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清GGT及LDL—VLDL—GGT测定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2.
1986年国外报道了与LDL、VLDL结合的γ-谷氨酰转肽酸(GGT-isoform,下称L-GGT)在肝脏疾病中鉴别肝肿瘤有重要价值[1].国内曾有探讨方法的报道,但临床应用尚少见.我们结合本科GGT[2]及高密度脂蛋白[3]的测定方法建立L-GGT测定技术并应用临床.在肝胆疾病的病情监测及鉴别诊断上有一定意义.1材料与方法1.1试剂1.1.1磷钨酸镁沉淀剂:称取磷钨酸0.44g、氯化镁(MgCI:6H0)1.1g,溶于蒸馏水并加至100ml.1.1.2GGT基质液:称取γ-谷氨酸α-荼胺217mg.溶于1mol/L盐酸4ml,加0.06mol/L双甘肽(0.792巴双甘胜植于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血清GGT升高时联合检测ALT、5'-NT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到2018年5月于我院消化科肝胆科住院患者172例,其中肝癌42例,肝硬化58例,乙肝肝功能损害47例,肝内胆管结石25例。健康体检对照组70例。同时检测GGT、ALT、5'-NT,分析三者水平及GGT/ALT比值意义。结果 GGT在肝癌、肝硬化、乙肝肝损害时阳性率和水平明显高于肝内胆管结石和对照组(P0.05),在肝癌组中升高较为明显。乙肝组中ALT阳性率和水平分别为92.59%、423.11±352.56U/L,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5'-NT在肝癌组阳性率为63.63%,高于其他各组(P0.05)。GGT/ALT在肝癌、肝硬化组中较高,分别为3.48±3.01、3.97±3.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乙肝、肝内胆管结石、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疾病中,肝功酶谱往往会不同程度的升高,在不同的疾病时,有不同的酶学指标明显增高现象,因此对于肝胆疾病患者特别是部分无症状GGT升高或持续高水平存在的患者联合检测GGT、ALT、5'-NT水平和GGT/ALT比值并动态监测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在肝脏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了138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和60例无肝病其他肿瘤患者及1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GT活性及ALT活性.结果所有肝脏良恶性疾病组血清GG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无肝病其他恶性肿瘤组(P<0.01);原发性肝癌组和肝转移癌组GG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肝脏良性疾病组(P<0.01或P<0.05).病毒性肝炎组GGT/ALT比值显著低于脂肪肝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肝硬化组、肝血管瘤组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别(P<0.01);随着GGT阳性界值的提高,阳性率逐渐下降,但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却显著提高.结论血清GGT活性和GGT/ALT比值联合应用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血清GGT和GGT/ALT比值联合应用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在肝脏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了138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和60例无肝病其他肿瘤患者及1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GT活性及ALT活性。结果:所有肝脏良恶性疾病组血清GG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无肝病其他恶性肿瘤组(P<0.01);原发性肝癌组和肝转移癌组GG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肝脏良性疾病组(P<0.01或P<0.05)。病毒性肝炎组GGT/ALT比值显著低于脂肪肝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肝硬化组、肝血管瘤组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别(P<0.01);随着GGT阳性界值的提高,阳性率逐渐下降,但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却显著提高。结论:血清GGT活性和GGT/ALT比值联合应用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血清CP(铜蓝蛋白)、GGT(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的测定在肝移植术后观察中的应用价值,对肝移植后患者的血清CP,GGT活性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术后7dCP活性有较明显的下降,12 ̄24d又略有回升,至26d后,由于患者发生明显的排异,CP活性直线下降,由最实的168U/L降至9U/L。而GGT活性术后20d内变化不大,21d后呈直线上升,从52U/L升至298U/L。结果显示CP、GCT  相似文献   

9.
243例肝病患者血清ALT AST ALP GGT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诊断学是生化领域中发展迅速的科学,运用日趋广泛[1],尤其是对肝病的诊断,我们对243例肝病患者血清酶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其变化规律,以探讨这些酶检测在常见肝病中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243例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急性肝炎89例,慢性肝炎107例,重型肝炎5例,肝硬化12例,肝癌8例,阻塞性黄疸22例,所有受检者标本于清晨空腹采血并于当天完成所需检测项目。二、测定方法用美国进口的ACE全自动化分析仪,作四种酶活性测定,采用IFCC推荐的速率法,并同时作正常、异常质控对照,参考设置按试剂盒说明书,测…  相似文献   

10.
