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对椎体陈旧与新鲜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椎体骨折于初诊及伤后不同时间行脊柱MRI检查,分析其信号改变与临床的关系.结果:27例骨折椎体急性期均表现为T 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伤后12个月全部恢复正常信号.伤后不同时期MRI检查结果相差十分显著.结论:MRI鉴别椎体陈旧与新鲜骨折非常有意义,尤其是存在多个椎体变形时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洋  冯俊飞  周青松  赵强  刘凯鑫  何江涛   《四川医学》2022,43(11):1133-1137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识别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黑色线性信号中的价值与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我院48例OVCF患者X片、QCT、MRI和核素骨显像病例资料。根据MRI上信号不同表现分为黑色线性信号组(A组20例)和非黑色线性信号组(B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MRI黑色线性信号和核素骨显像浓聚形态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共涉及新鲜和陈旧性骨折椎体共56个,其中MRI诊断出新鲜骨折椎体43个,骨显像诊断出45个,结合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最终确认责任椎体42个,对MRI和骨显像诊断结果采取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两者诊断一致性较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核素骨显像上造影剂汇聚形态及浓度与MRI上黑色线性信号的表现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骨显像与MRI在诊断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MRI黑色线信号的作为一种可以早期预测OVC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骨显像在发现伴MRI黑色线性信号表现的OVCF患者时未见明显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RI影像特点,提高对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经临床及MRI确诊的椎体压缩骨折152例393个压缩椎体.其中良性压缩骨折225个椎体,恶性压缩骨折168个椎体,分析比较病变压缩椎体外形,骨髓信号改变,椎弓受累,椎旁软组织影及增强后改变的磁共振影像特点.结果 本组病例中,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呈凹形占63%,恶性椎体压缩骨折呈楔形、倒楔形占98%;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2.4%后缘成角,恶性压缩骨折79.1%后缘圆隆;良性椎体压缩骨折60.8%T1WI序列呈不均匀低信号,恶性压缩骨折55.3%呈均匀低信号;恶性压缩骨折多累及附件及椎旁软组织,增强后呈不均强化.结论 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MRI能准确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手术前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低场 MRI 信号特点跟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骨髓水肿在 MRI 所见分为3组,治疗组(12例)为骨髓完全水肿患者;观察组(12例)为部分骨髓水肿患者;对照组(12例)为无骨髓水肿受检者;观察3组患者手术前后功能障碍指数的评价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术前3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椎体成形术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椎体成形术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压缩性椎体骨折疗效显著;低场磁共振信号所显示的骨髓水肿情况可以对该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对比无骨髓水肿和有骨髓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有骨髓水肿患者的效果较好,受累椎体骨髓水肿范围越大,椎体成形术临床疼痛缓解的程度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的MRI特点与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6例脊柱损伤患者,行X线、CT和MRI检查,对其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X线检查46例,显示压缩性骨折58个椎体,表现为椎体变扁,不能区分新鲜与陈旧性骨折。CT检查22例,显示压缩性骨折25个椎体,其中新鲜骨折17个,陈旧性骨折4个,不能区别新旧骨折4个椎体。MR检查46例,显示新鲜骨折53个椎体,椎体呈楔形改变,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陈旧骨折10个椎体,椎体呈楔形改变,T1WI、T2WI均呈等低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等信号。显示挫伤42个椎体,椎体及附件形态正常,T1WI、T2WI均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结论 MRI能提示脊柱椎体损伤的病理改变,明确区别新鲜与陈旧性骨折,能准确诊断椎体挫伤,是评价脊柱损伤、指导临床治疗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外伤及原发性骨质疏松压缩的MRI诊断。方法 对 10 7例 (12 3个 )由急性外伤或原发性骨质疏松所致的压缩椎体的MRI征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变形椎体内完全保留骨髓信号并混有高信号、椎体后上角突向椎管 ;T1椎体终板下带状低信号 ;椎体前后缘外形正常或略凹陷、边缘光滑 ;椎体静脉显示清晰是骨质疏松压缩的MRI表现。椎体较为均匀的低信号并部分保留骨髓信号、椎体变形明显、椎旁血肿、有骨折线或多伴脊髓水肿、囊变是外伤性压缩的MRI表现。椎体强化是骨折修复期的重要表现 ,是判定新鲜、陈旧骨折的一个参考标准。结论 脊柱外伤及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及骨折时间的判定可通过MRI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责任椎体定位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民航总医院收治并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OVCF患者36例,其中男4例,女32例;年龄56~ 97岁,平均77.5岁,病程3d至1个月.入院后均行核素骨显像和MRI检查,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36例(64个椎体)患者中骨显像提示51个椎体存在新鲜OVCF(其中5个椎体为胸椎新鲜OVCF,仅做了骨显像和腰椎MRI,未做胸椎MRI),MRI检查示46个椎体诊断为新鲜OVCF,两者具有较高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素骨显像灵敏度为97.9%,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95.8%,阴性预测值90.9%,准确率94.9%;MRI灵敏度为95.8%,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84.6%,准确率96.6%.