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壮族少年儿童心理卫生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儿童心理卫生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主观生活质量问卷、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和教师评定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儿少一般情况调查表对7033例4岁-16岁各民族儿童进行测试,重点分析壮族儿童的心理卫生特点。结果:壮族儿童的E分低于汉族(P<0.01),N分和P分与汉族无明显差异(P>0.05),自我意识和主观生活质量总分低于汉族(P<0.01)。适应商数与汉族无明显差异(P>0.05)。共检出各类心理问题2678例,检出率38.08%。其中壮族1614例(40.1%),汉族811例(33.4%),瑶族176例(41.5%),其他少数民族76例(32.8%),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性别、年龄儿童在行为问题、自我意识降低、行为偏差上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农村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明显高于城市儿童(P<0.01)。结论:壮族少年儿童的心理卫生状况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8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EPQ个性特征分析发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个性特征以内向不稳定为主,占47.5%(38/80),且存在年轻化趋势,20-35岁占75%(60/80),男病人以E、N分高,女病人以P、N分高,与常人有差异(P<0.01或0.05)。资料显示,P分高的人,进行SCL-90测试,其精神症状分,偏执分高,心理治疗效果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理想,作者认为,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治疗,不仅应进行病状分析,认知领悟,还要加强人格矫正,对P分离的患者,必要时可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妇女个性特征与更年期综合征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45-55岁职业妇女191例,应用EPQ个性问卷和更年期症状Kuppevman评分法进行了评定。结果提示内向和倾向内向的人失眠发生率较高;高(P分)精神质的人易激惹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分的人;情绪不稳定和倾向不稳定的人头晕、乏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腰背关节痛,皮肤感觉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情绪稳定和倾向稳定的人。表明妇产科医生在药物治疗更年期症状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医护专科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集体施测于2187名医护专科新生。结果①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第一类学生筛选率为24.14%,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1.87%;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女生高(t=-4.07,P<0.001);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②男女生在EPQ问卷的精神质P(t=9.05,3.92;P<0.001)、内-外倾E(t=-2.30,-5.18;P<0.001)、神经质N(t=11.29,5.19;P<0.001)3个分量表上分数与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N分量表上的分数差异极其显著,女生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t=-5.72,P<0.001);③UPI评定的三类学生在EPQ问卷的P(F=107.23,P<0.001)、E(F=164.28,P<0.001)、N(F=601.92,P<0.001)、L(F=129.56,P<0.001)分量表上的差异均极其显著。结论个性对心理健康存在影响,性格越外向,情绪越稳定,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南昌市某小学学生个性特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釆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和成人版以及节选的家庭环境量表对257名小学生及其家长施测。结果①小学生的某些个性因子与常模存在显着差异。②在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下’学生个性因子之间存在显着差异。⑧父母的个性特征与小学生个性密切相关。结论小学生家庭环境、父母亲的个性特征对小学生的个性存在特定的相关关系.小学教育应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同时家长也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加乙酰化酶(NAT2)分型试验的健康医学生志愿者的个性特征,为科学地理解和推广以医学生志愿者为被试进行的新药开发和临床药理学研究结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19名健康医学生志愿者的个性特征进行测查,并与对照组和全国常模比较。结果:志愿者的精神质(P)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志愿者与对照组的个性特征无明显差异;男、女志愿者的P和L分均显著低于常模,N分无明显差异,E分女性显著高于常模。结论:医学生志愿者的个性特征与一般人群有明显差异。在临床药理学研究中应重视被试者的个性特征及其对实验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个性特征的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个性特征,旨在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中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51名高一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测量,按照SCL-90量表各个因子分为分组标准(分为3组),被试至少有1个因子的因子分≥3分者为3组,所有因子的因子分均2分者为1组,其余均分为2组。对3个组EPQ量表个性特征的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851名高一学生中有77名存在各种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占9.05%;有392名存在各种轻度心理问题,占46.06%;其余382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44.89%。方差分析结果提示3组之间在EPQ量表的L、E、N、P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F=10.614~202.364,P=0.000),其中以N因子差异最有显著性(F=202.364,P=0.000)。