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需氧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微生态及临床特征。方法提取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测定、乳杆菌计数,采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盒依据判定标准进行阴道微生态环境判定及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判定。结果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B族链球菌检出率较低,占患者总数35.6%(178/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检出率较高,占患者总数的99%(495/500)。500例患者分泌物标本中,未检出乳杆菌的患者414例,占患者总数的82.8%(414/500)。乳杆菌数量减少的患者有75例,占患者总数的15%(75/500),其余11例患者乳杆菌数量正常,占患者总数的2.2%。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pH值以高于4.5为主。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50岁之间,占患者总数的91%。临床症状以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变、增多,同时伴随性交痛或阴道瘙痒为主。结论本研究发现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其微生态环境中需氧菌增多,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为主,其次为B族链球菌。阴道中乳杆菌明显缺失或减少,伴随阴道pH值升高。患者年龄集中在21岁~50岁为主,临床症状主要以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变、增多,伴性交痛或外阴瘙痒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的情况及临床特征,旨在为阴道炎的防治及预后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实验室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其阴道分泌物的清洁程度及有无滴虫等,对其阴道微生态环境进行测评,并将检查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00例患者中,阴道环境酸碱度≤4.5的患者有22例(占患者总数的22.0%),阴道环境酸碱度在4.6~5.0之间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30.0%),阴道环境酸碱度>5.0的患者有48例(占患者总数的48.0%),可见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酸碱环境一般在4.5以上(以5.0以上尤多),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10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测定结果为:①IL-6测定结果为(18.3±2.0)。②IL-8测定结果为(514.1±37.6)。③IL-1β测定结果为(176.6±19.2)。结论:全面确切地了解需氧菌性阴道炎感染前及感染后的阴道微生态环境和具体的临床特点,对提高此病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有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需氧菌性阴道炎临床微生态研究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妇科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确诊为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感染患者中,46例患者为单纯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占总数的38.33%,74例患者为混合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占总数的61.67%。74例混合性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中,5例患者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占总数的6.76%;6例患者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性阴道炎,占总数的8.11%;4例患者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占总数的5.41%;19例患者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占总数的25.68%;40例患者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占总数的54.05%。结论在对需氧菌性荫道炎的检测和治疗过程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检测和治疗方式,需要认真分析是否有其他微生物感染现象,方能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状况。方法:本研究内所分析的40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中,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状况。结果:经检查后得知,40例患者中,单纯性需氧菌性阴道炎感染共28例,占比为70%,混合感染共12例,占比为30%,包含合并BV共4例,合并TV共2例,合并VVC共6例。其PH指数平均在4.5以上,合并VVC、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胺试验为阴性,合并BV和合并TV患者为阳性,均普遍性缺乏阴道乳杆菌,需氧菌性阴道炎和混合感染者阴道清洁度范围为Ⅲ-Ⅳ度。结论:需氧菌性阴道炎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合并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感染较常见,均具有各自相对典型的特征,所以,在诊断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疾病上需提高注意力,依据症状进行确诊,并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讨论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我院接收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女性11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患者中,单纯感染者81例,所占比例为69.23%,混合感染36例,所占比例为30.77%,对照组T960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氧菌性阴道炎容易合并其他感染,临床应根据其不同表现做好相关检查工作,避免误诊影响治疗进度。  相似文献   

6.
需氧菌性阴道炎是近几年临床上发现的关于下生殖器感染的一种疾病。需氧菌性阴道炎本身的病症存在一定的特点,但是初期却和其他的阴道炎疾病很相似,因为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容易出现误诊,而误诊后接受治疗,会出现久治不愈的现象。这种情况会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同时造成伤害,为了更好的治疗需氧菌性阴道炎,我们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研究[1]。  相似文献   

7.
女性阴道微生态体系是由阴道内的微生态菌群、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和解剖结构共同组成。在育龄妇女中,需氧茵阴道炎(AV)是由需氧菌(如B族链球茵、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茵及肠球茵等)感染引起。目前,国内外尚未见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西医主要采取针对病原菌的抗菌消炎治疗;中医则从湿热带下、阴瘁论治,消炎止痒、止痛消肿、利湿止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接受健康体检的女性110例,采用传统方法对受检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pH、革兰染色及清洁度检查,并作阴道菌群分析;同时采用AV、BV五项联合检测进行测定.结果:110例受检者中传统方法检测阴道菌群正常42例(38.18%),阴道菌群异常68例(61.82%);阴道菌群异常的预成酶阳性率(除凝固酶外)均高于阴道菌群正常的预成酶阳性率(P<0.05~P<0.01).结论:AV、BV五项联合检测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其检测灵敏度高,结果较为准确,可作为临床快速筛查方法,更有效地评价阴道微生态情况.  相似文献   

