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68例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首先于右下腹阑尾疼痛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加压多切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扫查,仔细寻找并观察阑尾的位置、形态、大小、壁厚、渗出液及周围组织改变。若无阳性发现,常规扫查右肾、输尿管及右附件区。结果 168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43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7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8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1例(4例有粪石嵌顿),盲结肠肿瘤并不全梗阻4例,右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2例,右附件区宫外孕2例,右侧卵巢囊肿扭转2例,超声未能提供阳性诊断5例。结论 超声对临床疑诊的急性阑尾炎具有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影像学首选的诊断方法,为外科手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频超声显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显像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探头对300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他们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随访及分析,其中2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高频超声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88.0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95.38%;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92.11%;阑尾黏液潴留符合率100%;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符合率100%;急性阑尾炎总诊断符合率为93.46%。结论在常规低频超声扫查的基础上重点应用高频超声扫查可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该方法可作为急性阑尾炎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从而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84例急性阑尾炎均为我院2002年9月至2004年4月住院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术后与手术结果及病理证实。患者取仰卧位,在常规排除右肾及右输尿管、右附件(女性)疾病后于右下腹麦氏点周围行常规多切面扫查,采取探头加压法及必要时扩大扫查范围寻找病变阑尾。结果 84例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75例,诊断符合率为89%,漏诊9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漏诊8例,坏疽性阑尾炎漏诊1例。结论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能帮助临床诊断和提高那些不明确的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降低阑尾阴性手术切除率,避免和减少阑尾穿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求钦军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10):591-591
对临床疑诊阑尾炎患者 ,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2月采用HP85 0 0彩超仪 7 5MHz线阵探头及HPImagePoint彩超仪 7 5MHz凸阵探头行右下腹探查阑尾 ,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阑尾炎患者共 186例 ,男 10 4例 ,女 82例 ,年龄 8~72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超声提示急性阑尾炎 14 6例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14例 ,阑尾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 2 6例。现将超声检查结果分述如下。1 1 未穿孔性阑尾炎1 1 1 急性阑尾炎 在回盲部仔细寻找 ,可见阑尾长轴呈肿胀的指形或管状结构 ,有时呈迂曲状 ;短轴…  相似文献   

5.
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应用常规腹部探头和高频探头进行右下腹检查,详细记录检查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6%。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扫查能明显提高肿大阑尾的显示率,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3例呈节段肿大的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资料.本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探头频率9.0~14.0 MHz,沿升结肠仔细扫查回盲部、右下腹及盆腔,尤其是压痛点明显处.发现阑尾后从根部至尖部连续切面扫查,观察有无压缩性、节段性肿大、回声减低,并仔细观察周围肠壁情况及有无局部脂肪高回声包绕.结果 本组超声检查提示阑尾呈节段性肿大,其中根部肿大4例,尖部肿大13例,中部及尖部肿大6例;合并粪石9例,出现穿孔7例.2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术后病理均与超声诊断相符合.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芳  范培丽  张晓雯  马岩  张艳 《上海医学影像》2011,20(4):280-281,284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价值。方法对121例经手术证实的初诊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用高低频探头相互结合的方法,先用低频探头(频率:3.5 MHz)进行右下腹及全腹检查后,再改用高频探头(频率:7.5~10.0 MHz)反复扫查阑尾区,观察各类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为88.0%。结论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的方法,可作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林 《上海医学影像》2002,11(4):312-313
