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2005年贵州省三都县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贵州省三都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0~2005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三都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3种,住宅区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1%,其次是小家鼠,占40.6%,黄胸鼠数量较少,仅占9.4%;稻田、旱地耕作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6.8%,其次为褐家鼠,占25.7%,小家鼠数量较少,仅占17.5%。混合鼠种历年住宅区平均密度为5.2%,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密度为5.2%,不同月份混合种群鼠密度存在一定差异,住宅区和农田区均以夏季(6~7月)最高,平均密度分别为7.1%和7.8%。结论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是三都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化学防治是农区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夏银川河东机场鼠类密度、季节消长情况及种群分布,为防控鼠害、预防鼠传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日法、昼夜弓形夹法和5m夹线法在机场不同地点进行调查。结果①共布放有效鼠夹7463夹次,捕获鼠类32只,经鉴定隶属于啮齿目-鼠科-家鼠属-褐家鼠占21.9%;小家属-小家鼠占31.2%;松鼠科-黄鼠属-达乌尔黄鼠阿拉善亚种(简称阿拉善黄鼠)占34.4%;仓鼠科-沙鼠属-子午沙鼠占12.5%,黄鼠为优势种。②生活区(家栖鼠)鼠类平均密度为0.28只/100间,候机楼未捕获到鼠,停机坪(野栖鼠)鼠类平均密度为0.22只/hm2。③鼠类季节消长家栖鼠以4、10月份为高峰期,野栖鼠以6月份为高峰期,在1、2、9、11月份鼠密度为零。结论银川河东机场鼠密度较低,鼠种构成相对简单,达到基本无鼠害机场,今后还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科学灭鼠,严防疫情输入,巩固灭鼠达标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 有些人兽共患病是由鼠类传播的。当其它条件相同时,鼠多患者多,鼠少患者少,无鼠则可彻底预防这些鼠传疾病。对于这些疾病,灭鼠是主要防治手段之一。四十年来,通过灭鼠来控制和预防鼠疫取得了很大成绩;最近几年,灭鼠预防流行性出血热也有明显进展,不少地区在鼠密度急剧下降后,人群发病率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4.
掌握家栖鼠类生活习性提高灭鼠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上物种很多,鼠类是进化和适应最为成功的种类。它有自己的特色,而在不同种的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其中家栖鼠与人接触密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很大。因此,了解家栖鼠生活习性对灭鼠防病很重要。已知我国家栖鼠类在北方有褐家鼠和小家鼠,在南方多一种黄胸鼠,了解和掌握了这些鼠类生  相似文献   

5.
溴敌隆的灭鼠效果及应用段文阳(云南省龙陵县卫生防疫站,678300)在长期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敌鼠钠盐的地区,鼠类的抗药性不断增加,致使用药浓度不断提高,且灭鼠效果逐渐下降。为解决这一灭鼠过程中的科技问题,近年来选用了溴敌隆进行灭鼠,实践证明具...  相似文献   

6.
福建沿海某渔港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省沿海某渔港船民中连续发生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及面部潮红的患者 ,部分病人经临床及血清学检测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 (EHF)。为了减少发病、控制流行 ,我们在渔船上开展灭鼠的同时 ,对该港口居民区及渔船上的特殊环境进行EHF的宿主动物种类、密度、带毒率、病毒抗原型别及人群免疫水平等调查 ,为港区进一步制订防制对策 ,提供重要基础材料。1 材料与方法1 1 鼠类的种类及密度的调查 调查点分别为渔港居民区及停泊在港湾中的渔船。应用笼夜法捕鼠 ,捕获的鼠类鉴别种类、计算鼠密度。