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吴克明  陈义林 《安徽医药》2006,10(9):694-69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97例正常人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损害。  相似文献   

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琼  刘淘真  邓毅 《贵州医药》2007,31(3):248-248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血压不能维持正常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1].心率变异性(HRV)可无创定量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HRV时域分析,探讨其自主神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试验组,给予口服雷米普利2.5~5mg,每天1次,疗程4月,观察试验前后HRV的变化,另设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治疗前HRV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治疗后HRV明显升高(P〈0.01)。结论雷米普利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具有一定的改善自主神经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松  冯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22-1022
心率变异分析是反映自主神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性指标,用以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可以预测某些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变有一定关系,本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5.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29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伊贝沙坦(150~300mg·d-1,服8周,n=29)前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伊贝沙坦使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SDNNI和频域指标HF轻度增加,频域指标TF、LF和LF/HF明显减低,与治疗前比,频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伊贝沙坦使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显著降低.结论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的同时,对心率变异性产生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疗程为30 d,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后完善24 h动态血压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针刺治疗后血压变异性各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白昼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率变异性各指标(连续RR间期标准差、平均5 min RR间期标准差、平均5 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连续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相邻RR间期大于50 ms的百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改善心率变异性,从而可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45例轻中度EH患者(观察组)予缬沙坦胶囊80 mg,po qd,若血压控制不佳,加至160 mg·d~(-1),连用12周。另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HRT、HRV相关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P〈0.05或0.01),而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初始值(T0)和起始时间(TT)明显高于对照组,斜率(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TO和TT均较前明显下降,TS较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标准差(SDNN)、每5min时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和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频(LF)/高频功率(TF)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SDNN、SDANN和RMSSD均较前明显上升,LF/TF比值较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EH患者存在HRT和HRV指标异常,缬沙坦除具有良好降压作用外,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减轻心脏功能受损,有利于减少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选取40例中度E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24 h的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比较两组患者HRV时域分析指标[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24 h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比例(PNN50)]、HRV频域分析指标[低频(LF)、高频(HF)、LF/HF]、HRT分析指标[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 观察组PNN50(5.96±1.03)%、RMSSD(31.22±4.53)ms、SDANN(90.11±14.22)ms、SDNN(102.02±19.44)ms、LF/HF(1.54±0.20)、HF(403.96±101.53)ms2、LF(622.10±254.80)ms2均低于对照组的(9.63±1.71)%、(47.71±6.07)ms、(127.50±20.61)ms、(138.25±21....  相似文献   

9.
对32例40—56岁原发性高血压患和29例正常人进行24hDCG监测,观察两组心率变异(HRV)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高血压组的24hR-R间距标准差(SDNN),心率变异指数(HRVI)均低于对照组(P<0.01)。低频与高频成分之比则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原发性高血压交感神经活性增加,速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严重失平衡。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120例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1级高血压40例,2级高血压40例,3级高血压40例,另设正常血压对照组40例,均同时检测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结果 各组间心率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组间血压增高,心率变异性趋向减少;各组间血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组间血压增高,血压变异性趋向增大.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与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HRV)时域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HRV时域分析各项指标:SDNN,SDSD,SDANN,RMSSD及PNN50与6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RV各项时域指标的测定,有利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自主神经病变,也为临床预后的估计、药物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5例,左心室正常组40例;健康对照组34例共3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与震荡斜率值(turbulence slope,TS),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LVMI)、心率震荡参数(TO、TS)等变化。结果左心室肥厚组、左心室正常组较对照组TO增大,TS降低(P〈0.05);左心室肥厚组较左心室正常组TO增大,TS降低(P〈0.05),左心室肥厚组LVMI均高于左室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的TO、LVMI降低,TS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自主神经损害,左室肥厚者损害更加明显,缬沙坦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损伤及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心率振荡(HRT)现象.方法 人选2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及Holter记录,计算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以LVMI男性>125g/m2、女性>120g/m2和(或)室间隔厚度(IVST)>12mm作为LVH标准,分LVH组及左室正常组.结果 TO及TS在LVH组分别为(1.19±0.84)%及(4.23±0.85)ms/RR,左室正常组分别为(-0.54±0.86)%及(6.81±1.22)ms/RR,两组TO、TS值及异常比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O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LVMI显著相关(P<0.05).TS与LVEF、IVST显著相关(P<0.05),与LVEDD及LVMI相关性更显著(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伴LVH患者的HRT现象明显减弱,提示高血压合并LVH时,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加重.  相似文献   

14.
胡飞  吴继雄 《安徽医药》2019,23(7):1357-136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病人的静息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高血压病人141例,采用酶循环法测定其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借此分为A组(Hcy<10 μmol/L)20例、B组(10 μmol/L≤Hcy<15 μmol/L)69例和C组(Hcy>15 μmol/L)52例,记录各组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比较各组静息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区别。结果(1)A、B、C组在静息心率(67.2±8.0)、(68.1±7.6)、(75.3±10.1)次/分、SDNN(123.9±37.6)、(117.6±29.9)、(94.7±27.6)ms、SDNN index(54.2±17.6)、(52.3±21.9)、(39.8±17.6)ms 、pNN50(12.9±10.3)%、(9.6±7.3)%、(5.6±6.8)%、HF(284.2±211.2)、(234.3±252.9)、(133.1±104.2)ms2及LF(387.0±209.8)、(343.6±187.8)、(212.3±180.0)ms2等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rMSSD(36.8±14.5)、(32.8±10.3)、(29.1±17.4)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Hcy浓度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r=0.245,P=0.003),与SDNN、SDNN index、rMSSD、pNN50、HF及LF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随着Hcy的升高,H型高血压病人的静息心率增加,心率变异性下降,且当血Hcy浓度在15 μmol/L以上时,这种变化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以50例健康查体者24h动态心电图作为正常对照,比较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福辛普利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时域指标。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用药前时域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纽,经福辛普利治疗后SDNN、SDANN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DNN,SDANN与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显示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病情呈正相关。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福辛普利治疗后心率变异损害均有改善,血压有效下降。结论福辛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方法对2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监测。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SDNN、RMSSD、PNN50和HRVI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存在受损,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猝死、判断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蓉  陈兆銮 《云南医药》1995,16(3):161-163
采用频谱法对比分析正常人,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病人昼夜不同时间的心率变异性。结果发现正常人白天低频成份占优势,夜间高频成份相对增加,40岁以上及60以上两年龄组的两种频率成份显著低于40岁以下组,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病人两种频段的功率密度均下降,且昼夜的生理性波动减小,结论认为频谱分析能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活性的高低和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对2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SDNN、RMSSD、PNN50和HRVI较对照组降低。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存在受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 (EH)的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0例每日口服伊贝沙坦 1 5 0~ 3 0 0mg,共 8wk。观察血压变化 ,记录用药前后 2 4h动态心电图 ,分析心率变异 (HRV)时域和频域指标 ,并与 3 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EH患者应用伊贝沙坦后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由 2 1 .62± 0 .47/1 2 .0 1±0 .3 2kPa分别下降至 1 8.9± 0 .3 2 /8.0 1± 2 .3 5kPa,有效率达 73 .1 %。②与对照组相比 ,EH患者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 (SDNN) ,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 (RMSSD) ,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 5 0ms的窦性心律 (PNN50 ) ,高频功率 (HF)明显下降 ,低频功率(LF)不变 ,低频功率 /高频功率 (LF/HF)值增加。应用伊贝沙坦后 ,SDNN、RMSSD、PNN50 、HF增加 ,LF/HF值降低。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 ,而伊贝沙坦在有效降低血压同时提高HRV ,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