目的:旨在探讨B超对具不典型症状的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在右腹部进行多切面扫查,局部加压,寻找病变阑尾并观察周围组织记录声像特征。结果:病变阑尾管理壁之各层结构声像特征为:阑尾管腔内径扩大,管壁增厚。经与手术结果对照发现:管壁增厚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以粘膜层增厚为主;化脓性阑尾炎中以浆膜层为主;坏疽性阑尾炎表现为全层不规则增厚。结论:超声检查可显示阑尾炎的直接征象,不同类型的阑尾超声声像图变化反应了阑尾炎的病理改变。当临床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而正常部位扫查不能显示时,应根据解剖特点,遵循阑尾炎的病理发展过程进行细致观察,是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低频超声结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组对 12 3例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 ,术前采用逐渐加压法及 3.5 MHz和 10 MHz高低频探头结合扫查 ,收到满意的效果 ,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资料与方法1.资料 :本组疑诊为急性阑尾炎收入院的患者 ,男性 6 4例 ,女性 5 9例 ,年龄 6~ 72岁 ,平均年龄 33岁。2 .方法 :使用泰索尼彩色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3.5 MHz和 10 MHz。患者采用仰卧位 ,按常规行右下腹及盆腔扫查 ,首先用 3.5 MHz探头扫查 ,了解整体情况 ,然后探头逐渐移至盲肠末端 ,局部加压 ,用探头缓缓将周围的组织推开 ,再使用 10 MHz探头在病变部位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超声仪对阑尾区扫查,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凸阵和线阵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各种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占27.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占48.5%;阑尾周围脓肿占7.6%。结论超声影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6例临床疑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予以急诊腹部B超检查。通过测量阑尾外径,观察阑尾腔内容物,阑尾壁有无充血,以及阑尾周围情况等来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结果246例急性腹痛患儿中,114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其中97例急诊手术切除阑尾,另17例阑尾脓肿予非手术治疗,于6个月后择期手术。术后病理均证实诊断无误。余132例患儿中12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6例卵巢囊肿,1例胆总管囊肿,1例肠系膜囊肿,2例右肾积水,1例右侧输尿管结石。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予非手术治疗,其中103例好转,18例因症状不消失仍施以阑尾切除术,病理报告5例为化脓性阑尾炎,13例为单纯性阑尾炎。结论超声检查在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 搜集55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的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多平面容积重组图像后处理,总结分析其CT表现,比较重建图像与未重建图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各种征象显示率。 结果 55例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手术病理确诊50例,右侧卵巢囊肿1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胆囊炎1例,结肠肿瘤1例,盆腔炎1例。重建后的阑尾全程显示率(100% vs 80%)、管壁增厚显示率(92% vs 70%)以及回盲部肠壁增厚显示率(50% vs 26%)均高于未重建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排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能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对阑尾炎以及其他病变的诊断快速、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超声表现,以期提高超声对其的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病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及漏诊情况。 结果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患者中,术前3例超声诊断或怀疑为阑尾黏液性肿瘤(30.0%,3/10),6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60.0%,6/10),1例超声诊断为右下腹囊性包块,阑尾来源可能(10.0%,1/10)。10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均为阑尾管径增宽,管壁增厚,其中5例阑尾管腔内可见沉积物,1例管腔内可见块状强回声,4例阑尾管壁结构不清合并周围积液。 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超声医师应掌握其临床及超声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可提高本病的超声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阑尾粘液性肿瘤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4 月-2018 年 4 月在我院就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 13 例阑尾粘液性肿瘤患者 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13 例患者中,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分别为:4 例表现 为盆腹腔内巨大低回声肿块伴腹腔积液;1 例表现为右侧附件区无回声,张力差; 5 例表现为右侧附件区以囊性为主的混合回声;3 例表现为典型的右下腹阑尾区 肿大的具有盲端的低回声管状结构伴周围少许无回声区。超声诊断分别为:9 例 患者诊断为卵巢来源的恶性肿瘤;1 例患者诊断为输卵管来源的囊性肿物;3 例 患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周围渗出。结论 阑尾粘液性肿瘤为临床罕见病。超声 声像图表现不典型。当病变体积较大时,超声难以准确定位,极难与右侧卵巢及 输卵管来源的肿瘤相鉴别。而对于病变体积相对较小的患者,虽然超声能够相对 准确的定位病变来源,但因超声声像图表现与阑尾的炎症性改变相重叠,极易误 诊为阑尾炎。故而,对于超声不能准确定位以及超声怀疑阑尾炎的患者,其他的 影像学诊断可以作为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不典型阑尾炎超声误诊及漏诊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被漏诊或误诊的急性不典型阑尾炎的临床、解剖及超声等特点,并进行二元因素赋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以上因素对超声诊断阑尾炎影响。 结果经6步回归分析,发现大量肠气、右下腹积液、腹膜后位阑尾、右下腹局部回声增强是成人阑尾炎被超声误诊漏诊是主要原因,而肠系膜淋巴结显影及憩室炎是小儿阑尾炎误诊的主要因素(均P=0.000,且模型分类判对率均大于85%)。 