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400例脑梗死患者和400例健康人血清维生素B12的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若患者脑梗死病变程度越重,其血清中维生素B12水平则越低。重型与中型、重型与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血清中维生素B12水平差别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中型与轻型的患者之间维生素B12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应该予以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硬膜外注射甲基维生素B12对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组,A组不采取任何行动,B组给予试验药甲基维生素B12,C组给与生理盐水。结果脱髓鞘动物经维生素B12持续给药后,光镜下神经脱髓鞘病变明显好转。结论硬膜外注射甲基维生素B12对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起到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甲基维生素B12(弥可保)治疗对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弥可保对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患病率高达50%。我们于2003年3月-2006年6月采用维生素B12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苦碟子注射液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确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患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ml同时每日应用注射用腺苷钴胺1mg肌注1次,共2周后,口服腺苷钴胺片500μg/次每日3次,共3周。对照组40例,每日应用注射用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1次。2周后,口服腺苷钴胺片500μg/次,每日3次,共3周。结果 苦碟子联合腺苷钴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05),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50%~80%[1],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2]。为评价甲钴胺单用与维生素B12 维生素B1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我们选择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接受甲钴胺单用或维生素B12 维生素B1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均来自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并明确诊断为DPN,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3 6岁 ,因带状疱疹抗病毒治疗 ,1周后 ,病情无明显好转来我队就诊 ,给予维生素B110 0mg、维生素B12 5 0 0 μg(均为武汉诺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分别为 960 3 0 2 ,98110 1) ,im ,qd ,1h后患者四肢发痒 ,渐加重至全身大面积红斑、丘疹 ,部分融合成片 ,压之退色 ,少许风团块 ,剧烈瘙痒 ,灼热 ,伴倦怠 ,全身不适。即给予地塞米松 10mg ,静脉滴注 ,qd ,3d后皮疹逐渐好转 ,继用地塞米松 5mg和 10 %葡萄糖酸钙 10mL ,静脉滴注 ,qd ,3d后痊愈。患者用药期间未用其他药物或进食异性蛋白 ,皮疹由维生素B1、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予甲钴胺,观察组予维生素B12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观症状及体征改善较对照纽改善明显(P〈0.01)。结论 甲钴胺较维生素B12改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快速分离液相色谱(RRLC)法测定庆大霉素普鲁卡因维B12颗粒中维生素B12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Agilent SB-C18柱(3.0 mm×150 mm,1.8μm);以0.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 000 mL加磷酸0.5 mL)-甲醇(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61 nm;进样体积200μL。结果 VB12在101 400 n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为1.0%,n=6)。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8.0 ng·mL-1。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VB12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良好,样品中其他组分不干扰VB12的测定。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庆大霉素普鲁卡因维B12颗粒中微量维生素B12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妊娠期女性血液中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0名妊娠期女性分成早、中、晚期及足月妊娠四组,分别测定其血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与对照组妇女的血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自中期妊娠开始,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妇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下降,晚期妊娠为最低,足月妊娠期水平略有回升。结论:妊娠期孕妇体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消耗增加,应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基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不同组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45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二联组和三联组各15例,分别给予甲基维生素B12 0.5 mg,po,tid;甲基维生素B120.5 mg,po,tid,加叶酸5 mg,po,qd;甲基维生素B120.5 mg,po,tid,加叶酸5 mg,po,qd,及维生素B610 mg,po,tid,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变化。结果单用组、二联组、三联组在给药1,3个月时均可以改善DPN临床症状、体征,并可轻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但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中,可以观察到三联组治疗DPN疗效优于其他两组,3组Hcy均较治疗前降低,三联组降低Hcy有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甲基维生素B12治疗DPN有一定疗效,但对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效果并不理想。甲基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三联治疗Hhcy的DPN可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并伴随着Hcy降低。[关键词]糖尿病,2型;周围神经病变;甲基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检测贫血提供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各类贫血患者79例作为检测组以及7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的检测,比较两组之间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检测表明,检测组中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和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其血清维生素B12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常;缺血性贫血患者的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病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1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8列。对照组患者采取解痉剂山莨菪进行肌内注射,实验组患者采取维生素B1、B1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维生素B1、B1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疗效,而且比较安全,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岱  王佑民 《安徽医药》2011,15(12):1595-1598
<正>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也是最易致残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包括多元醇通路亢进、非酶蛋白质糖基化、肌醇耗竭及脂代谢异常在内的代谢学说,和血供障碍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以及免疫学说,其产生背景是长期高血糖。而从中医学的角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痹证,是因消渴(糖  相似文献   

1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对高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100例脑梗死患者及85例对照组的血液总Hcy,脑梗死组Hcy升高者予以口服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4周,复查Hcy。结果脑梗死组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血清Hcy浓度升高者分别占32.00%和7.06%,脑梗死组Hcy增高者治疗前后Hcy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清Hcy水平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口服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可降低高Hcy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丹参冻干粉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士平  刘胜鲲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70-1871
目的研究丹参冻干粉针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0名诊断为DPN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且在治疗前1个月内血糖控制稳定。两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肌内注射,并山莨菪碱静脉滴注。治疗组同时给予丹参冻干粉针剂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休息5d,用药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vs70%,P〈0.05)。结论丹参冻干粉针剂对改善DPN的症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佟爱华  宋治安 《齐鲁药事》2011,30(7):412-414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率高,对患者危害大。目前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治疗方面主要是严格控制血糖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今后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针对共病机制开发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神经病变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较偏远的地方很多都以神经病变为糖尿病首发症状。但其患病率报道不一,为10%~96%,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可高达60%~90%。多为病程长及血糖控制不理想所致。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  李元媛  孟彦 《中国药业》2003,12(8):79-80,U001
从代谢障碍、血管障碍、离子通道假说等方面阐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多种发病机制,讨论用药方案以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