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经病原学确诊,但误诊率高,为64.7%。34例均使用二性霉素B或脂质体二性霉素联合氟胞嘧啶治疗,11例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治愈率50%,好转26.4%。结论:脑脊液中找到新型隐球菌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反复多次脑脊液检查是防止误诊的方法。二性霉素B或脂质体二性霉素联合氟胞嘧啶疗效确切,脑积水患者可行侧脑室外引流。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在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中较常见,往往对其认识不足而延误诊治。近年来,由于诱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增多,发病率有所上升。本文就近十年来本院收治的63例隐脑患者的诊治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原学证实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隐脑的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发热、为主,颅内压升高明显,所有病例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应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加氟康唑治疗的治愈及好转率为70.4%。【结论】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是确诊此病的金标准。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康唑治疗疗效确切,两性霉素B脂质体较两性霉素B副作用轻、患者的耐受好,对肾功能不全或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不佳时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可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4.
张捷  林传成 《临床荟萃》1998,13(12):541-542
新型隐球菌病中2/3的病例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尤以脑膜炎型最常见。病情复杂多样,致使预后差。我院自1973~1997年2月共收治该类患者42例.其中资料齐全者34例.现对34例做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隐球菌性脑膜炎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5例,好转6例,死亡2例,病情无变化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反复多次脑脊液涂片检查是确诊的关键,隐球菌抗原乳胶凝结试验和隐球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使阳性率达90%以上。治疗原则:多种抗霉菌药物联合治疗,多途径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水平与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了2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脑脊液涂片找隐球的阳性率为48.8 %。治疗中A组10例 ,单用二性霉素B ,3例治愈 ,3例好转 ,4例死亡 ,治愈率为30 % ,有效率为60 % ;B组6例 ,用二性霉素B联合5 -氟胞嘧啶治疗 ,4例治愈 ,2例好转 ,治愈率为66.7 % ,好转率100 % ;C组5例 ,单用氟康唑 ,1例治愈 ,1例好转 ,2例死亡 ,治愈率20 % ,有效率为60 %。经统计学处理后 ,B组与A、C组相比 ,治愈率、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 隐球菌抗原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有助于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水平;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有助于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患者脑脊液检测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CM患者70例,分别采用真菌培养法、墨汁染色法、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结果患者脑脊液外观均为无色透明,不浑浊,常规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其中白细胞计数为(27.6±31.9)个/微升,血糖水平为(2.74±0.67)mmol/L,蛋白水平为(69.8±53.9)mg/L。外周血中CD4+T细胞计数为(29.9±25.3)个/微升,其中54例50个/微升,15例为50~100个/微升,1例为105个/微升。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00.0%(70/70),真菌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7.1%(40/70),墨汁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0.0%(56/70)。对真菌培养阳性的40株隐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37株,中介3株。临床采用单一或联合的抗真菌药对70例AIDS合并CM患者进行治疗,好转48例,未愈15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0%。结论采用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及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AIDS合并CM患者的早诊断,可大大提高CM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8.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科丹  宋水江 《临床荟萃》2004,19(3):169-17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CM )是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 ,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现就我院自 1997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经病原学证实的 10例CM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2 7~ 6 1岁 ,平均 (4 5±8)岁。确诊前病程约 10~ 15 0天 ,平均约 4 0天。有鸽接触史者 3例。有基础疾病者 4例 ,其中 1例有肺结核病史 30余年 ,1例胃癌术后 2年 ,1例垂体肿瘤术后 3年 ,1例同时患硬膜外脂肪瘤。1.2 临床表现  10例均有头痛 ,轻度间隙性头痛 4例 ,持久性并逐渐加重者 6例 ;发热 4例 ,体温…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男,52岁。因头痛、呕吐26d入院。26d前无诱因出现头痛,体温37.8℃,无畏寒,在抗炎治疗6d后出现喷射性呕吐,1~2次/d,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脑脊液无色、透明,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WBC60×106/L,蛋白0.8g/L,血氯化物113mmol/L,血糖2.7mmol/L,抗酸杆菌(-),隐球菌(-)。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脱水等治疗无效,体温38~39℃,呕吐次数增加,考虑结核性脑膜炎转来我院。无养鸟嗜好,入院查体温37.8℃,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神志清,颈强直,心、肺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偏高,双侧凯尔尼格征(+),巴宾斯基征(-),奥苯海姆征(-),戈登征(-)。入院后…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1980~1989年间共收治隐脑13例,所有病例均经脑脊液(CSF)涂片或/及培养证实,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及最初诊断:男8例,女5例。年龄19~51岁,以青壮年为多。院外或门诊最初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者8例,颅内占位性病变3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确诊在20~96天。二、症状和体征:全部患者均有发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30例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的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80(37.6±20.1)岁.②多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征阳性.③有基础疾病者26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例、肺结核9例、鼻窦炎5例,所有患者HIV抗体阴性.④30例均被误诊,27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⑤25例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27例脑脊液培养现新型隐球菌.经过1~8(2.3±2.1)次腰穿而确诊.⑥头部CT/MRI表现为脑膜强化、脑积水、脑室扩大、颅内多发低密度灶、肉芽肿.⑦治愈15例,好转9例,死亡6例.⑧治愈组与未愈组在年龄、病程、首次腰穿压力、基础疾病、病程、有无意识障碍和脑积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近年来,HIV阴性CM发病增多,某些基础疾病可能与CM发病有关.②CM误诊率高,反复腰穿检查有助于确诊.③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CM仍然安全有效.④年老、病程长、首次腰穿压力高、蛋白高、基础疾病多、病程超过3个月、有昏迷和脑积水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特征、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的异同,探讨两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对29例CNM和41例TBM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CNM一般是慢性或亚急性起病,而TBM常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P〈0.05);TBM患者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P〈0.05);颅内压力明显较TBM患者高,葡萄糖和氯化物浓度两者也存在差异(P〈0.05),其病原体检出率很低;在影像学上,TBM患者的脑实质改变和脑积水较CNM患者多见(P〈0.05)。【结论】CNM和TBM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有一定的差异,有利于鉴别两种脑膜炎。  相似文献   

13.