11.
测定γ-谷氨酰转肽酶活力(GGT)过去用γ-L-谷氨酰-α-萘胺或-β-萘胺,前者敏感度低,后者很难溶解,均不受欢迎。1963年Orlowski等合成了新基质γ-L-谷氨酰对硝基苯胺,敏感度明显提高,且可直接比色测定,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迄今国内外大多沿用该法。1975年Bernt介绍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活性及同工酶分析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垂直板不连续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原发性肝癌、良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GGT同工酶。[结果]肝胆疾病患者血清GGT活性普遍升高;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GT同工酶Ⅱ的阳性率为78.7%,胆石症、肝硬化、肝炎患者的GGTⅡ阳性率分别为15.4%,9.8%和6.4%,正常人为0%。[结论]血清GGTⅡ是一种肝癌特异性的同工酶形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8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9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对照组和不同肝脏疾病类型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GGT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ALT阳性率最高依次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别占95.38%(62/65)、40.00%(22/55)、26.32%(10/38);血清AST阳性率最高依次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别占90.77%(59/65)、87.27%(48/55)、84.21%(32/38);血清GGT阳性率最高依次为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别占76.32%(29/38)、63.64%(35/55)、56.92%(37/65)。结论血清ALT、AST、GGT检测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各类肝脏疾病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r-谷氨酰基转移酶(R-glutamyltransferase,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AFP、CEA、CA199和GGT水平,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单项与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血清AFP、CEA、CA199和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AFP、CEA、CA199和GGT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和GGT水平较高,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对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尿液GAL、NAG、GGT检测对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5′-NT在肝脏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在肝胆系统发生病变时,其释放的5′-NT经胆汁酸处理,去垢后释放入血,使血清中5′-NT活性增高,故其在胆道疾病中的升高比在肝脏疾病中显著。ALP、GGT一般作为传统胆汁郁积标记酶应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LDL-VLDL-GGT活性并观察其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ApoB抗体作为沉淀剂,沉淀血清中与LDL及VLDL结合的GGT并测定其活性,测定65例肝癌,53例肝硬化,32例慢性肝炎及75例正常人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poB抗体能很好地沉淀各种样品中LDL和VLDL,该方法批内精密度为3.56%-8.21%,批间精密度为5.45%-9.77%。LDL-VLDL-GGT活性在0-58U/L范围内线性良好。以10U/L为cut off值,则其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可达86.15%,肝癌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67.92%和81.25%。结论:本法检测血清LDL-VLDL-GGT活性对鉴别肝癌与其它肝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肝胆疾病时血清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麟士 《临床荟萃》2006,21(20):1519-1520,F0003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含酶特别丰富,体内几乎所有的酶均可在肝内存在,在病理情况下,肝细胞发生变性或坏死后,这些酶即可释放入血,通常采用测定酶活力的方法,来衡量血清内酶的变化,藉此可了解肝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协助诊断肝胆系统疾病,以及作为判断预后与评价疗效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25-3726
选择2010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病理诊断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GCANA底物法检测GGT,NTP底物-AMP缓冲液法检测ALP,速率法检测AFU,胶乳增强免疫法检测AFP,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联合检测患者血清内AFP、GGT、ALP、AFU等指标水平的诊断价值。研究组患者血清内的AFP、GGT、ALP、AF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AFP、GGT、ALP、AFU等指标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96.43%(54/56)明显高于单纯检测GGT的85.71%(48/56)、AFU的78.57%(44/56)、ALP的83.93%(47/56)、AFP的66.07%(3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AFP、GGT、ALP、AFU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该病发展快、恶性程度及死亡率较高.我国肝癌发病率居全球第四位,发病人数约56.4万人[1],是该病高发国家之一.目前,主要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学检查对该病诊断,但有学者指出部分肝癌患者AFP检测值呈阴性或低值[2],使部分早期患者得不到诊断.笔者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病患者、健康者同时检测血清3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