结论右下腹回声增强、积液以及肠内气体干扰是导致超声误诊漏诊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对于小儿急性右下腹痛应仔细鉴别其与肠系膜淋巴结炎及麦克尔憩室炎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We evaluated the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133 consecutive children referred for suspected appendicitis. Fifty-eight of these patients (44%) ultimately underwent surgery, with 54 of these proved to have acute appendicitis. Thirty-one (58%) of the 54 had nonperforated appendicitis, and 23 (43%) had evidence of perforation. Previously described sonographic findings that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e diagnosis of appendicitis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se findings being compared in patients with non-perforated and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In those patients who did not undergo surgery,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documented and compared to the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proved appendicitis: (1) an identifiable appendix and its 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2) fluid localized to the right peritoneal reflection or periappendiceal region, or both, (3) free pelvic fluid, and (4) right lower quadrant adenopath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resolution, real-time sonography, using graded compression, is very sensitive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cute nonperforated appendicitis.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however, can be a more difficult diagnosis because the appendix frequently decompresses with perforation and yet may not "wall off" or form a well-defined abscess. As a result, the appendix can be very difficult to identify.  相似文献   

17.
急性阑尾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否有助于早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是否有助于鉴别在工维图像步能用阑尾大小来确定的急性阑尾炎和正常阑尾。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临床疑为急必阑尾炎病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结果:20例阑尾壁未见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72例均可见,6例未见明显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结论:早期急性阑尾炎在阑尾炎在阑尾壁上均可见代表充血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助于鉴别在二维图像上不能用阑尾大小来确定的急性阑尾炎和正常阑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且术前行超声检查的111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5,慢性阑尾炎3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2例。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长度、宽度、管壁厚度,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超声表现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111例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的患者中,90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08%(90/1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5/6)、91.11%(41/45)、93.33%(14/15)、60.61%(20/33)、83.33%(10/12)。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宽度均大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79 ± 4.48) mm vs(7.60 ± 1.52) mm,χ2=4.211,P=0.024;(13.79 ± 4.48) mm vs(9.35 ± 5.01) mm,χ2=4.071,P=0.03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管壁厚度均大于慢性阑尾炎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9 ± 1.42) mm vs(3.37 ± 0.93) mm,χ2=3.931,P=0.043;(4.81 ± 1.57) mm vs(3.37 ± 0.93) mm,χ2=4.274,P=0.021]。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在管腔内粪石、淋巴结肿大和合并包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管壁层次不清及管腔扩张两方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管壁层次不清:91.11%(41/45) vs 54.55%(18/33),P=0.003;93.33%(14/15) vs 54.55%(18/33),P=0.045。管腔扩张:64.44%(29/45) vs 27.27%(9/33),P=0.007;80.00%(12/15) vs 27.27%(9/33),P=0.007];在合并阑尾区积液方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3%(8/15)vs 6.06%(2/33),P=0.006]。 结论超声检查对阑尾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测量阑尾宽度、管壁厚度及对管壁层次、管腔扩张程度及阑尾区有无积液等特征的观察对鉴别诊断慢性阑尾炎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有一定的价值;阑尾宽度对鉴别诊断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意义。超声检查对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