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芪保肾颗粒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本药延缓CRG进展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阿霉素肾病大鼠,分为5组,分别给予参芪保肾颗粒剂2.0g/k·d-1、5.0g/kg·d-1及0.25%苯那普利10mg/kg·d-1灌胃,给药至第18W.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给药组尿蛋白含量、血Scr、BUN明显降低(P<0.01),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给药组明显减轻,TGF-β1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给药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结论:参芪保肾颗粒剂可使尿蛋白量减少,降低血Ccr、BUN,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使TGF-β1在肾脏组织内的表达明显下调,此可能是本药延缓CRF进展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肾络通对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注射所诱导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病理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生化、放免、免疫组化、病理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肾功能、肾小管间质PCNA、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中药肾络通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β2-MG、尿NAG明显低于病理模型组,部分优于西药组.结论:肾络通可能是通过抑制PCNA和TGF-β1表达,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活血消癥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病理特征,它通过3个途径影响肾功能:①间质纤维化使小管间毛细血管狭窄,肾小球血流量下降;②肾小管萎缩,Bowman囊上皮细胞增生,肾小球塌陷;③球管反馈机制.可见,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预示着肾功能受损程度,故防止肾间质纤维化可减慢肾损害进程,延缓尿毒症的出现.我科用自制肾纤康合剂治疗慢性肾衰(CRF)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机制和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进展的机制主要是指中药改善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譬如,通过影响肾小球血流动力,减轻足细胞损伤,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调整脂质代谢紊乱来改善肾小球硬化;通过减轻巨噬细胞浸润,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降低尿蛋白毒性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等.中药延缓CRF进展的临床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肾功能和某些并发症等方面,其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复方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复方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以及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等.另外,对于晚期CRF患者所出现的钙/磷代谢失衡、微炎症状态以及尿毒症毒素蓄积,中药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肾脏纤维化以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为特征,是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表现[1],也是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的推动力[2-3].现代医学对于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措施十分有限,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的优势逐渐凸显,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中药温莪术可延缓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减少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尿蛋白含量,从而起到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烨渠  周健淞  何立群 《中草药》2010,41(11):1859-1862
目的通过研究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导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活血祛瘀方组,于治疗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收集24 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CTGF的阳性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SCr、BUN和尿NAG、β2-MG水平以及TGF-β1、CTGF阳性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祛瘀方组大鼠BUN水平降低,尿β2-MG、NAG排泄减少;活血祛瘀方组和代文组肾间质TGF-β1、CTGF阳性表达显著下调。结论活血祛瘀方可降低UUO大鼠尿NAG、β2-MG和血BUN水平,表明具有保护肾小管功能和改善肾功能作用,可能因其能抑制肾间质TGF-β1、CTGF过度表达,从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络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上皮及间质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对DN模型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STZ诱导DN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病理组、通络益肾汤治疗组、西药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肾功能(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肾脏肥大指数及肾组织α-SMA的表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病理组比较,通络益肾汤治疗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BUN、Scr显著改善(P<0.01),24 h Upr、尿β2-MG明显下降(P<0.01),肾小管上皮及间质α-SMA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与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络益肾汤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管上皮α-SMA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达到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衰3号颗粒剂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推测肾衰3号缓解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恶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和洛丁新组。将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5 mg/kg体重,造成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血肌酐(Scr)、尿素氮(Ccr)、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Uprot)、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肾皮质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肾皮质MDA、尿N-乙酰-葡萄糖苷酶(U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改变,以及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结果高剂量组尿蛋白含量、Scr、Bun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高剂量组肾皮质GSH-PX的活性、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肾皮质MDA含量、血清MDA明显降低,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高剂量实验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衰3号颗粒剂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间接地保护肾小球功能,延缓CRF的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病理基础是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以下简称肾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目前公认的肾脏致纤维化因子。肾内TGF-β1的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外基质(ECM)过度产生,从而加速肾纤维化进程。复方鳖甲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几种常见的肾脏功能指标分别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探讨几种常见的肾脏功能指标对预测慢性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95例经肾脏穿刺活检术并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收集其肾脏功能评价指标,将各肾功能指标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cr与Ri负相关,β2-MG、Scr、与Ri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肾功能指标β2-MG、Scr、Ccr均可用以预测肾脏病理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相关系数依次由高到低.  相似文献   

11.