LSD-t检验进一步对L、E、N、P因子进行多重比较,3组与1组和2组在L、E、N、P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01);2组与1组在L、E、N、P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结论高N因子分是引起高一学生心理问题明显的主要个性特征,并与P因子分偏高和L、E因子分偏低有关,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对促进心理健康和改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有明显敌对倾向的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702名大学生被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敌对倾向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测量,并以敌对倾向分量表的因子分为依据分为3组,即≥3分组、3分且≥2分组和2分组,比较这3组之间EPQ各因子的均分。结果有54名大学生存在明显的敌对倾向,占3.17%;方差分析提示EPQ量表的L、N、P因子标准分在3个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LSD-t检验N因子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分组与其它2组在L、P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其它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3.17%大学生有明显的敌对倾向;高N因子分可能是引起大学生敌对倾向明显的主要个性特征,并与P因子分偏高和L因子分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有明显敌对倾向的高一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中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51名高一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敌对倾向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测量,并以敌对倾向分量表的因子分为依据分为3组,即≥3分组、〈3分≥2分组和〈2分组,比较这3组之间EPQ各因子的均分。结果851名高一学生中有27名存在明显的敌对倾向,占3.17%;方差分析提示EPQ量表的L、N、P因子标准分在3个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LSD-t检验N因子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01);〈2分组与其它2组在L、P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其它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1.15%高一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敌对倾向,3.17%高一学生有明显的敌对倾向;高N因子分是引起高一学生敌对倾向明显的主要个性特征,并与P因子分偏高和L因子分偏低有关。完善中学生个性可能是降低敌对倾向,促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个性特征医学生自我评价水平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个性特征与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 ( PEI)、艾森克人格问卷 ( EPQ)对 45 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外向型性格者自我评价较内向型和中间型性格好 ;情绪稳定性愈高 ,自我评价愈好 ;多血质者自我评价最佳 ,粘液质及抑郁质较差。结论 个性与自我评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双性化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身症状及大学适应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析双性化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身症状及大学适应的状况.方法: 在北京市某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081名女大学生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中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的比例分别为23.8%、24.1%、25.1%、27.1%;(2)双性化女大学生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得分均最高[如外向性(3.7 ±0.4)],神经质得分最低(2.1±0.6);未分化型女生相反,上述正性特征得分最低(如外向性3.1±0.5),而神经质得分最高(2.8±0.6),其他两型情况居中;(3)在心身症状方面.双性化女生各因子评分均处于低端,未分化女生均处于高端,如双性化者和男性化者焦虑得分均为(1.4±0.4),而未分化和女性化者得分分别为(1.6±0.6)和(1.6±0.5);(4)在大学适应方面,双性化女大学生各维度分数及总分均最高,未分化女大学生分数均最低,如人际关系适应双性化者得分为(37.6±5.7),而未分化者得分为(29.4±6.5),其他两型居中.结论: 在群体趋势上,双性化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身症状、大学适应状况优于未分化性别角色女大学生,在量表得分上得到验证,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广西壮族人脑室的CT解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秀峰  唐军  滕少康 《解剖学研究》2002,24(3):210-211,226
目的 获取广西壮族人脑室系统的CT解剖数据。方法 对 2 0 0名健康壮族 (男 10 0 ,女 10 0 )的头部CT片进行了测量 ,测量项目为 6项 ,统计其平均值 ,对 4项脑室指数进行男女均值比较 ,并做u检验。用方差分析对壮族与其他民族进行比较。结果 头部 6项指标平均值男大于女 ,性别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4项脑室指数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壮族与其他民族的脑室测量值 ,男性除 5项、女性除 3项外 ,其余 16项民族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壮族人脑室系统解剖数据男大于女 ,性别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与其他民族比较 ,既有相同 ,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研究广西壮族人手的特征。