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多发伤早期紧急救治:提高治愈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方法通过对88例多发伤患者实施紧急救护措施,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准确、及时、熟练地进行早期救护工作。结果全组通过急诊抢救与住院治疗,治愈70例(79.5%),好转11例(12.5%),死亡7例(8.0%),抢救成功率92.0%,优于2004年80.3%;有效抢救时间为28—62min。结论严重多发伤采取的早期有效、得当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和工农业的发展 ,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自 1 999年 1月—2 0 0 2年 1 2月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 1 2 6例 ,现将早期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2例 ,女 34例 ;年龄 3~75岁 ,平均年龄 30 .2岁。伤后就诊时间 1 5 min~ 3h。致伤原因 :车祸伤 82例 ,坠落伤 2 0例 ,其他伤 2 4例。严重损伤部位 :以颅脑伤为主者 44例 ,共计颅脑伤 75例次 ;以胸部伤为主者 2 7例 ,共计胸部伤 5 7例次 ;以腹部伤为主者 42例 ,共计腹部伤 69例次 ;以脊柱、骨盆、四肢伤为主者 1 3例 ,共计脊柱、骨盆、…  相似文献   

3.
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总结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救治的严重多发伤2358例,分析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救治工作的要点。结果本组早期诊断正确率95.04%(2241/2358)。发生ARDS 228例(9.67%),MODS 236例(10%),应激性溃疡伴出血103例(4.37%)。ARDS治愈率69.30%(158/228),MODS治愈率53.81%(127/236),应激性溃疡治愈率74.75%(77/103)。全组总治愈率89.86%(2119/2358),死亡率10.14%(239/2358)。结论及时控制出血、减轻缺血缺氧损害,手术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合理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及时解决ICU治疗中发生的外科问题等措施对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李科如  周昕 《四川医学》1998,19(1):36-37
177例多发伤早期救治探讨广元市急救中心(628000)李科如周昕蔡体章黄斌鑫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导致机体多部位或多系统器官损伤,而其中一处威胁生命或同时并发休克者〔1〕。由于其伤情复杂,危重。如何正确地对多发伤进行早期救治,是目前创伤急救医...  相似文献   

6.
96例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在基层医院的早期救治.方法 对96例临床病例早期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救治成功88例,其余8例在入院后1 h至3周死亡.结论 基层医院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基层医院应针对创伤患者设立相应科室及培训相对专业化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7.
司华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0):1212-1213
<正>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这些病人多伤情重而复杂,失血量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伤员到达医院后的抢救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急救工作是否立即开始和针对性是否强,我院急诊科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共救治68例多发伤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意外事故增多,多发性损伤也很常见,是基层医院救治工作的重点。为了降低多发性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就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120例多发伤病人的伤情特点与救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述多发伤的早期救治体会。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者[1]。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迅发展,交通事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发伤日趋增加,其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发展迅速,且多合并休克、低氧血症及多器官功能损伤。如抢救不及时,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丧失生命。  相似文献   

10.
阳世雄  韦涌初 《医学文选》1999,18(2):174-175
我院自1980年至1996年共收治75例严重胸腹多发伤病人,这类病人病情危重,诊治难度大,现将救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男54例,女21例,年龄3~80岁,其中18~50岁60例,占80%。致伤原因主要是车祸5...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道路的畅通,车速的提高,导致交通事故的高能伤发生率明显提高,而且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也日渐加重,所致人员创伤更加复杂化,往往都为严重的多发伤,由于严重多发伤伤情严重,病情变化快,处理难度大,死亡率极高,由于“120”指挥的原则是就近派车出诊,所以绝大多数严重多发伤伤员被送至离现场最近的基层医院进行抢救。因此,基层医院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能力决定着伤员的死亡率。我院是以创伤救治为主的专科医院,笔者对10年来收治43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总结,对其中救治过程进行分析,以寻求降低漏诊率和死亡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早期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创伤已成为当今世界公共的健康问题,约占全球死亡率的12%,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一位。其中多发伤损伤能量大,伤情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和多部位,需多学科协作急诊处理,是外科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临床常见延误处理、漏诊、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等情况,加强严重多发伤院内早期救治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现就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急诊救治及院内转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 及院内转运对策,提高多发伤急救水平及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2~2009年救治的123例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 及院内转运对策.结果 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04例(84.6%),死亡19例(15.4%),其中院内转运过程中死亡2例,需急诊住院手术治疗9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7例.结论 创伤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为患者开辟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尽量减少危重患者搬运,强调遵循一定的检查程序(以"CRASH2PLAN"为指导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对严重多发伤积极进行抗休克及Ⅰ期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改良的院内运送策略,以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可显著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多发伤救治的情况,对多发伤救治的措施和模式进行探讨。结果共收治114例,抢救成功86例,成功率75.0%;死亡19例,病死率16.6%。结论多发伤救治的研究目前仍是创伤急救领域的重点课题,黄金1h与白金10min、损伤控制(DC)、限制性液体复苏等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创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创伤专业化一体化治疗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严重闭合性胸腹多发伤的救治梁驰,黄辉凡,曾健业(第三附属医院)1985~1994年我院共收治62例严重胸腹闭合性多发伤病人,这类病人损伤复杂,病情危重,诊治难度大,现将诊治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严重多发伤指胸部损伤包括隔肌破裂、多发性肋骨...  相似文献   

17.
皮亚川 《中外医疗》2010,29(31):99-99
根据1例车祸伤病例,分析探讨严重复合伤和多发伤的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严重多发伤120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振志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50-150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韵救治过程和要点。结果本组120例,抢救成功86例,死亡34例。结论早期诊断、迅速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严重多发伤以病情变化快、误诊率高、并发症多、伤残死亡率高为特征。多发伤的救治已成为创伤外科救治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报道122例ISS评分≥16分严重多发伤的救治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80例,女42例,年龄21~72岁,平均43.4岁。交通事故伤102例,高处坠落伤12例,凶器伤8例。胸腹联合伤24例,其中伴多发性骨关节损伤4例;腹部外伤伴多发性骨关节损伤3例、伴一处骨关节损伤2例;腹部外伤伴颅脑损伤10例;胸部外伤伴颅脑损伤10例;胸部外伤伴多发性骨关节损伤5例、伴一处骨关节损伤2例;脑外伤伴多发性骨关节损伤18例、伴一处骨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早期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病情危重、复杂,初步探讨早期处理的措施和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人.结果 96例病人,恢复良好53例(55.2%),中残20例(20.8%),重残10例(10.4%),死亡13例(13.5%).结论 早期发现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迅速查明休克的原因,积极抗休克治疗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