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清内免疫球旦白(Immunoglobul-in 简称Ig)的定量测定,可做为机体体液免疫状态的指标的可确定血清旦白电泳中M成分的性质,可将具抗体活性的球旦白做进一步分型。因此,对某些异常旦白血 相似文献
2.
孙淑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1978,(2)
血清内三种免疫球旦白含量的测知,对某些异常旦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肝脏病和某些感染等的鉴别诊断,提供治疗指标、观察疗效,以及某些病因的实验研究等方面,有一定意义。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不同年令组作了IgG IgA,IgM三种免疫球旦白的测定。方法,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用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制IgG,IgA,AGM免疫板) IgG测定结果:脐带血的含量几何均数为3.7mg%,略低于成人,在一月至一岁之间降至最低值,几何均数为604.3mg%,此后逐渐上升,十岁左右开始达到成人水平。 IgA测定结果:脐带血中IgA未测出,随着年令的增加逐渐增多,十年左右已达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4.
5.
β_2微球旦白(简称β_2m)是分子量较小的球旦白。1968年 Berggard 首先自合并肾小管性旦白尿的 Wilson 氏病及慢性镉中毒患者尿液中分离出并加以纯化。根据化学性状及电泳位置,命名为β_2微球旦白。此乃由淋巴细胞等有核细胞,血小板合成,见于人的各种体液中。已知其一级结构氨基酸排列与免疫球旦白(Ig)恒定区相似,又是HLA 抗原的结构亚单位。β_2m 与细胞功能,尤其与免疫反应有直接关系,在组织移植排异与成活过程占有重要地位。当肾小球沪过值(GFR)低下与血清肌酐平行时,其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 患者李××,住院号33554,男性,58岁,农民,河北省定县人,主因腰背痛三个月,心慌气短一个月,于1961年8月6日入院。患者于三个月前开始腰背部针刺样持续性疼痛,活动时加重,疼痛与气候变化无关。近一个月来疼痛渐延及胸部、臀和下肢。有时发烧出汗。背部逐渐隆起,胸部下陷,有轻度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有心慌,气 相似文献
7.
陈碧芬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87,(1)
近年来胃肠局部免疫特别是肠道上皮细胞与局部体液免疫及局部细胞.免疫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很大进展,证实了由微生物和食物引起的感染和自然免疫,主要是通过胃肠道粘膜局部产生含有 J 链(Joining Chani)和分泌成份(Secretary Conponent,SC)的多聚体免疫球旦白 A 构成粘膜表面特殊的体液防御机制,即所谓的“粘膜免疫”或“粘膜表面屏障”,这意味着分泌型抗体在外环境中有特定的功能,是一种外分泌的免疫系统。分泌型免疫球旦白 A(SIgA)主要是由有分泌功能的粘膜局部产生,存在于许多外分泌液中,Tomasi 1965年最先提出 IgA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不同免疫类型和临床的对照分析,提出了不同免疫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IgG型: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易合并感染,常有骨关节疼痛。X线片上可见较广泛的溶骨性骨破坏和骨质疏松。IgA型:突出特点有皮肤紫癜,齿龈出血、便血等出血倾向,不常合并感染。轻链型:尿中检出凝溶蛋白而血清蛋白电泳正常,易合并肾功衰竭。不分泌型:血和尿中无异常免疫球蛋白成分,血清免疫球蛋白低于正常,血沉比其它型为慢。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浆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免疫学的进展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可能是其原因之一。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本文仅就我院1958年至1978年所见临床资料较完整者108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 多发性骨髓瘤是淋巴一浆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1~2人发病。由于免疫学的进展,对该病的诊断和分型均有一定提高。现将我院1970~1982年收治的29例的临床表现及其中15例的免疫分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血清免疫珠旦白(Ig)的检测是临床用于衡量病人体液免疫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需注意操作中技术,才能使结果准确可靠。我室一直采用琼脂单向免疫扩散法,在实践中有几点体会,简述如下:一、琼脂板浓度:以1%为宜。(我们采用广东省汕头市水产养殖场所制的纯化琼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以骨髓浆细胞恶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常有骨骼疼痛、骨质破坏、贫血、肾功能不全、蛋白尿、本周氏蛋白尿、血钙过高、肝大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异常(1)。临床上常分为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两大类。分泌型MM病人血清中除有异常增高的单克隆(或偶有双克隆)免疫球蛋白(M—Component,简称“M—成份”)以外,常伴有其它正常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低下,非 相似文献
14.
15.
16.
浆细胞白血病--5例报告及与多发性骨髓瘤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remia,PCL)的疾病性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例PCL与10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反应上作比较。结果:PCL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病年龄较轻,中位年龄43.5岁;②起病较急,起病至确诊时间明显短干MM;③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硬发热均较MM多见;④骨髓原 幼浆细胞数明显高于MM;⑤治疗反应差干MM。结论:PCL是一类不同于MM的特殊疾病。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系恶性肿瘤,近年来,通过免疫化学手段使本病的免疫分型日趋完善。我所自1985年~1989年共发现Mm7例,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剂与标本来源抗IgG、IgA、IgM、IgD、IgE、抗血清及冻干马抗人IgE 相似文献
18.
19.
<正> 为了探讨血清微量凡登白(VDB)试验与胆红素定量测定的关系,我们对393例门诊病人进行血清微量 VDB 试验,并同时作了血清总胆红素(SB)和一分钟胆红素(1’SB)定量测定以及血丙谷清转氨酶(SGPT)测定。现报告如下。试剂与方法试剂:1、重氮试剂。甲液,对氨基苯磺酸5g 溶于800ml 蒸馏水中,加入浓盐酸15ml,并用蒸馏水补足至1000ml。乙液,称取亚硝酸钠0.5g 溶于蒸馏水中并补足至100ml。临用时取甲液20ml 与乙液0.5ml 混匀,即可使用。2、无水甲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免疫学特性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免疫固定电泳和特种蛋白定量分析法对38例MM患者血清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分型结果显示,IgG型23例(60.5%);其中κ轻链型9例;λ轻链型14例,IgA型9例(23.7%);其中κ轻链型8例;λ轻链型伴游离λ轻链型1例,单纯轻链型3例(7.9%),均为λ轻链型;不分泌型3例(7.9%);IgG型M带多在γ区,IgA型M带均在β区;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表明同型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其含量多明显升高并常伴有其它组份的异常。结论:MM患者血清免疫学特性及发现型复杂多样,应选用多种实验诊断方法联合检测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