结论 核素骨显像和MRI在OVCF责任椎体定位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核素骨显像灵敏度略高于MRI,可作为PKP术前定位责任椎体的有效方法,且其在胸腰椎多发椎体OVCF责任椎体定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伤后6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间行PVP的17例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前后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不同骨折时间的VAS变化的差异,了解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月;术前VAS平均为7.5分,随访时为3.4分;不同骨折时间VAS改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无骨水泥渗漏造成的神经压迫等症状;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应用PVP治疗陈旧性VCF疗效满意;MR I对于患者的评估非常重要,术前MR I出现骨髓水肿信号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及数字X线成像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新鲜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经PKP治疗OVCF患者47例,其中22例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3~6个月摄椎体正侧位平片,术前及术后3~6个月MRI检查。比较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央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情况;术中在C型臂X线透视下监测及术后椎体正侧位片上观察骨水泥渗漏及分布情况;末次随访时MRI及DR共同诊断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率。结果 22名患者均表现为单纯新鲜性压缩骨折,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央高度比较及Cobb角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中央高度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椎有3椎出现骨水泥渗漏;在随访中发现有两名患者出现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结论影像学检查在PKP治疗OVCF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MRI与CT多平面重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疼痛责任椎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OVCF急性期50例,OVCF亚急性期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和CT多平面重建检查,且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比两种方法诊断OVCF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责任椎体的准确性,同时观察并总结MRI和CT多平面重建骨折区域形态类型。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OVCF急性期责任椎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803,一致性较高。两种检查方法诊断OVCF急性期责任椎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719,一致性较高。71例OVCF患者119个椎体中嵌插型78个(65.55%),裂隙型41个(34.45%)。结论MRI和CT多平面重建在确定OVCF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疼痛责任椎体中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许昌龙耀医院就诊的86例老年OVCF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行PVP术,B组行PKP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伤椎高度增加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压缩比,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伤椎高度增加量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术后Cobb角、椎体压缩比和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PKP术治疗老年OVCF临床效果优于PVP术,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疼痛责任椎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106个椎体)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SPECT-CT、MRI检查确认疼痛责任椎体,进行手术治疗,于术前、术后3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伤后6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间行PVP的17例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前后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不同骨折时间的VAS变化的差异,了解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6月;术前VAS平均为7.5分,随访时为3.4分;不同骨折时间VAS改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无骨水泥渗漏造成的神经压迫等症状;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良好.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例,应用PVP治疗陈旧性VCF疗效满意;MRI对于患者的评估非常重要,术前MRI出现骨髓水肿信号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罗发军 《广西医学》2009,31(10):1461-1463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短、中期疗效。方法采用单侧PKP治疗OVCF患者33例共38椎体,观察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椎体高度、脊柱后凸Cobb's角变化,并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比较。结果PKP组术后次日、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也低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患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s角均好于手术前(P〈0.05)。结论PKP术治疗OVCF短中期止痛效果满意。好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2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手术在C臂机监测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到达伤椎椎体.其中28例外伤引起的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单纯椎体成型术.对镇痛效果和椎体高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逐渐减轻,在术后不同时间及随访期间,患者疼痛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和随访期间椎体丢失高度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Cobb’s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1).结论:单纯椎体成型术与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疗效确切,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能较好恢复其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16.
