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的最常见类型 ,其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致残率较高 ,故早期康复以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尤为重要。本文应用上海仁和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CVFT 0 10M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 36例脑梗死患者的小脑顶核 (FN) ,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脑梗死患者均为起病 <3d入院 ,诊断依据 1996年全国第四届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 ,分为 2组。①急性期 (A组 )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4 2~ 76岁 ,平均 6 1.8岁 ;病程 1~ 7d。②恢复期 (B组 ) 18例 :男 10例 ,…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70例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39.2±7.7)分与对照组的(26.3±8.1)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22,P<0.01),Barthel指数评分(43.8±8.4)分亦与对照组的(29.7±7.5)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97,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广州)》2003,(68):92-92
我科于1998年10月~2001年2月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经皮电刺激小脑顶核辅用中药治疗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 ( ACI)患者的疗效与机制。方法 80例 ACI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 ( 4 0例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 4 0例 )。分别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动脉血流量、脑电地形图及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气等生理参数。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动脉血流量、脑电地形图较刺激前有明显改善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而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气等生理参数较刺激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有效改善 AC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丽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9):876-878
目的评价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定单用药物(药物组,n=30)与药物结合小脑顶核电刺激(综合组,n=30)的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末时综合组临床总有效率(83%)高于药物组(60%);与药物组比较,综合组在治疗第2、4周末时HAMD评分下降(P<0.05);HAMD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4周末PSQI总分较药物组降低(P<0.05);TE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结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证明电刺激动物脑不同部位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脑血流量 (rCBF),改善脑循环,而对 rCBF有强大影响的神经控制中枢位于小脑顶核 (FN),提示电刺激小脑 FN可能对脑缺血有益 [1]。根据这一研究,我们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80例病人均为我科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依据 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标准诊断 [2],均经 CT或 MR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治疗组中男性 24例,女性 16例,年龄 52~ 87(66.6± 7.6)岁,对照组男性 19例,…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证明电刺激动物脑不同部位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善脑循环,而对rCBF有强大影响的神经控制中枢位于小脑顶核(FN),提示电刺激小脑FN可能对脑缺血有益。根据这一研究,我们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脑循环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与其他物理因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脑循环治疗组38例,显效28例,有效9例,头晕加重1例,显效率74%,总有效率97%,常规治疗组36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显效率47%,总有效率74%。结论:脑循环治疗能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头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连续14d;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结果按FMA及Barthel(BI)评分,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及AD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急性脑梗死"非药物”治疗的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吩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连续14d;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结果:按FMA及Barthel(BI)评分,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及AD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急性脑梗死“非药物”治疗的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2组均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治疗前后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0d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A、RVA、BA的Vm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提高(P<0.01,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的缓解病人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早期电刺激小脑顶核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脑血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电刺激小脑治疗康复组(48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8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两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刺激前后血流速度变化;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与对照组44%比较,X^2=23.67,P&;lt;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27.47&;#177;5.14)比(8.98&;#177;6.34)分,t=14.57,P&;lt;0.01],刺激后康复组与对照组(18.95&;#177;10.32)分比较(t=9.47,P&;lt;0.01);脑动脉血流量:康复组患侧治疗后明显增加(t=7.06,t=6.59,P&;lt;0.01),与对照组比较(t=4.72,536,P&;lt;0.01);康复组健侧治疗前后比较(t=2.18,2.34,P&;lt;0.0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上肢忙14、76,P&;lt;O.01,下肢归10.24,P&;lt;O.01,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t=9.72,P&;lt;0.01,下肢t=5.61,P&;lt;0.0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及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对哺乳动物小脑功能研究的深入,目前发现,小脑除了对大脑的各项运动指令加以调节外,还对大脑的其他活动如血流、代谢、甚至认知功能都有明显影响,小脑顶核在调节脑血流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的关注。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果均证实电刺激小脑顶核通过血管扩张、神经递质释放及白细胞流变学改善等机制,使神经元对缺血损害耐受性增强,局部脑血流量增加,脑梗死体积缩小,缺血区白细胞浸润减轻,半影区坏死神经元数目减少,减轻脑水肿,促进脑电图恢复,明显改善和缓解缺血性脑损害,对脑缺血神经元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卒中的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卒中一般发病急骤,而恢复较慢,易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我科于 1998年 8月~ 2000年 8月对经头颅 CT或 MRI扫描确诊为脑卒中〖 1〗的患者 60例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治疗组 60例,男 48例,女 12例,年龄 60~ 84(72.5± 6.3)岁,脑卒中前期病史 0.5~ 15(3.2± 7.5)年,其中脑出血 8例,脑梗死 52例。入院后常规给予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及脑循环等药物治疗, 2周后再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 1个疗程。对照组 56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治疗组… 相似文献
15.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偏头痛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FN)电刺激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FN电刺激,观察其偏头痛的发作情况.结果该方法减轻偏头痛发作的有效率为83.3%.结论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的方法可减轻偏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失眠的疗效。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05/2005—03收治的失眠患者15例,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将两个电极置于耳后乳突处,模式:1;比率1:2;频率136Hz,时间20—30min,治疗强度:耐受量。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评估疗效(痊愈:症状消失,睡眠〉6h;显效:睡眠4.0—5.0h;好转:症状减轻,睡眠有所改善;)。结果 15例令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痊愈2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3例。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失眠有显著疗效,可延长睡眠时问,使入睡容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CFN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CFNs治疗组及ACI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第14天时患者血浆NPY、CGRP水平。结果 CFNs治疗组与ACI对照组治疗前血浆NPY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GRP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FNs治疗组与ACI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NP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01,P〈0.01),且CFNs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PY水平较ACI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1);而治疗后CG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l,P〈0.01),且CFNs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较ACI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 CFNs对ACI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浆NPY、升高血浆CG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瘀通塞汤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清瘀通塞汤[方剂:天竺黄10 g,全栝楼30 g,枳实10 g,生大黄(后下)10 g,葛根20 g,川芎15 g,水蛭9 g,丹参20 g;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每次通电30 min,每日治疗2次)治疗;对照组40例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丹参注射液20 ml(每日1次)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比32.5%,χ2=7.22,P<0.01);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瘀通塞汤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在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优于单用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脑源性自主神经活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为模型,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方法,观察脑梗死大鼠的心率变异性变化;将脑梗死大鼠随机分成非小脑顶核毁损组和梗死组,观察两组大鼠的心率变异性的频域和混沌参数值;用兴奋毒性物质鹅膏氨酸预先毁损两侧小脑顶核后,观察FNS对脑梗死大鼠的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梗死后,心率变异的频域和混沌参数值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电刺激非小脑顶核毁损组大鼠小脑顶核时,发现心率变异的频域参数值、混沌参数值逐渐增加,与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毁损小脑顶核后,电刺激脑梗死大鼠小脑顶核,心率变异的参数值无明显变化,与非小脑顶核毁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S可提高大鼠脑梗死后自主神经活性。这可能是其对抗缺血性脑损伤改善自主神经活性的脑保护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FN)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入选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39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9例,接受FN电刺激结合康复治疗;康复组46例。单纯康复治疗;对照组44例,单纯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按神经内科常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MBI)评定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NIHSS,治疗组为3.53&;#177;3.28,康复组为4.67&;#177;4.14,对照组为5.73&;#177;4.5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323。P=0.016);FMA和MBI评分治疗后治疗组和康复组均优对照组,而且治疗组优于康复组(P&;lt;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