催眠疗法对15例气功诱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有效率达83.8%;这些患者均具有高度暗示性,在催眠疗法中以良性暗示可消除焦虑情绪及幻觉。结论 证实暗示是这类疾病发病机理,气功态即是催眠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迫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Foa的分类,将100例强迫症患者按焦虑程度(SCL-90焦虑因子)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伴焦虑者占79%,伴抑郁者占74%;高焦虑组病程长于低焦虑组(P〈0.05)Foa分型中,高焦虑组以Ⅰ、Ⅱ和Ⅵ型多见;临床表现以强迫恐惧的焦虑分高于污染/检查、强迫意象/表象、强迫思考、强迫性犹豫不决和强迫观念(P〈0.01)。结论强迫症与焦虑的关系确有Foa等提出的八种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伴焦虑的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病程,而是致焦虑性强迫想法与减焦虑性强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强迫症状常出现在强迫症,但也可见于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器质性疾病等,也可由于多种抗精神病药引起,造成临床鉴别困难的病例十分常见。近些年来,由于精神疾病临床症状的多样化、轻性化和不典型化,特别在疾病早期,似乎有分裂症可疑,但又有强迫症状、抑郁症状或疑病症状,究竟应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呢,还是强迫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或疑病症,作者经常为这些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手术治疗对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数据库2010年7月前已发表的关于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8项临床研究(共209例患者)。对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差异均值(MeanDifferenceIVFixed,95%CI)=13.31;术后1年随访,MDIV(95%CI)=9.68;术后2年随访,MDIV(95%CI)=13.41。在不良反应方面,手术后并发有尿失禁、记忆减退、运动障碍、人格改变、多睡、头痛及颅内血肿,多在术后2周恢复正常。结论: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手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强迫症的临床症状与亚型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强迫症临床症状与亚型的稳定程度。方法 自拟强迫症调查表,对93例强迫症患的症状内容与亚型的演变过程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以混合型(54.8%)和强迫思维型(32.3%)为主;洗涤、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反复检查、强迫情绪、强迫回忆等是常见的表现形式,同时出现两种以上强迫症状占78.5%;28%的患强迫症状内容多变,11.8%的患临床亚型发生改变,且多由思维型或动作型向混合型转化,强迫动作最易改变。在整个病程中,强迫思维的前后一致率(80.5%)明显高于强迫动作的前后一致率(55.6%)P<0.01。结论 绝大多数强迫患症状内容与亚型稳定,强迫思维是核心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治疗中森田疗法合并抗抑郁药物与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疗效比 较。方法 检索PubMed、维普、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关于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文献,用RevMan 5.3 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12 篇文献。分析的结果显示,森田疗法联合抗抑 郁药物治疗组强迫、焦虑、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均优于单纯抗抑郁治疗的对照组(P< 0.01),总有效率也 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森田疗法合并抗抑郁药物能更好地改善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焦虑症状和 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难治性强迫症与非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 分别用YBOCS量表评估51例难治性强迫症和59例非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特征的差异.结果 难治性强迫症组中的强迫思维分(11.18±3.07)、强迫行为分(7.35±4.92)及强迫总分(18.53±6.09)均显著性高于非难治性强迫症组(8.12±4.01,4.59±4.67,12.63±5.67;P<0.05).难治性强迫症与非难治性强迫症两组中有无伴发其他精神症状(x2=0.016,P=0.899)、有无阳性家族史(x2=0.053,P=0.818)、发病年龄(20.29±8.72,20.56±8.00; t=0.113,P=0.911)及病程(7.56±3.23,8.56±3.52;t=0.486,P=0.62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特别是强迫思维)显著性高于非难治性强迫症.  相似文献   

17.
强迫症(obsc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指的是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病人深知这些症状不合理,没必要,无意义,但欲无法摆脱和控制,因而焦虑和痛苦,OCD相对于其他神经症而言,具有病程较长,治疗难度较大,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损害较重的特点,OCD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近年来,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 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口服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结果 强迫症组治疗前的心率变异性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强迫症组治疗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  相似文献   

19.
舍曲林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舍曲林与对照药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11项舍曲林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舍曲林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d=2.36,95%CI(2.06,2.66),综合显著性检验(χ2=15.53,P〈0.01),提示舍曲林治疗强迫症前后,症状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效应极强;舍曲林与对照药在治疗第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的组间比较,分别为d=0.02,95%CI(﹣0.14,0.18),(χ2=0.21,P〉0.05);y合并=﹣0.07,95%CI(﹣0.64,0.50),(χ2=0.24,P〉0.05)。提示舍曲林与对照药疗效相仿。结论:舍曲林改善强迫症状疗效显著,与对照药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20.
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强迫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7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组和西酞普兰单用组,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合用组更明显.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强迫症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