抽血分离血清 (置 - 2 0℃…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黄山市月潭水库安置区、移民区监测点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及密度动态变化,为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进行鼠类监测,采用"栖息蚊虫捕捉法"进行蚊类监测,5月和8月各监测一次。结果 2017年月潭水库区共捕获鼠类75只,鼠类总平均鼠密度为2.36%,优势鼠种为褐家鼠(44.68%)。住房成蚊密度18.6只/(间·人工小时),低于畜圈成蚊密度68.2只/(间·人工小时),优势蚊种为库蚊。结论通过监测初步掌握月潭水库区鼠类、蚊类种群分布及密度情况,鼠密度及蚊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杀灭家栖鼠类的方法很多,如毒鼠盒、毒鼠屋、毒饵站等毒鼠器械,在实际的灭鼠工作中已有应用。在应用中,有利于毒饵的长期保存,防止其他有益动物和鸟类误食、不污染环境、灭鼠效果理想,长期存放可巩固灭鼠效果。但其功能单一识能投放毒饵)、不利于毒饵更换、做工粗糙和影响环境美观等不足。本次实验采用的多功能毒鼠器既具备了其他毒鼠设备的优点,同时也弥补了不足。我们于2001年2月22日至3月14日进行了多功能毒鼠器杀灭家栖鼠类的实验,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器械多功能毒鼠器,系咸阳环保卫生防疫制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甘肃省白银市城区不同生境鼠类侵害现状,为有效降低鼠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和鼠迹法进行鼠密度及鼠种调查,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不同生境夹夜法平均鼠密度10.7%,鼠迹法平均鼠密度为29.2%,不同监测方法不同生境鼠密度有差别,夹夜法城郊居民区鼠密度最高为20.0%,鼠迹法农贸市场鼠密度最高为85.0%,机关单位鼠密度均最低,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结论白银市城区鼠类侵害较重,应将环境、化学和物理防制相结合,建立政府主导、爱卫办协调的工作体系,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使监测与督导检查相结合,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和消杀的专业队伍,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建立人人讲卫生,人人保持卫生的良性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段鼠种构成和鼠密度变化情况,掌握鼠的消长规律及鼠带菌(毒)率,为鼠疫的防治提供依据,2005-2008年根据<三峡库区鼠类监测办法>,对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段鼠类进行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德港区船厂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体表媒介生物(蜱、蚤、螨)携带情况,为灭鼠以及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的鼠、蚤、蜱、螨等4种媒介生物监测方法,于2009年7月-2010年6月选择2个造船厂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71只,其中鼠类128只,鼠类密度3.58%,鼠形动物隶属2目2科2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属,鼠密度存在明显季节性;检获蚤1匹,种属鉴定为不等单蚤;螨56匹,总染螨率为10.53%,总革螨指数为0.33,隶属2科3属4种;蜱9匹,总染蜱率为3.51%,总蜱指数为0.05,种属鉴定均为全沟硬蜱。结论宁德船厂的鼠形动物及体表媒介种群均为福建省普遍存在的媒介生物种类,未见新品种,但鼠密度指标未达到我国<1%的行业标准,应加强对鼠及其寄生虫媒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市十一年鼠情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河子市是新疆地区较早实现鼠害控制达标的北部城市之一[1],从1986年至今,已多次开展大面积灭鼠。总结和分析鼠情和鼠情变化动态,对指导今后长期控制城市鼠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隔年灭鼠的鼠密度变化从1986年11月~1990年1月的鼠密度(粉迹法)变化显示,灭鼠后仅隔6~8个月鼠密度就恢复到原有的密度,如1988年3月,1990年1月和1991年1月的鼠密度均在24%以上,接近灭鼠前的年初的鼠密度。2一年一次灭鼠的鼠密度恢复规律从1992年~1998年的6次灭鼠后鼠密度恢复情况显示,除1992年3月~1993年7月的低鼠密度(5%以下)维持时间较…  相似文献   

13.
