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盆底动态MRI形态学表现与盆底功能性疾病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采用Siemens 1.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对 6 0例妇女进行MRI检查 ,将这些受试者分为两组 :30例为无症状健康志愿者和 30例为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采用仰卧位使用梯度回波二维FLASHT1WI快速扫描序列获得屏气期间盆底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静息和最大盆腔用力时MR影像。所有影像用于观测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形态 ,比较两组间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形态变化的程度。结果 盆腔器官脱垂常发生于多个部位 ,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发生频率较高 ,与健康受试者比较相差显著 :膀胱膨出 (P <0 .0 1) ,子宫颈脱垂 (P <0 .0 1) ,盆底疝 (P <0 .0 1) ,直肠连接异常下降 (P <0 .0 1) ,直肠膨出 (P <0 .0 1)和盆隔裂孔膨胀 (P <0 .0 1)。结论 盆底动态MRI可用于准确评价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形态 ,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常出现整个盆底软弱 ,盆腔器官脱垂频繁发生于多个部位并伴随盆隔裂孔的显著膨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底四维超声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21例(患者组)及同期健康成年女性33例(对照组),患者组根据绝经状态分为A组(未绝经)和B组(绝经后).3组均行盆底四维超声检查,测量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尿道旋转角(URA)、静息期和Valsalva期膀胱尿道后角(PUVA)、...  相似文献   

3.
MRI在显示盆底薄弱及盆腔器官脱垂及指导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综述了MRI检查技术及其在评价盆底的组织结构和病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结构薄弱而导致盆腔脏器脱离正常的解剖位置。肛提肌是盆底支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损伤及功能障碍是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致病原因,因此对肛提肌的解剖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成为盆腔器官脱垂研究的关键。动态MRI、扩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示踪技术以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等MRI技术能够提供肛提肌形态、运动、功能、微观结构以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探索盆腔器官脱垂发病机制、完善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动态MRI研究直肠内模拟粪便注入前、后女性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患者的肛直肠形态、功能性病变, 并对多盆腔器官脱垂进行评价, 明确注入球囊后的动态MRI在SPFS患者中的诊断优势。 方法 对53例临床诊断为SPFS的女性患者行动态MRI检查, 使用自行设计高顺应性球囊模拟大便, 测量患者直肠内球囊注入前、后力排相盆底的相关数据。 结果 盆底动态MRI结果显示, 53例女性SPFS患者中, 伴发多盆腔器官脱垂者24例。直肠内造影剂注入前、后力排相的肛直角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3, P > 0.05);相比直肠内模拟粪便注入后的盆底动态MRI, 未注入的力排相分别有18.0%(9/50)膀胱脱垂、6.1%(3/49)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32.7%(17/52)直肠前膨出及14.6%(7/48)会阴体下降诊断为阴性。直肠内模拟粪便注入前、后力排相观察多盆腔器官脱垂变化, 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直肠内注入模拟粪便的盆底动态MRI为女性SPFS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诊断, 为术前正确诊断盆腔多部位缺陷及术后正确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所致便秘与前、中、后盆腔病变密切相关。后盆腔病变包括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直肠内套叠、肠疝及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等;前盆腔与中盆腔病变引发的便秘不仅表现为排便障碍,也包括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相关症状。盆底超声能够动态观察前、中、后盆腔的变化,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FPFD的诊断中。现就盆底超声对FPFD所致便秘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罗爱华 《兵团医学》2016,48(2):22-23
盆腔支持结构缺陷、衰老、妊娠分娩、雌激素水平下降及肥胖等诸多因素导致老年女性的盆底结构松弛、功能减退,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 inence,SUI),近些年PFD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已婚女性PFD的发病率高达20%-40%,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2].PFD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较多,主要包括X线盆腔器官造影术、腔内MRI、动态盆底MRI及超声检测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无创、经济、可重复性好及无辐射等优点,国外已广泛应用于PFD诊断及评估疗效,而目前我国关于盆底超声的研究较少[3,4].  相似文献   

8.
<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以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为主的妇科疾病,中老年女性发病率较高,但目前临床上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住院的女性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1-2])。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曾经羞于这类疾病就诊的女性思想上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说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逐渐成为困扰女性、降低女性生活质量的一大因素。盆底结构、功能受妊娠、分娩影响导致诸多功能性障碍疾病,包括盆底脏器脱垂、尿失禁、盆腔慢性疼痛、性  相似文献   

9.
MRI在显示盆底薄弱及盆腔器官脱垂及指导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综述了MRI检查技术及其在评价盆底的组织结构和病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将术后无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分为对照组30例,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分为盆腔器官脱垂组总计30例,诊断为尿失禁患者分为尿失禁组30例。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分析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尿道倾斜角(urethral angle, UIA)、膀胱尿道后角(posterior urethrovesical angle, PUVA)、肛提肌裂孔面积(levator hiatus area, LHA)对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结果 Valsalva状态LHA对盆腔器官脱垂诊断的临界值为27.5 cm2,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76.7%,阴性预测值为70.0%,说明Valsalva状态LHA对盆腔器官脱垂诊断价值较好;Valsalva状态UIA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临界值为40.5°,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3.3%,说明Valsalva状态UIA对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价值较好。结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