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u mbar disc herniation,LDH)诱导疼痛大鼠脊髓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m 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LDH模型组(LDH组,32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32只)。LDH组在左L5神经根近背根神经节附近自体移植尾部髓核,建立大鼠非压迫性LDH模型,Sham组手术方法同LDH组,但不植入髓核。分别测定两组大鼠术前1 d及术后1、3、5、7、10、14、21 d左后爪机械性缩爪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爪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Sham及LDH组手术前,术后1、3、5、10 d大鼠各6只取L5节段脊髓,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XCL1 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LDH组MWT在术后1 d即显著降低(P<0.001),持续21 d以上(P<0.001);PWL在术后5 d开始下降(P<0.01),21 d部分恢复正常。与Sham组相比,LDH组大鼠脊髓CXCL1 m RNA表达水平在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上调(P<0.01或P<0.001)。结论:大鼠脊髓中CXCL1 m RNA的表达上调可能与自体髓核移植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诱导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模型),探讨左旋紫堇达明(levo-corydalmine,l-CDL)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敏化和脊髓中枢敏化的影响。Von-frey法检测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热痛刺激仪检测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L4-L6段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背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表达以及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显示,l-CDL(7.5,15 30 mg/kg,i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改善CCI模型大鼠机械超敏和热痛过敏。l-CDL[15 mg/(kg·d),5 d,ig]能显著抑制CCI模型大鼠脊髓CGRP,p-NR1,c-fos的高表达,且不发生镇痛耐受现象。表明l-CDL对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抑制大鼠脊髓中枢敏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神经病理性疼痛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为特征,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中枢敏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及其NMDA受体介导了脊髓中枢敏化现象,参与了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的形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刺可通过降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及NMDA受体的表迭,抑制中枢敏感化的产生,减缓痛觉过敏的形成从而达到镇痛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炎症疼痛大鼠下丘脑脑啡肽(ENK)、脊髓孤啡肽(OFQ)含量的影响,探讨单穴电针治疗慢性炎症疼痛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下丘脑ENK与脊髓腰段OFQ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ENK与脊髓腰段OFQ的含量无明显升高(P>0.05);单侧针刺组下丘脑ENK与脊髓OFQ含量比模型组升高(P<0.01、P<0.05),单侧电针组下丘脑ENK与脊髓OFQ含量比模型组升高(P<0.01、P<0.05)。结论单穴针刺与电针可缓解慢性炎症疼痛,其机制可能是与加强中枢ENK、OFQ的合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慢性疼痛形成过程中,伤害性信息经脊髓神经元多突触传递所诱发的中枢敏化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在参与中枢敏化形成的众多神经递质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本研究采用鞘内预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L-NAME)的方法,观察其对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后角c-fos表达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在假手术前15min经鞘内导管注射生理盐水;B组在假手术前15min鞘内注射L-NAME250μg;C组在坐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脊神经结扎模型(SNL)大鼠脊髓IL-1β、IL-6 mRNA的表达与双足痛觉敏化和异常疼痛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脊神经结扎组、假手术组、对照组,用up-down方法测定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相似文献   

7.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的变化,阐明在伤害性刺激及神经损伤时“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的腰5/腰6(L5/L6)脊神经紧结扎造成神经病理痛模型,采用电生理学技术记录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场电位,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诱导的差异。结果:(1)在神经病理痛大鼠,高频、低强度的条件电刺激(频率100Hz,波宽0.5ms,强度10V,串长ls,串间隔10s的4串电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即可诱导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PT;然而在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同样的刺激则不能诱导LTP的产生,只有高频、高强度的条件电刺激(强度30—40V,其余参数同上)作用于坐骨神经才可诱导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TP。(2)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场电位的诱发阈值显著降低,而幅值显著升高。结论:神经损伤情况下,在脊髓背角更容易诱导出C-纤维诱发场电位的LTP,使脊髓伤害性感觉的突触产生“超敏变化”。