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于都县人民医院行无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84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行无痛分娩,试验组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行无痛分娩.比较2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母婴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产妇接受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50例剖宫产术产妇,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6.51±2.53)min、(12.87±2.43)ml、(294.67±31.36)min、(318.68±23.94)min,对照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8.93±2.75)min、(16.92±3.14)ml、(223.25±31.14)min、(369.55±23.12)min。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产妇给予0.075%罗哌卡因、B组给予0.1%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D组给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四组给药后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6、12、24及48 h,B、C及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术后4~24 h运动障碍评分显著高于A、B及C组(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及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镇痛的分娩效果及对母婴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 要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镇痛的分娩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0例初产妇根据分娩镇痛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宫口开大2~3 cm时于第2~3腰椎硬膜外穿刺并置管,首次注入0.07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0 ml,之后予0.07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泵持续给药6~8 ml·h-1,宫口近开全停止给药。对照组100例宫口开大2~3 cm时不使用任何麻醉药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1 min Apgar评分,以及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及出血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有较好镇痛效果,可缩短产程时间,促进分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61-16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可行走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125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常规分娩,实验组实施可行走无痛分娩,观察两组VAS评分、产程、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VAS评分分别为(2.41±1.09)、(2.91±1.15)、(0.89±0.22)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 0.05);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685.23±21.42)、(71.95±5.1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应用可行走无痛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缓解疼痛,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产妇运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试验组产妇运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式,比较两组痛感程度、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生产方式。结果:试验组0级比例高于对照组,Ⅰ级、Ⅱ级、Ⅲ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时,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药物具有更好的麻醉作用,可有效帮助产妇降低痛感,更好地进行顺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单胎足月头位,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进行CSEA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cm时,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术,注入舒芬太尼5μg,继而在硬膜外腔留置导管,持续硬膜外腔注入舒芬太尼0.4μg/ml+0.1%罗哌卡因混合药液;选择同期条件相同、已临产、无镇痛的12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失血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达100%,观察组活跃期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虽比对照组延长,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阴道助产率增高,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16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S组),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F组),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未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为对照组(D组)。记录4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产程、分娩方式、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S、F、R组VAS评分小于D组( P <0 x.05);S、F、R组均无运动阻滞。活跃期S、F、R组短于D组( P <0.05);S、F、R组的出血量、助产率、剖宫产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燕化医院收治的21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浓度组(105例)与高浓度组(105例),低浓度组采用0.1%罗哌卡因+0.2μg/ml舒芬太尼麻醉,高浓度组采用0.1%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30、50 min后、宫口开至十指时、分娩时的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疼痛控制起效时间,疼痛控制维持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高浓度组麻醉30、50 min后、宫口开至十指时、分娩时的SF-MPQ评分低于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的疼痛控制起效时间短于低浓度组,疼痛控制维持时间长于低浓度组,产后出血量少于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分娩中接受0.1%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麻醉方案的效果更佳,镇痛起效更快,能够更有效降低孕妇疼痛感受,延长镇痛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不增加麻醉不良... 相似文献
11.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科手术病人儿茶酚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全身麻醉(GA)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用于胸部手术对病人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GA和GEA两组,分别于手术前1d,切皮后45、90、135min,术后第1d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结果NE与术前基础值比较,GEA组术中术后各时点无明显升高;GA组术中明显升高,术后1d达峰。E与术前基础值比较,两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胸部手术能减少NE的分泌,从而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60例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以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腰一硬联合麻醉(ESEA,A组)20例;硬膜外麻醉(EA,B组)20例;气管内全麻(GA,C组)20例。观察术后呼吸、循环功能变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A、B组麻醉后中心静脉压(MAP)[(11.07±1.12)kPa、(11.43±1.56)kPa]低于麻醉前[(13.87±1.56)kPa、(14.15±1.83)kPa](t=2.156,t=2.189,P均〈0.05);A、B组气腹5、30min的RR,A组[(20.76±2.18)次/min、(20.13±2.69)次/min];B组[(22.76±2.15)次/min、(23.73±2.79)次/min]高于A、B组麻醉前[A组(17.57±2.37)次/min,B组(17.87±2,17)次/min](t=2.156,t=2.245,t=2.289,t=3.301,t=2.285,t;2.245,t=2.231,t=2.195,P均《0.05);C组术后2、6h,VAS评分[(0.8±0.8)分、(0.7±0.7)分]低于A、B组[A组(2.4±1,4)分、(1.8±1.0)分;B组:(2.84-1.2)分、(2.7±2.4)分](χ2=3.945,χ2=3.911,χ2=4.031,χ2=4.111,P均〈0.05);三组之间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身麻醉优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但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C组和S组,每组40例。