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临床疗效的用药策略。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进行脑梗死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共计99例,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式,其中包括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各组应用剂量相符,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探究联合治疗方式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分析其用药策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及AA%、ADP%水平均显著优于氯吡格雷组与阿司匹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血栓性疾病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见效迅速,蛋白结合率高,相较于单一用药方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文微微 《当代医学》2014,(2):151-15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早期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方法、疗效。方法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治疗组1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治疗组2-经确诊即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嚼服治疗,三组疗程均为14d。观察三组治疗前后NIHSS总评分比较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1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治疗组1(P〈0.05);临床总有效率各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而确诊后立即嚼服作用优于常规口服,急性脑梗死早期尽早发挥双抗治疗的作用会使患者获得更大的受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至建湖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评估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并随访血管再通率情况。结果 治疗7 d、14 d及21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21 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及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4.
张善朋  刘永生 《河北医学》2009,15(7):832-83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60例和拜阿司匹林治疗60例,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5),对出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8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拜阿司匹林联合组(49例)和常规治疗组(49例),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则应用一般基础治疗+拜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拜阿司匹林联合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拜阿司匹林联合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用药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3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两者联合治疗。用药前后测定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阿司匹林组与正常对照组及用药前比,花生四烯酸诱导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氯吡格雷组二磷酸腺苷诱导途径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两者联合用药组4种诱导途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仅可抑制单一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联合用药对4个途径均有抑制作用,用药过程中进行监测可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治疗剂量下质子泵抑制剂(PPI)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单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对照组),组2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泮托拉唑口服治疗(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总评分。结果治疗前后组间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及N1 HSS评分比较: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估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抑制率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9月的急性期冠心病行PCI住院患者150例,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三组;所有患者均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抗血小板治疗后花生四烯酸(AA)通路和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的基础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组在血小板抑制率和临床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在性别、年龄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及肥胖因素与阿司匹林的药物敏感性有关(P<0.05)。氯吡格雷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在年龄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抽烟、高脂血症及超重等因素与氯吡格雷药物敏感性有关(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及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实验大鼠胃黏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8只,分别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前及给药后3、7、14、21和28 d处死大鼠,取胃观察。Guth法测定溃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胃黏膜TNF-α、VEGF表达。结果氯吡格雷灌胃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与对照组及用药前相比存在差异(P<0.0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灌胃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与对照组及用药前相比,损伤存在差异(P<0.01),与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组亦有差异(P<0.01)。TNF-α定量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或用药前比较,呈高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TNF-α表达与损伤指数呈正相关(P<0.01)。VEGF定量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或用药前比较,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可导致大鼠胃黏膜损害,胃黏膜VEGF表达减少,TNF-α表达增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较单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中盲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常规组5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50例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常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组间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arthel指数、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用药安全,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通心络组,C组氯吡格雷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TXB2;比较3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不同组别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均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更明显;(2)通心络和氯吡格雷治疗后均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XB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而尽管氯吡格雷组使TXB2下降更明显,但与通心络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ACS患者的AR。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抽取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小板凝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最大血小板凝聚时间两组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加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梁栋 《中国医疗前沿》2013,(21):64-64,8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给予稳定血糖和血压、钙拮抗剂、清除氧自由基、扩血管、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血清CRP下降明显(P 〈0.05)。两组均未出现脏器出血、骨髓抑制及皮疹等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张永香 《中外医疗》2010,29(21):18-19,21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2组。阿司匹林组(A组,67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300mg,而后100mg/d;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组(B组,70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各300mg,而后阿司匹林100mg/d+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d;同时另选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C组,50例),无任何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4d、30d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散射比浊法和ABC-ELISA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用药前A、B2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01)。用药后14d,A、B2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的浓度均降低(P均〈0.01)。用药后30d,A、B2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的浓度均进一步降低(P均〈0.001),且B组hsC-RP和TNF-α的浓度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82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联合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1周,后改单服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服拜阿司匹林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并进行疗效、安全及卒中进展率复发率的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进展率复发率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IHSS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2.86)、(60±13.76),对照组NIHSS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6±2.38)、(75±1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抑制(P<0.01),但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安全性和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上加用小剂量氯吡格雷组(治疗组),分析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接受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20例和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20例,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以及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1个月内心肌梗死及心脏猝死等主要终点事件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氯吡格雷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虽然心电图疗效两组差异未见显著性,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二联"强化抗血小板治疗(ACS),比单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未见出血增加,表明该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血小板聚集,清除活性自由基,从而改善神经损伤症状,保护脑组织细胞、神经细胞,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单抗组43例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1次/d;双抗组43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1次/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单抗组总有效率(76.7%)与双抗组(79.1%)无明显差异(P>0.05);但双抗组发生颅外出血事件(18.6%)明显高于单抗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临床疗效并不优于硫酸氢氯吡格雷单抗治疗,且颅外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抗治疗,故临床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推荐单用硫酸氢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9.
张建强  邰迎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46-2647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短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30 例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入院时及入院后3,7,1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短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0.
李碧艳  宋祖栏  陈煜 《当代医学》2021,27(26):18-20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内皮素-1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降低患者脑损伤程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