王蒙蒙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75-2176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新鲜及陈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134例,根据骨折发生至手术时间及磁共振结果分为新鲜组(n=75)、陈旧组(n=59)。患者均接受PKP治疗,比较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伤椎后凸角(Cobb’s角)、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组手术时间短于陈旧组(P<0.05);术后3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3个月新鲜组Cobb’s角小于陈旧组,且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陈旧组(均P<0.05)。结论 PKP术治疗老年OVCF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与陈旧骨折患者相比,新鲜骨折患者恢复更佳,尽早实施PKP术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应用PKP治疗11例OVCF。测定手术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患者较术前视觉模拟评分减小、伤椎高度增加及Cobb角恢复(P<0.01)。术中出现1例骨水泥渗漏,但未出现肺栓塞和脊髓、神经受压。术后2个月出现1例相邻椎体骨折,无肋骨骨折、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 PKP治疗OVCF能够迅速减轻骨折引起的疼痛,并能恢复伤椎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且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出血患者MRI、CT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我院骨伤科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比较,同时评估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32例研究对象中,28例为单个椎体病变,3例为双节椎体病变,1例为三节椎骨折,病变部位:胸椎18例,腰椎14例。MRI影像学特点显示椎体形态:楔形16例,倒楔形0例,凹陷形14例,扁平形2例;T1WI低信号10例,T2WI高信号8例,DWI低信号12例,DWI高信号2例;后缘膨隆3例,成角29例;椎弓根破坏0例,T1WI低信号1例;结节肿块0例,环形增厚11例。CT表现为椎体前缘、侧缘可见透亮线。17例局部骨皮质断裂不连,7例椎体前缘双边改变,12例椎体中前柱骨质致密、紊乱,3例经CT判断为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同时可见椎体前缘骨皮质内细小裂隙,仅1例表现为椎体前缘局部骨密度增高与椎体相续。结论通过对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出血患者MRI、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提示两者对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出血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闫军  管士伟  张居凯 《求医问药》2014,(17):289-290
目的 :探讨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12例患者分为PVP组和PKP组,其中PVP组共有114例患者,PKP组共有98例患者。我院为PVP组患者(共133个椎体)使用PVP手术进行治疗,为PKP组患者(共106个椎体)使用PKP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1天和进行手术后1天的VAS评分、术后伤椎增加的高度以及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丢失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1天和进行手术后1天的VA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术后伤椎增加的高度明显低于PKP组患者术后伤椎增加的高度,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手术后12个月,我院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PVP组患者伤椎高度的丢失值明显低于PKP组患者伤椎高度的丢失值,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使用PVP术和PKP术进行治疗均可起到缓解由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感。但用PKP术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其复位的效果要优于PVP术,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所以,PKP术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更具优势,尤其适用于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有脊柱侧弯畸形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椎体成形术(PVP)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新鲜OVCF患者伤后两周内行PVP术治疗共34例(51个椎体)。于术前1天、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予VAS、ODI评分,并行X线检查以测量病椎前、中、后缘的高度和病椎cobb角。结果纳入研究的34个病例中,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随访中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1天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随访中行X线检查时,术后各次随访中椎体前缘、中段、病椎cobb角均较术前有较为明显的矫正(P<0.05)。结论应用PVP治疗新鲜OVCF疗效满意,可快速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和矫正病椎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