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万淑芬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53-15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结果:56例脑出血患者及30例脑梗死患者,70例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抢救成功率达到81.3%。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加强临床观察与精心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及死亡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以及开展的各种护理,给予心理调节,保持血压稳定,保护肢体和皮肤,加强口腔护理及保持大小便通畅。恢复期进行适当锻炼,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结果:及时恰当的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结论: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加上全面精心的护理,是降低脑出血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曹波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48-149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在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脑出血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症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所用时间、住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综合评价循症护理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71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比较止血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循症护理原理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已经确证的方法,针对性地预防患者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不利情况,有效控制了患者上消化道及脑出血,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02月到2010年08月收治的12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成两个组进行治疗,其中中医康复组患者63例,西医康复组患者66例,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和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方法都能够使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得到改善,但是中医康复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康复组。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使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值得被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探讨提高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通过严密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随访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全组患者中存活67例,存活率为93.1%;死亡5例,死亡率为6.9%。死亡原因多为严重并发症,存活患者最后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脑出血后遗症,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包桂荣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74-17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以来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及护理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护理措施。结果:手术治疗恢复良好者63例,恢复欠佳者22例,伤口及颅内感染2例,脑积水4例,死亡9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有效地评估,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专业的健康宣教和及时观察才能保证病人得到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经过常规手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的常规护理方法及简单康复训练,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焦虑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较普通护理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相关功能的恢复,同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护理方法,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6例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5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顺利完成三个阶段的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愈20例,好转10例,转院1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会厌炎临床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8年5月25例急性会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合理的护理与内科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重视急性会厌炎,恰当处置患者,密切观察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李颖 《河南中医》2012,32(11):1571-157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46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事宜.结果:45例中,治愈18例,好转2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平均住院时间为26.5 d.结论:加强护理能有效控制和改善脑出血患者病情及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明显低于对照组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有1例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楼佳佳 《新中医》2016,48(4):240-24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康复护理辅助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采用常规疗法和一级护理,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康复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率、死亡率、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12月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遗留功能障碍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1例(1.02%)出现一过性皮疹,未予停药及对症处理即可好转,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康复护理辅助治疗脑出血患者可以降低手术率、死亡率和急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出廊急性期患者在急性早期和急性晚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急性早期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应以基础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为主;急性晚期病情常隐匿,预后较好,护理的关键在预防,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较为重要。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并上消化道出血应根据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不同采取分层护理叮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1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并给予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上实施系列预见性护理。结果与对组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P均<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HAM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藏西医结合治疗脑溢血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脑溢血属出血性脑血管病 ,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极高 ,为降低死亡率及至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人应用藏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出血 3例患者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均于发病 2~ 6 (H)小时就诊。脑出血诊断均符合脑血管病制定的标准 ,并经头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总结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6例。均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依据CT片及CT下定位进行手术,术后依据复查CT血肿基本清除后拔针。结果:本组66例死亡12例,死亡率18.18%,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及开颅手术。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有积极的影响,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治疗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系统的临床护理,选择同期入院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92/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系统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5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程序化急救护理,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6例患者疗效满意,转入专科继续治疗和护理,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积极的急救、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