双参苓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双参苓颗粒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良方,研究其相关药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察双参苓颗粒ig给药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衰竭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血瘀大鼠低切变速率下的血液黏度、小鼠肾上腺素致微循环障碍及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碳廓清指数等的影响。结果:双参苓颗粒ig给药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衰竭大鼠血清BUN,Crea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明显降低血瘀大鼠低切变速率下的血液黏度,促进肾上腺素致微循环障碍的恢复,明显升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碳廓清指数。结论:双参苓颗粒对慢性肾功衰竭大鼠的高氮质血症及贫血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对慢性肾衰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种治疗作用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行灵方的主要药用成分齐墩果酸和丹酚酸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假手术组、UUP模型组、齐墩果酸组、丹酚酸组各12只。造模后第28日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收集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取肾组织,HE染色比较各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结果在UUO模型中.丹酚酸和齐墩果酸在延缓实验大鼠肾功能衰竭中的功能和侧重各有不同,除假手术外各组大鼠肾功能出现失代偿,尿微量蛋白排泄增多,肾间质纤维化加重;与假手术组、模型组相比,齐墩果酸组SCr、NAG、24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显著降低;丹芬酸组BUN、NAG、α1-M、24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酚酸及齐墩果酸单体均能够保护肾功能,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尿微量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肾衰保肾胶囊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灌服腺嘌呤建立大鼠慢性肾衰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浆BUN,Scr的变化,肾组织纵切后做HE、Masson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与肾纤维化情况。结果:肾衰保肾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腺嘌呤致CRF大鼠的肾功恶化(P〈0.01),降低蛋白尿(P〈0.01),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开发中医肾病大师邹云翔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名方参乌益肾片成为国家新药。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研究了参乌益肾片对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兼湿浊证的疗效,并同时开展了参乌益肾片的药理药效、分子细胞学等基础研究。结果:参乌益肾片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兼湿浊证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尿素氮、血肌酐,减少尿蛋白丢失,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疗效优于对照组。作用机理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抑制细胞增强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mRNA表达,促使其凋亡,减轻肾小球损害,改善肾小管和肾间质功能,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不同饮食喂养的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胃肠道症状,降低血肌酐,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机制。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72只,应用Platte法切除大鼠肾组织制作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按不同饮食喂养分为7组,喂养8周后处死并采集标本,测定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胃动素、胃泌素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各造模组血肌酐、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中高脂饲料模型组和持续高脂饲料模型组的胃动素、胃泌素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健脾清化方不仅具有显著降低持续高脂饮食饲料模型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的作用(P<0.01),同时能明显抑制胃动素、胃泌素的分泌(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具有明显抑制胃动素、胃泌素,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胃肠道症状和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的"中医藏象脾的实质是线粒体"假说中关于"脾制水"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治疗组、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治疗组,观察各组Scr、BUN、MDA、SOD和肾脏超微结构(尤其是线粒体)的改变。结果: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的Scr、BUN和血浆自由基的水平和肾脏超微结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均显著轻于模型组和大黄组,(P0.01或P〈0.05);大鼠血浆自由基的水平与Scr、BUN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并与肾脏超微结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程度相一致。结论:培土制水方通过"培土",保护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所以明显减轻了肾的病理损伤程度和改善了肾功能,达到了"制水"的目的。这也初步验证了"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中关于"脾制水"的微观实质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含汞制剂拔毒生肌散外用,对破损皮肤大鼠肾早期损伤指标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簇集蛋白(CLU)的敏感性。方法:以含汞中药外用制剂拔毒生肌散(BaduShengji San)为汞接触药物,选择最低毒性剂量,观察其对破损皮肤大鼠肾脏系数、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学、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肾早期损伤指标NAG,β2-MG,RBP,CLU的影响,并比较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结果:与破损皮肤对照组比较,在拔毒生肌散60,120 mg.kg-1组大鼠肾脏系数明显升高、肾小管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时,血清SCr,BUN未见明显改变,但尿CLU含量呈升高趋势,尿NAG,RBP含量明显升高,且RBP可在拔毒生肌散30 mg.kg-1组大鼠肾小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时出现明显升高。但拔毒生肌散30,60 mg.kg-1组大鼠尿β2-MG含量明显下降,120 mg.kg-1剂量组大鼠尿β2-MG含量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与SCr,BUN相比,尿RBP,β2-MG,NAG,CLU等作为肾早期损伤的监测指标更为敏感,其敏感性依次为RBP>NAG>CLU;尿RBP,NAG的升高比尿β2-MG的升高出现时间更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壮肾排毒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肾排毒方组、福辛普利组各12R。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行5/6肾切除手术制作慢性肾衰竭(CRF)动物模型。于造模第2次手术后1周开始干预,干预12周后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壮肾排毒方组、福辛普利组大鼠血清BUN、Scr肾脏组织TNF-α、TGF-β1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血清BUN、Scr及肾脏组织TNF-α、TGF-β1与壮肾排毒方组、福辛普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壮肾排毒方是治疗CKF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大鼠肾组织内TNF-α及TGF-β1的表达有关,可抑制参与肾纤维化的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从而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元明  霍长亮  许小泰 《中医杂志》2005,46(10):747-749
目的:观察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用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B组(30例)用保肾膏非三伏穴位敷贴治疗,C组(30例)用尿毒清颗粒口服治疗.结果:A组在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尿素氮(BUN)及升高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延缓CRF的进展,临床应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0.
尿毒康合剂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尿毒康合剂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的影响。方法:用SD大鼠随机分成5组:1组正常组、2组模型组、3组尿毒康高剂量组、4组尿毒康低剂量组、5组尿毒清对照组。除1组外其余4组灌服腺嘌呤,21天后收集1组和2组24h尿及从眼底采血测24h尿蛋白定量(UTP)、血清尿素氮(BUN)、血肌肝(Cr)、血红蛋白(Hb)及微量白蛋白(UMA),证实造成大鼠肾衰模型。22天后3、4、5组开始给药治疗,1、2组给予生理盐水。51天后收集5组大鼠24h尿液,同时处死大鼠,采血及取肾。同时称肾重、体重。检测UTP、BUN、Cr、Hb、UMA、Ca、P等指标。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结构。结果:治疗前后尿毒康高低剂量组大鼠肾功能功能指标及血红蛋白等与模型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且同时能抑制CRF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改善病理状态,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结论:尿毒康合剂能够降低CRF大鼠UTP、Cr、BUN、P、UMA水平、升高血中Hb、Ca等水平。从而增强机体的排毒能力,减轻肾损伤,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