贵州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的部分生物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鼠疫疫源地的鼠形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季节消长,为鼠疫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用日夹法和笼捕法捕获野外和住宅内鼠形动物,进行分类鉴定,用粉迹法和日夹法调查鼠形动物密度。捕获的鼠形动物有3目4科10属23种,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住宅内优势鼠种;黄胸鼠为野外优势鼠种;住宅内鼠形动物的平均鼠迹阳性率为72.62%,野外鼠形动物的捕获率为4.54%。黄胸鼠、褐家鼠和锡金小鼠的妊娠率分别为24.22%,28.99%和28.13%。家栖鼠类是鼠疫预防控制中的主要防制对象,药物灭鼠的最适时间在3月和11月。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康保县鼠间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交流康保县鼠间鼠疫的流行情况,探索更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鼠间鼠疫流行区域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面积灭鼠,并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和应急准备工作。结果灭鼠效果较好,灭效为98.5%,鼠密度由灭前2.51只/hm2,下降为0.26只/hm2,鼠间鼠疫的流行得到了控制。结论鼠间鼠疫处理措施及时有效,达到了防止人间鼠疫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灭鼠防病工作概况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鼠类斗争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从医学的角度看,灭鼠对于预防和控制鼠传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吉林省灭鼠防病工作概况 1952年以前,在鼠疫广泛流行时期,主要是采取以控制人间鼠疫流行为目的的防治措施,判定疫情、处理疫区、治疗病人、扑灭人间鼠疫,工作重点在屯内。继之提出“重点预防,全面监视”。每年派防疫队深入鼠疫区,宣传群众,组织发动群众搞好环境卫生,以捕、毒的方法消灭家栖鼠类,以烧、燎、抹、垫等方法消灭室内蚤类,3、4月份进行鼠疫菌苗免疫接种。通过这一系列防治措施,使人间鼠疫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评价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区,特殊的多雨、高湿、高温条件下应用效果,以利今后推广使用。方法 分别设立了室内、室外(菜园地、鱼塘)保护带摄食率、适口性的调查,灭鼠前和灭鼠后鼠密度变化计算灭鼠率。结果3种生境摄食率分别为27.46%、18.50%、9.75%,总摄食率18.95%,灭鼠率高达100%(灭鼠前鼠密度为9.73%,灭鼠后鼠密度为0%)。结果 根据现场灭鼠观察结果,杀它仗蜡块灭鼠效果佳,在灭鼠过程中节省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县粮油加工厂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县粮油加工厂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 ,占地面积5 1480 m2 ,年生产加工能力 5万余吨 ,储存能力 4万吨 ,其加工原料有小麦、玉米、油菜等 ,6 0 %的原料为露天打垛存放。多年来该厂灭鼠措施不当 ,鼠害破坏极为严重。 1991年为配合乌鲁木齐县全县灭鼠 ,对该厂进行了鼠种和密度等摸底调查后 ,制定了灭鼠技术指导方案。1 内容与方法1.1 鼠种及密度调查 :使用中号铁板鼠夹 ,以水果、香肠为诱饵。采用夹日法 ,室内每 15 m2 布一夹 ,露天粮垛、墙根每 5~15 m布一夹。鼠密度调查采用粉迹法按标准房间每 15 m2 布粉 2块 ,粮垛、墙根每 5~ 15 m…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范围灭鼠,国内外多采用毒饵法,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即使是用同种毒饵,其灭鼠效果也常有较大差别;而且重复使用同种毒饵,其效果也往往递减。此外,由于鼠类的繁殖及迁移,如不提高灭鼠效果,其数量会很快恢复。因此,提高每次毒饵灭鼠的效果,甚为必要。根据观察和有关资料分析,我们认为要提高毒饵灭鼠效果,应抓住四个环节,即概括为“鲜、匀、足、遍”四字诀。现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获老鼠,调查南京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和鼠密度,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和鼠笼3865个,捕获鼠类8只,其中黑线姬鼠3只,沟鼠5只。经解剖均未发现有血吸虫寄生。结论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三峡大坝水位变化对当地鼠类生存的影响,为鼠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三峡坝区,选择位于坝区上下游的银杏沱村、龙潭坪村、石板村、沙坪村为调查点,采用Elton夹夜法,每次连续捕鼠2 d.收集鼠夹,计算鼠密度并鉴定鼠种,比较室内外鼠种、鼠密度及水库156 m蓄水前后鼠密度变化,分析蓄水及清库对坝区鼠密度的影响.结果共捕鼠678只,其中室内517只,室外161.室内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共捕获189只,占36.49%(189/517);室外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共捕获91只,占56.88%(91/161);室内外鼠种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00,P<0.01).共布有效夹8036夹次,平均鼠密度为8.44%(678/8036),其中室内鼠密度为14.44%(517/3581),室外鼠密度为3.61%(161/4455),室内外鼠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04,P<0.01).大坝蓄水至156 m后鼠密度(10%,513/5132)明显高于蓄水前(5.68%,165/2904),蓄水前后鼠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8,P<0.01).坝区上游鼠密度随蓄水的升高变化明显,在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鼠密度形成一个高位平台,依次为12.25%(80/653)、13.16%(90/684)、12.95%(90/695),到下一次清库后有所下降(8.38%,28/334).结论三峡大坝工程及水库蓄水后的水位变化改变了鼠类的生存环境,致当地的鼠密度发生了改变,今后应加强对坝区鼠类的监测,防止鼠传播疾病的局部爆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