方法 按人类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广西壮族 4 10名成人 (男 2 0 2人 ,女 2 0 8人 )的 82 0只手进行活体观察和测量 ,并进行总结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手指远端延伸程度 6项 ,测量手、指、掌共 2 2项 ,经统计分析得出壮族环指远端长于食指远端占 80 % ;小指远端延伸程度以短型占多数 (男 4 6 % ,女 5 8% ) ;壮族手型以Ⅲ型为最多 (男性 5 0 % ,女性 4 6 % ) ;结论 广西壮族人手有其特点和特征 ,壮族各项观察和测量值与汉族比较 ,多数比例相近 ,但显著性检验大部分项目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PCR方法对165例百色地区壮族健康人群IL-1Ra基因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进行了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百色地区壮族健康人群IL-1Ra基因型以Ⅰ/Ⅰ型(410bp)最为常见,其次为Ⅰ/Ⅱ型(410bP和240bp),Ⅰ/Ⅳ(410bp和325bP)和Ⅱ/Ⅱ型(240bp)较为少见,分布频率依次为0.855、0.127、0.006、0.012;其等位基因以Ⅰ型最为常见,其次为Ⅱ型,Ⅳ型较为少见。与美、德和非洲白人等国家人群相比,该百色地区IL-1Ra的VNTR多态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国内重庆和江苏地区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Ra基因VNTR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IL-1R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考察大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DSQ防御方式问卷、EPQ、16PF人格问卷,对19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r:0.16-0.63).性格外向、兴奋性强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应付环境刺激,而具有神经质倾向、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高的大学生一般都采用不成熟或中间型的防御方式应付外部环境.具有精神质倾向、敏感性高的大学生多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应急,而具有敢为性、实验性特征的大学生则常用成熟或中间型的防御方式应付环境刺激.结论:人格特征是制约心理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和壮族大学生指长比与耐力素质的相关性,为运动员选材和大学生体质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360例身体健康的广西汉族和壮族大学生(汉族156例,壮族204例)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采用直接测量法测量左右手2D、3D、4D和5D指长,用秒表测量男生和女生分别跑完1 000 m和800 m的时间。按民族和性别分组,计算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和4D:5D,探讨左右手各指长比与跑步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汉族男生和壮族男生左右手各指长比与跑步时间无相关性,汉族女生左3D:4D与跑步时间呈正直线相关,壮族女生左2D:4D和2D:5D与跑步时间也呈正直线相关。结论:广西汉族和壮族男大学生各指长比与耐力素质无相关性,广西汉族女大学生左3D:4D以及壮族女大学生左2D:4D和2D:5D与耐力素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村壮族66798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农村壮族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儿性别、胎龄、孕母年龄的关系,为农村壮族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农村住院分娩的66798例壮族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壮族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值五年无变化(P〉0.05),平均值为(3.00±0.41)kg,其中五年间壮族男婴平均出生体重大于壮族女婴(P〈0.05);出生体重随胎龄增长而增加,早产儿组平均体重只有(2.32±0.44)kg;孕母的年龄〈20岁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低于其他组。结论进一步研究广西农村壮族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减少早育和早产,提高农村壮族地区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是广西"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及父母养育模式对儿童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幼年版)(EPQ-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估56例行为问题儿童(研究组)及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E)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N)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5;t=4.020,P0.01);(2)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448,P0.05;t=-4.607,P0.01),父亲惩罚、严厉与父亲过分干涉两项因子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7,P0.01;t=2.168,P0.05);(3)研究组内-外向(E)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07,0.299;P0.05),情绪稳定性(N)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2,-0.264;P0.05),与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及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1,0.359,P0.01;r=0.300,P0.05)结论: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模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和壮族大学生指长比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为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416例身体健康的广西汉族和壮族大学生(汉族182例,壮族234例)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采用直接测量法测量左右手2D、3D、4D和5D指长,并用攻击行为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按民族和性别分组,计算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和4D:5D,探讨左右手各指长比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汉族男生右2D:4D与敌对呈正直线相关。汉族女生左2D:3D与愤怒、敌对和攻击总分呈正直线相关,左2D:4D与敌对呈正直线相关,左3D:5D与身体攻击、右3D:5D与身体攻击和攻击总分、左4D:5D与身体攻击、右4D:5D与身体攻击和攻击总分均呈负直线相关。壮族女生右2D:3D与敌对和攻击总分呈正直线相关,右3D:5D与敌对呈负直线相关。结论:部分指长比对预防广西汉族大学生和广西壮族女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