9.
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是近年来被人们逐渐认识的一种阴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于阴道内乳杆菌减少或缺失,需氧菌感染而导致的阴道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脓性白带,外阴及阴道黏膜充血明显,伴有性交痛、外阴瘙痒等症状.AV也是临床常见的阴道炎之一,发病率较高,易发生混合感染.目前国内外对此病的认识不足,有关研究报道较少.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更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的诊断标准以及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引起阴道细菌感染的细菌有两类,一类由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引起,临床上称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另一类由需氧菌引起,临床上称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  相似文献   

11.
7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及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需氧菌阴道炎(AV)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AV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及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7天;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AV的治疗效果,两组总有效率为93.00%和80.00% (p >0.05);停药30天克林霉素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A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治疗AV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萍  王学博 《吉林医学》2011,(2):258-259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在产后需氧菌性阴道炎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应用微生态学方法设计随机单盲对照调查,研究乳酸菌阴道胶囊在临床上治疗产后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性方案。结果:乳酸菌阴道胶囊组疗效优于甲硝唑组。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和生长,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AV患者中,单纯AV患者105例(70.00%),混合感染者45例(30.00%)。单纯AV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以阴道分泌物颜色和质地的改变为主,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量增多以及性交痛等。混合感染中,AV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临床症状以阴道分泌物有异味为主;AV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或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TV)临床症状以外阴瘙痒为主。单纯AV阴道分泌物胺试验为阴性,AV合并BV为阳性,AV合并VVC者为阴性,AV合并TV者为阳性;AV及混合感染者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阴道乳杆菌普遍缺乏,pH>4.5。结论:AV易合并其他感染,尤以BV、VVC、TV多见。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诊断AV应注意有无其他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孕妇阴道菌群分布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于深圳市南山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建册、诊断为AV的孕妇15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门诊常规产检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取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微生物培养,AV阳性依患者意愿治疗。分析AV孕妇阴道菌群分布情况,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AV孕妇分泌物一般为黄色或黄绿色、稀薄脓性。阴道菌群主要以GBS(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为主。AV孕妇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克林霉素治疗后,以上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孕期AV可导致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等,规范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需氧菌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情况。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选取以外阴不适、阴道分泌物异常等阴道炎症状就诊的患者286例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分析常见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情况。结果286例患者中共有AV 99例,占34.62%。99例AV患者中,单纯AV感染36例,占36.36%;混合感染63例,占63.64%,其中合并BV感染39例,占61.90%,合并VVC感染15例,占23.81%,合并TV感染9例,占14.29%。结论 AV是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以合并BV、VVC、TV感染多见。  相似文献   

19.
史红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52-3053
目的 对需氧菌阴道炎(AV)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2例AV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予以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治疗,氧氟沙星组:予以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治疗。治疗7 d,比较2组疗效。结果 经7 d治疗后,克林霉素磷酸酯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氧氟沙星组(P〈0.05),且克林霉素磷酸酯组症状、体征改善更明显。结论 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治疗AV,是一种可行性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及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治疗需氧菌阴道炎(AV)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AV标准进行诊断AV 85例,按用药不同分成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组45例和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组40例,对照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7 d时,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组与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组治疗AV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与75.3%(χ2=13.27,P < 0.05);在白带增多、性交痛、外阴灼痛及外阴红肿等症状方面,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组比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组改善明显,两组治疗白带增多痊愈率分别为50.0%与15.0%(χ2=12.83,P < 0.05),两组治疗性交痛痊愈率分别为68.6%与25.0%(χ2=15.41,P < 0.05),两组治疗外阴灼痛症状痊愈率分别为57.5%与20.0%(χ2=14.60,P < 0.05),两组治疗外阴红肿症状痊愈率分别为62.5%与15.8%(χ2=19.41,P < 0.05).结论 用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治疗AV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