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促进《处方管理办法》在医院药房中的有效实施。方法结合实际工作,从人员素质、工作责任意识、药品规范等方面解读《处方管理办法》。结果与结论解决医嘱单纳入处方管理、通用名管理、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处方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正>《处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又公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简称《规范》),要求各级医院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为评价处方点评在医院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的作用,笔者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2014年6  相似文献   

3.
卢秀华  陈海波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5):118-118,117
目的通过不合格处方分析,了解二甲医院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二甲医院2008年1月至9月门诊处方2617张,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处方的格式、书写规范、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共177张,其中处方格式、书写不规范处方10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61.6%,不合理用药处方68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8.4%,抗菌药物的处方数793张,使用率30.3%。结论医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情况较好,但仍需要加强管理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认识,确实保障患者的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2008年度我院处方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顺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51-52
目的调查我院急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医院处方书写质量,加强医院处方的开具、调剂、保管规范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抽查我院2008年1~12月份20000张急门诊处方,按照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湖南省(处方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2005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要求,依据统计学方法归纳,找出不规范之处,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我院处方在处方格式、处方书写、处方合理用药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之处。结论我院急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现象,应进一步加强医院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的规范管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处方点评对中药处方书写和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抽取处方点评前后的门急诊的中成药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和住院医嘱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对照检查。结果: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后,处方书写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合理用药情况也得到改善。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有利于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电子处方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电子处方系统,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模式和工作流程,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但是,存在着诸如电子处方与现行《处方管理办法》不符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并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3月起颁布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简称《规范》),对处方审核及点评提出了较详尽的要求。为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及对《办法》的执行落实情况,现对我院2010年10月至12月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我院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处方评价。药剂科抽查医院2008年1-10月门诊处方4800张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1 为什么要制定《处方管理办法》? (1)卫生部在建国后曾制定《处方制度》,于1982年1月修订,但一直是在医院管理制度范畴内进行规范,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规范处方书写.  相似文献   

10.
赵红英  陈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750-4751
目的为医院加强门诊处方书写和合理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相关规定,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一季度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规范性还有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王连凤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962-964
目的了解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院的贯彻执行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3月-4月共1500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不合格处方为273张,占总抽查处方数的39.57%,住院不合格处方为278张,占总抽查处方数的34.32%,其中未写诊断结果、超剂量用药和用法含糊不清是处方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需要加强处方诊断与用药的相符性及用药方法与剂量合理性审核,提高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的掌握水平,促进药师为药品合理化管理及为患者合理化用药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2.
陶红  张韬 《中外医疗》2009,28(27):25-27
目的了解《处方管理办法》实施1年以来我院的执行情况。方法在随机抽查门诊处方时,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处方出现的问题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提高处方质量,确保用药安全,需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吴景敏  谢明华  葛敏  蔡鑫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20-121,123
目的对我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性,提高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合理用药软件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每个月门急诊处方,共计684912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及临床诊疗指南等为依据进行全样本量处方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3279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及不规范处方问题较为突出。结论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也有利于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处方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对比分析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书写规范度的差异,为规范处方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依据处方点评标准,对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新院、附属第二医院老院处方规范率及不规范表现进行统计分析。采集电子处方和手写处方的不规范数据,分析比较不合理差异。结果经过抽样调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处方(全部为电子处方)不规范率最低,为12.92%;附属第二医院新院的处方(部分电子处方)不规范率较高,为22.70%;附属第二医院老院的处方(全部为手写处方)不规范率最高,为35.89%;经过多个样本比较的FriedmanM检验分析,三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13.38%,远远低于手写处方不规范率34.29%,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手写处方中的不规范表现较多,集中体现为前记、规格、药名错误,药师未执行双签名规定等方面,而电子处方不规范的因素比较单一,主要是婴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或日、月龄。结论医院应该加强处方书写方面的管理力度,提高药剂人员的素质,强化医院的信息系统,使手写处方逐步往电子处方过渡,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陈华  孙丽  叶柳贤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18-120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在门急诊处方中的应用经验和效果,以倡导合理用药,规范临床处方。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未实施处方点评之前的门急诊处方共1000张,并随机抽取实施处方点评后的我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1000张,按照国家卫生部出台的《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关于处方点评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抽取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审查、分类,并进行点评和统计分析。结果经处方审查、统计发现,进行处方点评后的处方合格率为95.3%,较处方点评前的处方合格率(81.2%)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点评前的处方书写不规范率为11.7%,处方点评后降低至2.5%,处方点评后处方书写不规范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点评后的不合理用药率(2.2%)较处方点评前(8.1%)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门急诊处方中实施处方点评可有效提高处方合格率,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8169张门急诊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急诊处方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2007~2009年每月随机抽取各科门急诊处方10张,共8 169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本院制订的处方点评内容,对处方书写、抗菌药物的使用和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处方点评的总数为8 169张,合格处方6 098张,合格率为74.65%。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 393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29.29%。结论:通过对门急诊处方的分析,处方的合格率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12 000张,按照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对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处方数为12 000张,用药品种总数为23 890种,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99种,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35.2%,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30.1%,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为82.7%,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72.99元,平均就诊时间为9.01 min,平均发药交待时间为27.85 s,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百分率为100%,药品标示完整的百分率为100%,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百分率为96.1%。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本院门诊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大多数控制较好,但抗菌药和注射剂的使用百分率偏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基本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度的门诊处方65 869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所抽查处方进行逐一审查,将所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处方基本指标大多控制较好,不合格处方率为7.3%,其中处方书写不合格占93.2%,用药不合理占6.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