这种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很可能是神经病理痛产生中枢敏化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痛觉敏化诱发模型大鼠造模侧热痛阈(thermal paw-withdrawal latency,TPWL)、机械性痛阈(mechanical paw-withdrawal threshold,MPWT)及脊髓背角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按完全随机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其中空白组5只、假敏化组5只、敏化组6只用于MPWT检测;各组其余6只大鼠分别用于用于TPWL检测。造模方法:敏化组采用1%角叉菜胶100μL左后足足底皮下注射,待痛阈恢复至基础水平后,以100ng·25μL~(-1)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25μL注射于左足足背中央,建立痛转化模型;空白组两次均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假敏化组第1次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第2次注射等量PGE2,浓度与剂量同敏化组。大鼠造模前、第1次注射后4、24、48、72h和7d,第2次注射(第1次注射后8d)后1、4、24、48h检测MTWP和TPWL。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第2次注射后48h造模侧脊髓背角p38MAPK和TNF-α蛋白表达。第二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敏化组、敏化组、EA组、假电针(sham electroacupuncture,sham EA)组,每组12只,其中6只用于MPWT检测;其余6只用于TPWL检测。假敏化组和敏化组造模方法同第一部分,EA组和sham EA组造模方法同敏化组。第1次注射后,EA组大鼠于双侧"足三里""昆仑"穴行EA干预,1次/d,共10次;sham EA组仅针刺入大鼠皮下。各组大鼠痛阈检测时间同第一部分。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第2次注射后48h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敏化组比较,第1次注射后4、24、48和72h,第2次注射后4、24、48h,敏化组造模侧MPWT和TPWL显著降低(P0.01,P0.01),说明痛觉敏化诱发模型造模成功。与空白组和假敏化组比较,敏化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表达增高(P0.01,P0.01)。与敏化组比较,第1次注射后24、48、72h及第2次注射后4、24、48h,EA组造模侧的MPWT和TPWL明显升高(P0.01,P0.01),而sham EA组并不能提高大鼠痛阈,痛阈变化趋势与敏化组一致。与假敏化组比较,敏化组造模侧脊髓背角中p38 MAPK和TNF-α表达增高(P0.01,P0.01)。与敏化组比较,EA组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表达减低(P0.05,P0.05),而sham EA组p38 MAPK和TNF-α表达高于假敏化组(P0.01,P0.01),与敏化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结论]EA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能够干预痛转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钙网蛋白在三种疼痛模型大鼠的脊髓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疼痛的可能关系.方法:分别制作甲醛炎性痛模型、保留性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NI)模型和慢性缩窄性坐骨神经损伤(CCI)模型,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改变,并分别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脊髓c-Fos和钙网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大鼠脊髓后角c-Fos 阳性神经元增多(P<0.05); SNI模型组和CCI模型组大鼠脊髓钙网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0.05),甲醛炎性模型组大鼠脊髓钙网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钙网蛋白的表达上调与SNI和CCI模型的慢性神经病理痛发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重塑机制。大量研究显示,MAPKs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广泛激活,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药物也可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MAPKs的激活来缓解DNP。本文主要总结了MAPKs在DNP中枢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后脊髓背角神经元P2X3受体的变化,以探讨P2X3受体在初级中枢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CI后3、7和14 d组.采用von Frey细丝法检测大鼠机械痛敏压力阈值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时间段大鼠脊髓背角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CCI 7和14 d组大鼠术侧足底机械痛阈(PWPT)明显降低;CCI 7和14 d组大鼠术侧腰4~腰5(L4~L5)节段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反应阳性显著上升.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L4~L5节段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阳性的增加与机械痛敏的增强一致.在神经损伤的病理情况下.P2X3受体可能参与了脊髓中枢疼痛信息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杜仲腰痛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杜仲腰痛丸改善LDH大鼠疼痛的药效应.方法 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模型组(Model组)、模型治疗组(Model Treatment组),各24只.采用自...  相似文献   

13.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发生在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炎症反应和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的脊髓中枢机制.因其复杂的发病机制致使治疗的难度大,一直是困扰世界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良好镇痛效果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围绕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活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变化的关系.方法 完全福氏佐剂和3%角叉菜胶前列腺内注射造成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propentofylline脊髓插管给药,干扰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疼痛组、干扰组脊髓节段(L6和S1)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谷氨酸的定性定位,并用氨基酸分析仪测量3组脊髓背角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变化.