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了“心水”病证名称。历代先贤论述了心水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指出心阳虚损是心水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出心悸、短气、卧则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代各中医学者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各种新说进行梳理,为我们更加深入认识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丰富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辨治理论和治疗手段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研究“心衰”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文平 《河南中医》1999,19(4):15-15
  相似文献   

4.
中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毛春燕 《河北中医》2002,24(11):823-82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条件下 ,由于心脏损害而引起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 ,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一般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上以肺循环和 (或 )体循环静脉淤血以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 ,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使患者失去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降低了生活质量。充血性心力衰竭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病、心瓣膜病变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等。属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心痹等范畴。根据临床表现 ,试分析其中医病机特点 ,并论述其治…  相似文献   

5.
<正>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药对其有较为满意的疗效,仅就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中医认识及实践浅述于下。1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病、多发病,这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传统节奏加快和心理压力增大有关。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要特点为体(或肺)循环淤血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和最终归宿。传统的治疗以提高心输出量,增强心排量为主要目的;现在已转变为以维护衰竭的心脏,提高心衰病人的远期预后,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为主要目的。中医治疗心力衰竭能够减轻症状,减少复发,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明显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法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充血性心力衰竭修复性治疗策略的立论基础是:慢性衰竭心脏结构功能的内源性缺陷能有真正的生物学的改善。在此背景下,中医界在总结和反思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亟须更新观念。中医药对心衰的防治不应只满足于短期症状的改善,而应以阻断神经内分泌、阻断心肌重塑作为靶目标,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的和住院率。  相似文献   

8.
<正>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的惊悸,怔忡、喘证、水肿、瘀证、脱证、心痹等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心衰的发生,主要由于素体元阳不足,而致五脏阳气虚衰,水湿痰瘀滋生互结而成,常以感受外邪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加重。外感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强  沈建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6-918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则喘。”《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也。”宋·《三因方·水肿》谓:“短气,不得卧,为心水。”《证治准绳·杂病》谓:“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心力衰竭的相关文献,从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专方专药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药注射剂治疗等几个方面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现状进行的阐述,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早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3.3%、5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排血量增加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及症状的缓解期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结论:采用中医方法对心力衰竭治疗能够及时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衰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圣济总录·心脏门>,根据其临床表现,大致分属于中医所述的心痹、惊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积聚、胸痹及瘕等范畴.其基本病理特点为气虚阳虚为其本,血瘀水湿为其标[1].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演变规律认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证治规律的研究历经多年,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当中,其病机演变规律作为其中关键部分,目前仍没有获得统一认识.在近年的一些中医文献中,分型也多不一致,少则2型,多则6型,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辨证标准不同,选取的症状和体征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从而使其证型不规范不统一,各研究结果就不能互相印证、解释和归纳,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发病率升高,5年病死率可高达50%,与恶性肿瘤病死率相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每年新增200万[1]。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  相似文献   

15.
张晓华  刘淑荣  尹雪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47-1748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脉气力衰竭,心体受损,心动无力,血流不畅,逐渐引起诸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心悸、喘促、尿少、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病证.笔者就近年来该病的病机及证候演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的三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新宇 《光明中医》2010,25(11):1963-1964
利用三焦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特点,提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为心气虚→心阳虚→三焦失利,气水代谢失常→水不循常道,水停脏腑→三焦壅塞,痰瘀水停→脏腑阴阳俱虚与三焦壅塞虚实夹杂,其中三焦失利、气水代谢失常是病机关键,强调疏导三焦行气利水当贯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整体把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转归,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及药理学研究,对于优化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现代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丰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2):99-100
本文回顾中医对心力衰竭病机及治疗的认识,指出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并对近年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动态作简要总结,认为中医在该方面的优势主要为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丰富的经验及作用独特的中药.  相似文献   

19.
谢文  李姝艳  张妍婷 《河南中医》2012,32(7):938-942
中医认为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心气心阳亏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病理环节,瘀血、痰浊、水饮则乃标实之候.顾护正气是治疗基本大法,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医药疗法具有重视七精致病、安全、减轻部分西药不良反应、用药空间大、可以多靶点治疗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多因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减缓疾病恶化方面有一定优势,该文从中医认识、治疗、基础研究方面简述近几年中医药治疗AHF的临床研究,并在中药对症治疗、疗效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防治AHF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