隐球菌脑膜炎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归纳分析42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并总结抗真菌药物的治疗经验,以提高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2007年所收治42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及预后,并对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的药物剂量、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疗程与预后的关系加以剖析。结果:临床以发热、头痛、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总有效率78.5%,42例患者治愈9例,好转24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后失访4例。结论:隐球菌脑膜炎由于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易于误诊;脑脊液墨汁染色有助于早期诊断本病,对疑似病例反复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有利于确诊;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效果良好。但需注重合理应用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corRNA-31表达情况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12年8月期间,在上海长海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确诊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和同期健康对照各30例,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croRNA-31(miR-3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血清中IgG,IgA,IgM)和细胞因子(IL-4,IL-10,IFN-γ,TNF-α)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隐球菌脑膜炎患者PBMCs中miR-31表达(0.856±0.231 vs 0.470±0.242)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0,P<0.001)且与血清IL-4水平正相关(r=0.644,P<0.001),与IgG,IFN-γ负相关(r=0.645, 0.671;P值均<0.001).结论 提示miR-31可能通过调节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了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机制,这为进一步研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is a rare but well-recognized illness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in immunosuppressed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The diagnosis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in these patients can be challenging, especiall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as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may be non-specific, which can lead to delayed treatment. Objective: To recogniz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LE and to provide an update on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prognosis, and therapeutic options. Case Report: A 21-year-old man with SLE presented with a 4-day history of headache, fever,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being discharged from the ED 1 day before this visit, after lumbar puncture showed normal values. One week before, he had completed 7-day pulse therapy with intravenous cyclophosphamide and 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ne for lupus nephritis. The patient was febrile, but the remainder of the examination was normal. Laboratory data showed lymphopenia. Given his immunocompromised state, a cryptococcal antigen was added to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sent from the prior ED visit and was positive at a titer of 1:8.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amphotericin B and 5-flucytosine for 6 weeks. Ten months later the patient remained free of infection. Conclusion: Normal neurological and CSF examination do not exclude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with SLE. India ink or, preferably,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and CSF fungal culture are recommended. A high level of suspicion is the key in the diagnosis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and will help avoid delays in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6例的临床分析,着重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和误诊原因、暴发型流脑的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全面分析病史、及早做腰穿,若初次脑脊液改变不典型应及时复查脑脊液在流脑的诊断上较为重要;抢救暴脑是降低流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成人化脓性脑膜炎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  詹成 《华西医学》2008,23(1):128-129
目的:探讨成人化脓性脑膜炎合理有效的诊治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7年4月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痊愈,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脱水剂,改善脑代谢药物,患者大多预后好。诊治开始时间、患者年龄及伴发疾病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的诊断方法,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结脑患儿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儿均做过脑脊液(CSF)检查及头颅MRI平扫和增强,结脑临床表现情况多样,传统结核感染指标在婴幼儿不典型;TB-PCR、头颅MRI的检查为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依据。结论:综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包括注重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CSF常规、生化及细胞学动态观察,TB-PCR有较高的特异性、头颅MRI对确诊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AM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2例隐脑患者给予AMB静脉滴注,部分患者加以AMB鞘内注射,按标准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72.7%,不良反应种类多且较严重。【结论】AMB对于隐脑疗效显著,虽然副作用明显,但仍可作为治疗隐脑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18例(隐脑组),病毒性脑炎患者20例(病脑组)及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15例(对照组)脑脊液中IL-6、IL-10和TN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