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6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与35例正常人肌电图对照,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确诊为临床或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共30例(83.3 3%).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腓肠、腓浅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感觉神经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各神经传导速度与酒精摄入总量(TLDE)呈负相关.结论酒精对周围神经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敏感地评价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与电生理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确定入选对象;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对入选对象进行临床分级;应用丹麦产DANTEC CANTATA型肌电图仪,进行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结果腓肠神经、正中神经诱发感觉动作电位波幅(SNAP)和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随病情分级的升高而明显减低(P<0.05);腓肠神经、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3级与1、2两级比较显著减慢(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改变,尤其感觉神经电生理改变,易此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情程度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上肢受累神经的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神经电图对98例DPN患者及32名正常对照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波幅(SN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波幅(CAMP)进行检测,分析DPN患者上肢受累神经的分布特点.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SCV和MCV明显降低(P<0.05~0.01);(2)DPN组正中神经SCV、SNAP、MCV及CAM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尺神经及桡神经(均P<0.05).结论 DPN患者上肢正中神经更易受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丁基苯酞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丁基苯酞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丁基苯酞治疗组口服丁基苯酞200 mg、甲钴胺0.5 mg、呋喃硫胺片25 mg及维生素B6片20 mg,均3次/d,疗程3周;对照组单纯使用维生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治疗后有效率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59.5%,P<0.05).对照组除正中神经(MCV)外,两组治疗后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基苯酞合并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CAPN患者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给予硫辛酸静脉滴注,0.6 g/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避光静脉滴注500μg/d,两组均连用3 w,比较治疗3 w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6%,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SCV)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能改善CAPN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NCV),值得临床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及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76例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温度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有症状组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无症状组患者温度觉、振动觉异常率明显高于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结论定量感觉检查较常规神经导检测有高的诊断敏感性,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桡神经的超声特征及电生理表现,企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及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5例作对照,所有受检者行桡神经超声检查及神经传导检测.结果: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桡神经超声表现为神经束回声减低,平行线状低回声结构消失,神经外膜增厚分界不清;神经传导检测提示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有异常,且SCV更为敏感,异常率更高;糖尿病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超声及神经传导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神经传导检查两者结合,可以从功能及形态学两方面更明确地为临床提供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的依据和判断病变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减压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4-09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行神经减压术)和治疗组(保守治疗)各50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以及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2组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未见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振动感觉阈值和热感觉阈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冷感觉阈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较好,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且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腓骨肌萎缩症1A型(CMT1A)与遗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HNPP)在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不同特点.方法 记录9例CMT1A型和12例HNPP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两组患者进行了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CMT1A型患者存在广泛的电生理异常,四肢周围神经NCV都明显减慢或消失,而且感觉和运动减慢程度一致,并且对任何节段周围神经的影响程度相同;HNPP患者的电生理特点是广泛的SCV不同程度减慢,而MCV减慢相对较轻且不同节段程度不同,主要是末端潜伏期值延长,以及明显的运动神经易卡压部位传导阻滞.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测是该两种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短节段电位检测可证实HNPP的嵌压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it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2—2015-01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降血糖、降脂及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密西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显著加快,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患者的MDNS评分显著下降,对照组患者的MDNS评分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MDN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应用于DPN的治疗疗效显著,显著加快神经传导速度病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