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辅助PPI四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1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胶体果胶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藿朴夏苓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和Ⅱ(PGⅠ&P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G-17、PGⅠ、PGⅡ等水平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辅助PPI四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Hp根除率,促进胃黏膜修复,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龙胆泻肝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取四联疗法,试验组采取龙胆泻肝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2周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水平、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ratio, P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胆泻肝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有助于促进胃酸分泌,改善胃黏膜萎缩,降低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益胃化瘀汤联合叶酸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二科接收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叶酸片+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常规西药+叶酸片+益胃化瘀汤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检测PG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AS-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胃化瘀汤联合叶酸片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有效改善胃蛋白酶原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卢杰昌 《西部医学》2020,51(5):34-40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男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或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2组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PGⅠ/PGⅡ变化情况,并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PGⅠ、PGⅡ均明显降低(P<0.05),PGⅠ/PGⅡ明显提高(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能改善其中医症状,保护胃黏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16例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和复发率,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有助于提高H...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萎缩性胃窦炎及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182例患者,据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67例,萎缩性胃窦炎组66例,胃癌组4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水平,计算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I/pepsinogen II,PGR)。结果: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萎缩性胃窦炎组血清G-17水平明显降低,胃癌组血清G-17水平明显升高,萎缩性胃窦炎组及胃癌组血清PGⅠ及PGR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萎缩性胃窦炎组比较,胃癌组血清PGⅠ值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降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G-17、PGⅠ、PGR在萎缩性胃窦炎及胃癌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萎缩性胃窦炎和胃癌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标准四联联合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标准四联疗法;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丸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Hp清除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81.6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清G-17、PGⅠ水平均明显上升,PG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清G-17、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CD4+和CD4+/CD8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黄连温胆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组(33例)开展黄连温胆汤+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不舒服、焦虑/抑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8、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脘疼痛、口苦口臭、恶心呕吐)、TNF-α、IL-6、IL-8、PGⅠ、PGⅡ、G17水平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7%,较对照组的69.70%更高(P<0.05)。结论:比起单独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更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可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37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水平、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PGⅠ、PGⅡ水平和PG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5%(68/69),高于对照组的88.24%(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20%(65/69),高于对照组的79.41%(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可降低胃蛋白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46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和奥美拉唑四联治疗,观察组给予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根除率、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Gs)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3.15%,高于对照组的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个月后,两组患者PGⅠ、PGⅡ、G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根除率,以及降低血清PGⅠ、PGⅡ、Gs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单纯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及相关炎性因子变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治愈率及安全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胃痛、胃胀、胃酸、纳差等临床证候积分明显降低,Hp阳性患者明显减少,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GⅠ、PGⅡ及G-17含量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有效改善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吕斯琦 《当代医学》2021,27(5):128-129
目的 探讨健脾通络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通络汤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血清胃泌素17(G-17),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PGⅠ、PGⅡ、G-17水平均有提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患者实施健脾通络汤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胃黏膜萎缩,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E-钙黏蛋白、环氧化酶-2(COX-2)]水平、胃肠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肠道菌群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PCT、COX-2、E-钙黏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GⅠ和G-17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A72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歧杆菌、丁酸梭菌水平均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6例退出观察,实际完成60例。2组均予CAPD及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ɑ酮酸片,观察组加服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的变化,检测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 I)、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Ⅱ,PGⅡ)、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等指标变化;检测并计算腹膜透析尿素清除指数(Blood ureaclear index,Kt/V),评估透析充分性。结果 对照组中医临床有效率53.3%低于观察组80%(P<0.05);2组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在治疗第9、12周末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17、PG I、PGⅡ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降低(P<0.05),PA、TRF、ALB、Kt/V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升高(P<0.05),PGⅠ/PGⅡ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治疗后血清G-17、PG I、PGⅡ水平下降(P<0.05),PA、ALB水平升高(P<0.05),PGⅠ/PGⅡ、TRF、Kt/V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改善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口服,观察组采用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和促胃液素-17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第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PGⅠ水平升高,PGⅡ水平降低,PGⅠ/PGⅡ比值增高,促胃液素-17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末,观察组较对照组PGⅠ水平升高,PGⅡ水平降低,PGⅠ/PGⅡ比值升高,促胃液素-17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抗体(anti-HP)检测应用于胃癌筛查的可行性,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胃癌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正常者208人作为空白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中PGⅠ、PGⅡ和G-17水平;采用13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2组受试者anti-HP阳性率,并对anti-HP阳性(anti-HP阳性组)和anti-HP阴性(anti-HP阴性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和PGⅠ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GⅡ、G-17水平和anti-HP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与anti-HP阴性组比较,anti-HP阳性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和PGⅠ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GⅡ和G-17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anti-HP阳性率结合PGⅠ/PGⅡ比值检测对于胃癌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示上皮内瘤病变组织中G-17和PGⅡ水平可以作为胃癌前病变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伏诺拉生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诊治的Hp阳性合并CAG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四联疗法)及观察组(伏诺拉生联合四联疗法),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病损面积、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肠激素[内皮素(ET)、表皮生长因子(E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黏膜环氧化酶-2(COX-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4、TNF-α、hs-CRP均降低,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损面积、PGⅠ、PG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损面积均减小、PGⅠ均升高、PGⅡ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30例SD大鼠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慢性胃炎动物模型复制,对照组正常进食进饮;造模结束后,以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PG I、PGⅡ及PGI/PGⅡ比值(PGR)和G-17水平.结果:慢性胃炎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 I水平和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影响,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四联疗法,观察组则行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两组治疗时长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肠道菌群的变化,评估用药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6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Ⅱ(PGⅡ)低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比(PG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与对照组(1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改良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G-17联合PGⅠ与PGⅡ比值(PGR)血清学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高危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60例,非胃癌100例,抽取160例患者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胃泌素(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与PGⅡ比值(PGR),根据测定结果将160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G-17(-)、PGR(-);B组G-17(+)、PGR(-);C组G-17(-)、PGR(+);D组G-17(+)、PGR(+),按照胃镜及组织活检结果统计A、B、C、D四组患者的胃癌检出率,计算G-17联合PGⅠ与PGⅡ比值(PGR)筛查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胃癌患者与非胃癌患者的PGⅠ、PGⅡ、PGR以及G-1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胃癌检出率分别为7.7%、60.0%、40.0%以及73.3%,A组患者的胃癌检出率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7筛查胃癌的灵敏度为71.7%,特异度为78.0%;PGⅠ、PGⅡ筛查胃癌的灵敏度为56.7%,特异度为74.0%;G-17联合PGⅠ、PGⅡ筛查胃癌的灵敏度为36.7%,特异度为92.0%。结论 G-17联合PGⅠ与PGⅡ比值(PGR)血清学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