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长龙 《淮海医药》2004,22(6):457-45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超歧过氧化物酶 (SOD)、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法检测 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SOD、ET和 NO水平 ,并与 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 (P<0 .0 1 ) ,而 ET、NO水平则明显地高于正常儿童 (P<0 .0 1 )。结论 血清 SOD、ET、NO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 ,与发病机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中的含量变化。方法 应用生化法和放免法测定 38例患儿血浆 NO和 ET含量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浆 NO和 ET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P<0 .0 1) ,至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 ,则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NO和 ET参与了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动态检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ndothelia 1,ET 1)和—氧化氮 (nitrcoxide ,NO )在儿童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 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 4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ET 1及血清NO水平检测。结果 哮喘急性期患儿血ET 1和NO明显高于缓解期 (P <0 0 1) ,缓解期ET 1和NO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P <0 0 5)。结论 ET 1和NO水平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是反映哮喘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常规治疗同时抗胃食管返流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39例哮喘、COPD伴 GER患者抗返流治疗前后 NO、ET,并与 30例对照组未抗返流治疗前后 NO、ET进行比较。结果 未抗返流组治疗前后 NO、ET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抗返流组治疗前后 NO、 ET、 Pa O2 、 Pa CO2 、 FEV1 .0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抗返流组治疗前后ET与 Pa CO2 呈正相关 (r=0 .4 86 P<0 .0 1)。结论 胃食管返流是哮喘、COPD诱发或加重原因之一。作者认为哮喘 ,COPD急性发作期除常规治疗同时予以抗返流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C反应蛋白 (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诱导痰方法 ,收集 2 0例急性期COPD患者、16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 10名健康不吸烟者的痰液。对血清中CRP浓度进行检测 ,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痰液中IL 6水平。结果 急性期COPD组IL 6、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急性期COPD组痰液中IL 6水平与血清中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4 5 5 ,P <0 0 5 ) ,而与 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呈显著负相关 (r=0 5 13,P<0 0 1) 。结论 IL 6及CRP参与了急性期COPD的气道炎症反应 ,并可将其作为检测COPD患者急性感染存在的一项重要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尿酸(UA)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Synchro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0例(轻中度18例,危重度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及其中22例处于恢复期的患儿血清UA水平,并以20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清UA水平升高,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UA水平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UA水平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危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UA水平与病情相关,检测血清UA水平,能为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IL-13、TNF-а与IgE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31例、缓解期29例和2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3、TNF-а和IgE浓度。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TNF-а、IL-13与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组IL-13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而TNF-а水平与缓解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NF-а、IL-13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IL-13在哮喘患者IgE产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支气管肺炎发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应用生化Griess反应测定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30例普通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NO及ET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用PCR法和血清检查测定肺炎患儿呼吸道病毒及细菌种类。结果:急性期肺炎患儿的血浆NO和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肺炎恢复期患儿明显升高(P<0.01),而不同病原感染时,血浆NO和E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O和ET参与了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在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中,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变化,动态检测NO和ET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诸留珍  李晓南 《江苏医药》2002,28(8):595-596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2 7例支气管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血清sICAM 1的水平 ,其中有 18例测定了恢复期血清sICAM 1的水平 ,同时以 16例正常儿童血清sICAM 1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sICAM 1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重度哮喘发作儿童较轻、中度发作升高更显著 (P <0 0 1)。结论 sICAM 1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徐颖惠 《中国药事》2012,26(2):201-202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氨茶碱、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及吸氧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ET和NO水平,并选40名健康者测定血清ET和NO水平作对照.结果与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T和NO水平有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血浆ET、CGRP及血清NO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了解3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探讨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本院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5例,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1].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内皮素(ET)浓度水平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NO浓度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NO的浓度水平随冠心病的发展而变化,检测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诊断及准确治疗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GM-CSF、TNF-α、IL-6水平测定,并与30例正常健康儿作对照。结果治疗前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GM-CSF、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儿血清GM-CSF、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GM-CSF、TNF-α、IL-6的水平变化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CRP和IL-10水平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25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和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CRP和IL-10水平。结果血清CRP水平在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急性加重期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和CRP均是介导COPD和支气管哮喘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联合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IL-18和总IgE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18、总IgE、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时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50例(哮喘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COPD组),健康者50例(对照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8、总IgE、IL-8、IL-4、IFN-γ水平.结果 CDPD组急性期IL-18、IL-8、IL-4、IFN-γ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1.8、25.2、116、150.8倍.哮喘组IL-18、IL-8、IL-4分别高于对照组29.9、3.4、5.2倍.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223.2倍,而COPD组血清总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COPD血清中IL-18与IL-8、IFN-γ,IL-8与IL-4呈正相关;哮喘组IL-18与IL-8、IL-4、总IgE,IL-4与总IgE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清IL-18提示细胞闪子参与哮喘及COPD的发病过程.哮喘发作时IL-18与总IgE正相关,而在COPD急性加重期无相关性,表明COPD和哮喘是两类有不同发生机制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1)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3的含量.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清IL-1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一氧化氮(NO)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检测血清CRP、IL-6、IL-8、NO水平,测定肺功能。结果血清CRP、IL-6、IL-8水平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血清NO水平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低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CRP、IL-6、IL-8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812,P<0.05),血清NO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0.437,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CRP、IL-6、IL-8、NO的水平与肺功能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血清CRP、IL-6、IL-8、NO的变化可衡量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CRP可作为COPD早期抗感染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大鼠不同病程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 ,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清 NO变化的规律和意义。方法 :分别在第、4、7、10周 3个时期测定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对照大鼠血糖及血清的 NO水平。结果 :(1)血糖变化对照组各时期血糖值维持在正常水平 ;糖尿病组大鼠各时期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血清 NO浓度变化对照组各时期血清 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糖尿病组大鼠 4周时血清 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7周、10周时糖尿病组大鼠血清 NO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NO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体液因子之一 ,但可能与血糖的调节无关。  相似文献   

20.
熊攀  周莉  董爱芝 《中国药房》2009,(14):1092-1094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40例)与常规治疗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浆ET、NO水平。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在静息空腹状态下采血测定血浆ET、NO水平。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O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曲美他嗪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ET、NO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曲美他嗪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