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肝气郁结与冠心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亚平 《陕西中医》1992,13(9):400-401
认为肝气郁结的表现广泛存在于冠心病的患者之中,并影响着本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因此加强对肝气郁结与本病关系的研究,对于揭示本病的发病规律、指导本病的治疗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进行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深入基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及社区医务工作者进行交流,发现本病稳定期管理存在社区医师对本病掌握程度尚浅、实施教育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够、稳定期对患者随访机制不理想以及患者对本病认识不清等问题.必须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就本病专业知识开展对基础医师的培训等措施,以期提高本病稳定期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认为,骨关节炎总属于"痹证(病)"的范畴,脏腑亏虚、筋骨失养或外邪趁虚而入,经脉痹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对本病病机的深入研究发现,肾虚、气虚、血瘀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在推动本病的发生发展及导致其病程缠绵难愈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年龄、性别、激素、骨内高压等是本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多与中医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理论相符合。因此,提出了应将补肾法、益气法和活血法三者有效地结合贯穿于本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又名Eales病 ,属祖国医学“暴盲、视瞻昏渺”范畴。本病严重损害视力 ,以血管周围白鞘、毛细血管闭塞、新生血管和反复玻璃体出血为特征。多发于 2 0~ 30岁青年男性 ,90 %双眼发病。自 1880年Eales首次描述本病以来 ,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将近年来本病的中医药研究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目前 ,多数作者认为本病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 ,并根据历代中医眼科文献有关脏腑、经络、五轮学说和七情致病等理论 ,结合眼底出血的特征 ,论述了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张明亮[1] 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心肝脾肾关…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尿失禁多归于中医"遗尿""小便不禁"等范畴,自《内经》始即有对本病的描述,多混于"尿失禁"一病中,直到宋元时期才明确提出本病病情较单纯尿失禁危重,本文从古籍出发,浅析本病的沿革、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现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方案,主要介绍针灸对本病的认识及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包皮龟头炎是指龟头和包皮黏膜的炎症, 是男性常见病.引起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包皮垢、尿液、碱性物质和外来刺激、摩擦、创伤,或包皮过长未能经常清洗,以及不洁性接触史等.由于本病的发生基本缘于局部因素的刺激,因此外用药当是治疗本病的首选.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属 "阴头疱"、"阴头风"范畴,不洁性交致湿热毒邪瘀滞下焦;或包皮过长,局部不洁,又感染秽浊淫毒之邪, 淫邪毒热蕴积于阴茎肌腠之间是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现将近10年来本病的中药外治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金菊 《河南中医》2012,32(5):560-561
林寒梅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痰瘀互结,补肾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调经是治疗本病的关键,重视健脾除湿化痰,辅以活血化瘀之品在本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结合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阴阳转化、消长节律,用中药人工周期序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蔡根兴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认为治疗本病既要强调辨证论治,更应重视脾胃在本病发病、复发、加重中的作用,在辨证的同时采用健脾理气、滋脾养胃、健脾消食等方法,从根本上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9.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静 《中医研究》2002,15(6):54-56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应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进行分类及综合分析 ,并对中医及中西结合治疗本病的机理进行阐述。大多数中医都认为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提出治疗应立足补肾 ,同时配合疏肝 ,活血 ;西医主要认为本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轴以及与下丘脑有关的内分泌腺体间的正常调节失去平衡 ,治疗以诱发排卵为主。而两者有机结合治疗本病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用中医理论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及治疗本病的心得,试阐述治疗本病的思路.认为本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功能不健.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虚弱,标实为湿、痰、热、瘀、毒,主要是湿邪为患.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湿邪留滞证4型,分别给予自拟清化溃结汤、健脾溃结汤治疗.强调调气与行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同时提出内服中药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厥阴病     
厥阴为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可以将其概括为:两阴交尽,谓之厥阴;阴极阳生,极而复返,这是厥阴的生理。厥阴病是伤寒最后的厥证阶段。外感病的发生是从太阳开始的,因为太阳主表,外邪不经太阳则无由进入人体;外感病的死亡则在厥阴,因为厥阴是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厥阴病乃人体阴阳之气不能正常交替,即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气不相顺接的临床特征就是"厥","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再发展就是"阴阳离决",即死亡。厥阴病篇讨论了很多种厥,但厥阴病主要是热厥和寒厥,厥阴病是从热厥开始的,其他的厥是为了和厥阴病鉴别。另外,要强调一点的是,如果厥阴病讨论的是厥,则326条不能作为厥阴病的提纲,因为这条原文并没有揭示厥阴病的本质特征,与之相关联的是,乌梅丸不是厥阴病的主方。  相似文献   

12.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中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归属于中医学肺痹、肺萎范畴。病理基础是本虚,主要包括肺气虚、肺阴虚、肾精亏虚,也包括脾气虚、心气虚等。正气虚易感外邪,或五脏功能失常生成痰浊和瘀血等主要病理产物,虚、痰、瘀贯穿于该病始终。本虚和标实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临床主要分痰热蕴肺型、寒湿痹阻型、气阴两虚型、肺肾两虚型等4型。中医治疗能改善患者得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以女性患者多见,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人类健康。甲状腺疾病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痰结”为其总病机,病因多为肝失条达或脾失健运或气郁、痰湿、瘀血留注,聚而成形。中医对瘿病有独特的辨治优势,而瘿病的防治更是围手术期辨治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拟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探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在瘿病防治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戴跃龙  白慧颖  李方洁 《河南中医》2009,29(11):1041-1043
太阳病篇是《伤寒论》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气象角度证实,太阳病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伤寒论》特别是太阳病篇,最初及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是用作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的。气化学说是《伤寒论》重要的理论基础,运用气化学说与气象学证据相互结合,能够很好的解释《伤寒论》研究中的许多谜题。当前,从气化角度理解认识《伤寒论》,对于中医药防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龚标 《中医临床研究》2010,2(5):15-16,18
目的:对英国中医临床病种进行分类和分析。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从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作者本人在英国中医公司分支机构诊治的病人人次,病种分为7类,即疼痛性疾病、内科疾病、皮肤病、五官科疾病、保健、减肥和戒烟。结果:共治疗病例人次2166人次,疼痛性疾病1005人次,占总数的46.40%,内科性疾病554人次,占总人次的25.58%,皮肤病156人次,占总数的7.20%,五官科疾病114人次,占总数的6.88%,保健162人次,占总数的7.48%,减肥80人次,占总数的3.69%,戒烟60人次,占总数的2.77%。结论:中医在治疗疼痛性疾病,以及其它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对英国西医治疗病种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6.
宋敏 《中医临床研究》2014,(35):143-143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在夏秋季节常见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流行。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应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中医药治疗该疾病可取得良好疗效。王耀献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湿热在慢性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感受湿热之邪或湿热之邪缠绵不去,常常是病情反复和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从三焦、脏腑、经络、季节论治湿热治疗本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首先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了防重于治的预防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湿病的起始,溯源于《内经》;湿病之形成,外湿为主因;湿病的表现,多兼夹之候;湿病的治法,以微汗为妙。《金匮》于湿病,辨证准确,遣方灵活,用药精炼。其间理法畅晓,宜忌森严。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体内外各种刺激引起的变应性疾病,与免疫、内分泌、神经调节有关,但没有相应的病理变化,所以脱敏、免疫甚至激素疗效不明显。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可靠,具有一定优势。分析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相关资料,展望治疗与研究前景,以期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