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学者Francis (1959)、Fox (1970)[1,2]曾提出疾病发生基本条件为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不区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国内钱宇平(1981)[3]基本同意上述论点,建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为致病因子(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把社会因素作为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并对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作为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质疑。  相似文献   

2.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也是传染病流行的3大环节。“非典”流行模式(趋势)取决于影响“非典”流行3个环节的诸多因素力量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染病流行特征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我国一贯重视和关注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始终将其列为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建国以 来,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少传播广、危害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预 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 、 人民的文化、卫生素质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一些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性病、血吸 虫病等,近年来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呈现死灰复燃之势。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发现,据世界卫 生组织(WHO)近20年的报告,发现了近30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埃博拉(Ebola)出血热 、疯牛病等等。对这些新发现的传染病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控制其发生和流行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仍然是我 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其传播和流行受病原体、病媒生物、气候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登革热疫情在我国呈现流行纬度越来越高、流行区域越来越广的趋势。然而,传统的登革热疫情监测预警模型,大多集中于单一因素、单一地区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因素监测预警系统,以提高早期预警能力。本文主要对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特征、流行的影响因素及监测预警模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也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疟疾流行因素复杂,具有传播快、易反复的特点,加上近年来部分地区防治工作力度有所削弱,人口流动频繁,受周边地区疟疾疫情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疟疾发病出现上升趋势,防治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6.
气候因素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产生重要影响.从病原体、媒介、传播途径和人体免疫力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文章就气候变化对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力求全面了解气候变化对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张智  张吉慧  苏孟  李鹏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005-1005
目前城市中的大、中、小各类学校的数量多达上千所,各类在校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的学校仅住校学生就多达几万人。然而,近年来各类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更给社会、家庭带来了较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做好学校传染病的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暴发和流行是保障全社会健康及控制疫情的关键。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集体食堂就餐、集体宿舍住宿的人数多,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传播、蔓延和暴发流行,因此学校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洪敏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19-2821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麻疹、风疹、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数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近距离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呼吸道传染病如果暴发流行将会造成较大影响,不仅影响人群健康,还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影响教学秩序、工作、社会安定等。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作者就呼吸道传染病的概念、流行特点、综合防护措施、应急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新发传染病防控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新发传染病的传播特征和流行规律,对于控制其传播规模,降低对公众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利用传染病监测资料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预测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发展趋势,但由于传染病综合防控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很多模型预测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介绍S...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众多且流动频繁,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机率,鉴于此有必要对传染病管理进行探讨,以有效避免传染病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传染病流行具备的条件,以及影响传染病管理的相关因素,提出监控传染病的有效策略,为传染病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学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飞  姚敏芳 《上海预防医学》2007,19(11):574-576
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在校园内发生和传播。一旦爆发传染病疫情,不仅直接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并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为有效控制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遏制爆发疫情,更好地做好学生防病工作,现就我市的实际情况谈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新发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研究新发传染病在绍兴市流行的风险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业知识和专家的建议,结合绍兴市实际情况,确定了新发传染病的风险因子,然后分别计算出各项风险因子的组合权重系数,建立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果:从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3方面,确定了传染源国内分布、国际分布等14项风险因素,组合权重系数较高的为传染源国内分布(0.2416)、自然因素的影响(0.1365)社会因素的影响(0.1365)和传染源国际分布(0.1365),通过该评估体系,有效地对绍兴市新发传染病进行风险评估。结论:建立的新发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能有效地评估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由病媒生物传播的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特别是近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贸易和人口流动增加等因素影响,造成新发及输入性病媒传播疾病在我国不断涌现,同时一些传统的病媒传播疾病流行区域不断扩展,流行强度不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除了人类、生物和生态学决定性因素以外,气候因素对传染病的新出现和死灰复燃也有影响。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包括疟疾、登革热和病毒性脑炎)对气候变化变比较敏感。气候变化通过使虫媒的地理分布范围发生变化、提高繁殖速度、增加叮咬率以及缩短病原体的潜伏期而直接影响疾病传播;气候变化引起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升高可能使水源性传染病和中毒性疾病(霍乱和贝类中毒)的发生率升高;气候的显著变化所致的人口迁移和对卫生设施的破坏能间接地影响疾病的传播。由于恶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潜在改变,可能使人体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分析气候因素在传染病发生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已发现40多种新发传染病。这些疾病具有发生的不确定性、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和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了解重点新发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趋势对于积极应对新发传染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染病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由于病原体相互传播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地方性与季节性,时刻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在原有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使人们明确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相关因素,积极响应与配合传染病的防止工作,也可有效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参与传染病防治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耿兴义  王蔚茹  张济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744-1746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属于各类传染病的易感人群[1].由于人群聚集,学校是易发生传染病的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病,不但很容易在校园传播,而且很容易扩散到家庭以及社会,给更大范围的人群造成影响[2].同时,由于社会发展与发达程度、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与机制完善情况以及传染病流行特点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疾病谱的不同[3].为进一步加强小学校园传染病管理工作,了解近年来小学生传染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现将2005-2013年济南市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沈伟 《大众医学》2010,(5):51-52
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虽然与环境卫生因素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卫生习惯和卫生意识。定期进行居家消毒,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染。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医疗机构是传染病防治的前沿阵地之一,但目前社会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管理中尚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给传染病的发生、传播与流行造成了隐患。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办医事业不断兴起,规范社会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为此,我市在规范社会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上做了些探索,已取得一些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传染病流行涉及到病原体、患者、健康携带者、带菌动物、易感者与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关系错综复杂,实验室工作要为传染病防治现场服务,涉及面较临床检验更为广泛多样,现就检验人员在进行病原检测、鉴定与配合流行病学监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