两组的麻醉镇痛方法分别为:C组0.5%罗哌卡因3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舒芬太尼7.5μg稀释成3ml;S组0.5%罗哌卡因3ml+舒芬太尼2.5gg/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生理盐水3ml。镇痛泵的配制均为: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背景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30min。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镇痛药的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与s组相比VAS评分高和BCS评级低,S组在术后4、8、12、24h的疼痛客观评分较C组低,C组PCEA期间的硬外总进药量(120.47±10.58)ml vs.(104.15±7.83)m1]比s组大,C组患者DI/D2比值大于5的比例(17.5%vs.5.O%)高于S组,S组不良反应少于C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的需求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氯胺酮对肺癌开胸术后患者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肺癌开胸术后患者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肺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45~70岁,体重47~71kg,根据氯胺酮持续输注的剂量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对照组持续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Ⅱ、Ⅲ组于切皮后分别输注氯胺酮42μg/(kg·h)和83μg/(kg·h),至术后24h镇痛结束。缝皮后经颈内静脉接施曼信电子镇痛泵(内含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的舒芬太尼250μg),参数设定为负荷剂量5μg,背景剂量1μg/h,PCA追加剂量2.5μg,锁定时间3min。术后患者诉疼痛后视觉模拟评分(VAS)〉0,开机镇痛,记录开机给负荷量后0、4、8、16、20、24h等时间点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按压次数(D1)、实进次数(D2)、BP、HR、RR、SpO2、VAS、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0、4h等时间点VAS评分、D1和D2,Ⅰ组高于Ⅱ组和Ⅲ组,且呈下降趋势(P〈0.05~0.01)。Ⅰ组24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为(167.5±40.5)μg多于Ⅱ组和Ⅲ组(P〈0.01),Ⅱ组(135.6±25.6)μg多于Ⅲ组(100.6±13.8)μg(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满意度(GSS≤2),Ⅰ组11例(53.3%),少于Ⅱ组12例(80%)和Ⅲ组15例(100%),P〈0.01。结论:持续输注小剂量氯胺酮可减少肺癌开胸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用量,不良反应低,可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病人的影响。方法:125例因各种原因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监测气腹时血流动力学、呼吸、循环和应澈反应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A组和B组的病人气腹形成后HR、SBp、DBp均有上升,并持续于气腹的仝过程,术后渐恢复至气腹前水平,与B组相比,A组升高的幅度较小(P〈0.05);平均动脉压(MAP)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呼吸、循环变化:气腹前后,A组和B组的病人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有较明显的上升,术后渐恢复至气腹前水平,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气腹后也有上升,但两组比较P〉0.05;应激反应:气腹时B组血浆NE、E浓度均明显增N(P〈0.05),A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气腹形成时对病人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循环和应激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两种麻醉方法比较,全麻对病人机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胸部外伤手术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n=98)和传统开胸手术组(CTH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自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后VATS组各炎性因子的水平明显低于CTH组(均P〈0.05)。与CTH组比较,VATS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止痛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能与炎性反应轻有关。 相似文献
17.
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腰麻及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产科分娩镇痛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抽取100例来本院妇产科行分娩术的患者,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行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50例作为对照组行硬膜外持续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观察组在达到0级时间和疗效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罗哌卡因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率和剖宫产率相当,产程情况相当,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明显,见效快,可明显减少硬膜外罗哌卡因用药量,极大地减轻了产妇的痛苦,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雷忠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4):3780-378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减少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选择科学麻醉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骨科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情况,同时借助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不同麻醉时间段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时间分别为(191.5±30.6) min和(89.5±27.6) min、出血量分别为(345.7±58.1)ml和(40.2±57.5) ml、输液量分别为(2088.6±160.5) ml和(100.5±158.9) ml、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9±0.9)kPa和(1.8±0.9) kPa、心率分别为(84.1±5.7)次和(3.6±5.8)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6h、12h、72 h认知功能MMSE评分分别为(29.2±1.1)分和(9.3±0.9)分、(26.2±0.5)分和(6.3±0.5)分、(25.4±0.5)分和(5.5±0.6)分、(29.3±0.8)分和(9.1±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 h,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为(29.4±0.7)分,高于对照组的(27.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的合适浓度。方法选择45例择期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例,分别注射0.25%、0.375%和0.5%罗哌卡因,观察记录三组的镇痛效果以及MAP、HR、RR和SpO2的变化。结果镇痛效果:B、C组优于A组,三组麻醉后MAP和HR均显著下降,C组RR和SpO2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肝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AHH组(A组),全麻AHH组(B组),单纯全麻组(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在切皮前实施AHH,经静脉将血定安以25ml/min,15ml/kg,输注完毕。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分别在麻醉前(T0)、AHH毕切皮前(T1),肿瘤切除后(T2)及术毕(T4)记录上述数据。术后记录拔管时间、出血量。结果:A组患者的MAP,CVP,HR在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出血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可提高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行AHH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