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6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3例,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82例,单独采用吞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sEMG最大波幅、SSA评分、VFSS评分及SWAL-QOL评分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sEMG最大波幅、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G负相关于SSA、SWAL-QOL,正相关于VFSS(P〈0.05),SSA负相关于VFSS,正相关于SWAL-QOL(P〈0.05),VFSS负相关于SWAL-QOL(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存在咽喉期吞咽障碍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单一的吞咽训练设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为主进行综合治疗设为综合组,每组各35例,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SSA)、洼田饮水试验情况、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评分(VFSS)。结果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FSS评分以及SSA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SA评分、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综合组患者的SSA评分、VF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综合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1、2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咽喉期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应用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3.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疗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NMES组和对照组各20例,NMES组主要接受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同时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则仅接受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前、治疗3周以及3个月后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结果两组治疗前评估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而且NMES组疗效更明显,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MES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均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NMES结合吞咽功能训练起效更快,但未显示出远期疗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以洼田饮水试验测试吞咽障碍程度并分级,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3.3%,两组均能改善吞咽功能,对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明显临床疗效,作用优于单独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5.
刘有山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82-1785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才藤分级、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 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析,观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才藤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才藤分级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才藤分级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2组患者治疗后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舌骨前移距离和舌骨上移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吞咽时甲状软骨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时舌骨动度及甲状软骨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NMES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提高颏舌骨肌和下颌舌骨肌肌力,有效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6.
慕鸿泽  关晓婧  杜晶 《当代医学》2022,(20):137-139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I)后吞咽障碍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8例ACI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经颅直流电刺激)与对照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每组44例。比较两组洼田饮水试验、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吞咽生存质量问卷(SWAL-QOL)评分、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MASA评分、ADL评分、SWAL-QOL评分、VFSS和PAS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DCS有助于改善ACI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2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治疗组加用V italStim电刺激治疗仪进行NMES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在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定均有所好转(P均〈0.05),且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92±0.95vs2.56±1.12,P〈0.05)及吞咽障碍程度分级(7.60±1.89vs6.40±2.27,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NMES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项丛刺疗法。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表(SSA)、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血清学指标[BDNF、NGF、IGF-1]水平及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92.50%vs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SSA、VFSS、SWAL-QOL评分及血清BDNF、NGF、IGF-1水平较均对照组更高(均P<0.05),且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RI改善程度均更显著(均P&l...  相似文献   

9.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均接受吞咽训练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78.5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D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经标准吞咽评估(SSA)确诊,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明显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王梅  钱前  陈静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815-1816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球囊扩张术以及低频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治疗。A组同时实施摄食直接训练、摄食行为训练、食物调节与营养及心理康复等护理干预。治疗一个月后,用洼田饮水试验改善程度和X线透视(VFSS)评分来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改善程度和X线透视(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A组高于B组(均P〈0.05,0.01)。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93.3%与73.3%,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更加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在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摄食-吞咽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吞咽训练,更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生理疗法联合吞咽-摄食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7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康复组和电生理组,每组24例。康复组采用单纯吞咽-摄食康复训练,电生理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采用吞咽-摄食康复训练联合电生理疗法。比较三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获得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电生理组,电生理组优于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疗效联合组优于电生理组,电生理组优于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GUSS评分、FOI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评分明显高于电生理组和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行电生理疗法联合摄食-吞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GUSS评分和FOIS评分,改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病房延伸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加用冰刺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洼田饮水试验为Ⅰ-Ⅱ级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由作业治疗师给予30min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由康复护士在病房进行延伸训练,加用冰刺激(吞咽冰块)。1个月后运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病房延伸训练中加用冰刺激治疗,能巩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训练的效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电刺激治疗组、针灸组及吞咽训练组,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组在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基础上分别配合应用电刺激治疗和针灸。三组治疗前、治疗第7d及第14d采用VFSS(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电刺激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1);电刺激组治疗第7d、第14d后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吞咽训练和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6.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配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康复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经针刺配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后总有效率为90.0l%,(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治疗后l、2疗程后吞咽困难洼田式饮水试验评分分级比较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障碍患者经针刺配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卢荫竹 《广西医学》2020,(11):1467-1469+1473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34条核心项目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基础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吞咽障碍ICF 34条核心项目进行评估后实施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8周。观察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结果干预8周末,观察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SSA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吞咽障碍ICF 34条核心项目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82-78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以及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69例)及综合康复治疗组(69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基础治疗,常规训练组患者进行常规吞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标准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显优于常规训练组(P<0.01);综合康复治疗组、常规训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4%、73.9%,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训练组(P<0.01);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常规训练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并可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训练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结合电刺激治疗.每组患者均治疗30次,以洼田氏饮水试验积分评定治疗前后疗效.结果 针灸结合电刺激以及单纯吞咽训练治疗均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P<0.05),而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针灸结合电刺激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深层咽肌神经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和深层咽肌神经刺激治疗,疗程均为3周。3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WAL-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SA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WAL-QOL、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MBI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B、ALB、Hb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Hb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层咽肌神经刺激联合针刺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