结果 疼痛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明显增强,干扰组明显减弱,谷氨酸明显表达于脊髓背角且疼痛组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明显增多,干扰组明显减少.结论 胶质细胞活化是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兴奋性氨基酸变化的重要原因,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的应用可能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比较腹腔注射和侧脑室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后中枢各脑区及脊髓内催产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腹腔注射CCK-8可使垂体、下丘脑、桥脑及脊髓内催产素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侧脑室注射CCK-8后,仅垂体内催产素含量增加(10min后P<0.05,20min后P<0.01),其他脑区及脊髓内催产素(OXT)含量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提示CCK-8对中枢脑区及脊髓内OXT含量增加的影响以外周性传入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探讨腹腔注射吗啡对单纯乌拉坦麻醉、心肌损伤和心外膜涂酸大鼠中枢亮氨酸脑啡肽(LEKIS)和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I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吗啡对单纯乌拉坦麻醉大鼠和心肌损伤大鼠中枢LEKIS和β-EPIS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可使心外膜涂酸大鼠的下丘脑、丘脑、中脑、桥脑内的LEKIS含量明显减少(P<0.01);海马和延脑的LEKIS含量亦减少(P<0.05);β-EPIS的含量在垂体明显减少(P<0.01);延脑和其它脑区亦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吗啡可使心外膜涂酸组大鼠中枢多个脑区的LEKIS以及垂体β-EPIS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炎症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的影响;明确DEX对炎症性疼痛大鼠具有超前镇痛效应。方法:建立福尔马林诱导的炎症性疼痛SD大鼠模型并给予鞘内注射DEX;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L4-6)SP阳性表达变化。结果:炎症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增加,脊髓背角SP阳性表达上调;给予鞘内注射DEX可降低炎症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以及脊髓背角SP阳性的表达(P均<0.001);鞘内预注射DEX大鼠的疼痛行为学评分和脊髓背角SP表达低于DEX后处理组(P均<0.001)。结论:鞘内注射DEX通过抑制炎症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SP表达产生镇痛作用,该作用具有超前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阻断小胶质细胞的MAPK-p38信号通路对肠易激综合征(intestinal bowel syndrome,IBS)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为探讨IBS内脏敏化的神经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只昆明鼠用旋毛虫灌胃的方法成功制作IBS模型,随机分为Ⅰ和Ⅱ两个大组,各组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生理盐水IBS对照组、单纯IBS组、SB203580组,每组5只。IBS大鼠通过脊髓插管给予小胶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MAPK-p38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干预小胶质细胞的功能。Ⅰ组用于观察痛行为学积分、腹直肌肌电以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Ⅱ组再取5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用于测定骶髓DCN单位放电。结果 SB203580组的痛行为学积分、腹直肌肌电反应变化(频率、振幅)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OD值显著低于脊髓插管给予生理盐水IBS对照组、单纯IBS组(P<0.05)。脊髓插管给予SB203580组DCN的单位放电频率显著低于脊髓插管给予生理盐水IBS对照组、单纯IBS组(P<0.05),但高于空白对照组DCN的单位放电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胶质细胞参与了IBS大鼠的内脏敏化反应,当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被阻断,即可明显阻断后续疼痛反应的发生,提示小胶质细胞在IBS内脏敏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反应可能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P38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研究发现 ,外周组织损伤后 ,伤害性刺激向脊髓的传入增加 ,从而引起由 NMDA受体介导的脊髓后角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 ,形成中枢敏化 (central sensitization) [1 ] 。术前应用阿片类药物可以抑制中枢敏化的形成 ,从而减轻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时间和减少镇痛药的用量 ,起到“先发镇痛”(pre- emptive analgesia)的功效 [2 ,3]。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采用的新术式 ,为配合此手术麻醉及验证先发镇痛的功效 ,我们对常规硬膜外用药进行改良 ,并与常规硬膜外用药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无张力疝修补术 31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干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程度及神经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NP组)、免疫球蛋白干预组(IG组),NP组和IG组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IG组给予0.4g/kg免疫球蛋白干预。干预后21d时,测定血清及脊髓中疼痛介质、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的含量。结果:NP组大鼠血清和脊髓中SP、5-HT、GABA、IFN-γ、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Sham组,血清和和脊髓中IL-4、IL-10的含量显著低于Sham组;IG大鼠血清和脊髓中SP、5-HT、GABA、IFN-γ、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NP组,血清和和脊髓中IL-4、IL-10的含量显著高于NP组。结论:免疫球蛋白能够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程度并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