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中国糖尿病患者中DR发生率为25%左右,且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DR发病率高达12%,轻者使患者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DR早期可以采用激光治疗控制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但晚期可以发展至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由于玻璃体积血、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视力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不同分期的患者视网膜激光治疗的视力预后。方法:根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研究组(Diabetic Retinopathy Photocoagulation Study Group,DRPS)治疗技术规定,将138例(210眼)分别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3~6个月监测视力变化,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观察荧光素渗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血管瘤及新生血管等有无消退,酌情补充光凝。随访6~24个月。结果:经过激光光凝治疗后NPDR期视力提高和不变占95.83%,PPDR期视力提高和不变占91.67%,PDR期视力提高和不变占73.81%。3~6月后复查FFA显示,NPDR期有效占95.83%,PPDR期有效占78.33%,PDR期有效占60.31%。结论:DR的不同分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力预后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理的激光参数对不同分期DR尤其是伴有黄斑水肿的DR患者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是挽救其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非增殖期(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增殖前期(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及增殖期(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165例(252眼)进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合并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先行局灶性光凝或格栅样光凝,术后3—6月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新生血管未消退者和无灌注区尚存者追加光凝,随访6-18个月。【结果】252眼视网膜光凝治疗后,NPDR期视力提高或不变者占95.2% ;PPDR期视力提高或不变者占90.3%;PDR期视力提高或不变者占72.3%。3—6月后复查FFA结果显示NPDR期有效率占90.4%,PPDR期有效率占77.9%,PDR期有效率占60.0%。【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手段。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早发现,并根据不同病变分期选择合理的激光参数及不同的光凝方案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以阻止病变发展,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3组:正常视网膜组(non-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NDR)、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NPDR)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 group,PDR),同时测定患者HbAlc浓度,并对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DR组、NPDR组和PDR组的HbA1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作为监测DR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慧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1):1357-136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DR的严重阶段。此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和/或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是目前治疗PDR的主要方法,直达病灶,效果显著。但是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采用PPV治疗后,仍然会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导致临床治疗更为复杂。本文就PDR患者PPV后继发NVG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激光光凝术是治疗DR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预防和阻止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发生和发展,改善DR患者的视力预后.近年来,我院选择性地对4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分别就其可能诱发DR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NPDR组及PDR组的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NDR组(P〈0.01),各组年龄、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R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增高有关,高血压对DR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预防上述危险因素,可减少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伍霞 《当代医学》2014,(27):66-6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首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于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通过采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判断标准以及眼底照相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手诊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其中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例,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例。结果轻、中度NPDR患者平均视力(0.42±0.22)与重度NPDR患者平均视力(0.41±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DR患者平均视力(0.21±0.20)与轻、中度NPDR患者平均视力(0.42±0.22)、重度NPDR患者平均视力(0.4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不对称患者占18.6%,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对称患者占81.84%。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时,应积极掌握疾病临床特点,从而能够及早的进行疾病治疗与控制,有效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暴盲”等范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近年来,随着DM患者人数的快速增长和寿命的延长,DR的发病率逐步增加,已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经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88只因PDR而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间NVG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1)共有8只眼(2.8%)最终发展成为NVG;(2)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DRⅥ、术后玻璃体出血以及多次手术的P值分别为0.023、0.002、0.006。结论:PDRⅥ、术后玻璃体出血以及多次手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手术后继发NVG的主要危险因素,病变早期进行手术以及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降低继发NVG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IL-1和TNF-α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霞  钱芳  孙秀梅  李春雷  庞燕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79-179,190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d(TNF-α)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6例经散瞳行眼底荧光照影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IL-1和TN-α,其中31例单纯性视网膜病变为NPDR组,15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为PDR组,以同期体检健康的25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R组、NPDR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L-1水平:PDR组高于NPDR组,NPDR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DR组、NPDR组和正常对照组的TNF-α水平:PDR组高于NPDR组,NPDR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L-1和TNF-α水平增高;IL-1和TNF—α随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增高,提示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首位危害视力的视网膜类疾病。尤其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近年来有学者提出DR不仅仅是微血管的病变,更是视网膜血管-神经单位的损伤,且有研究发现在DR的早期就存在神经病变,即神经病变先于微血管病变。关于DR病变的机制有许多,如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慢性炎症等。本文主要针对高血糖诱导的氧化应激以及导致微血管病变和神经变性发病的分子机制及其病理生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根据2003年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对DR患者102例(192眼)进行分期,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41眼、重度NPDR 83眼及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DR)68眼.参照早期治疗DR研究组规定,采用氪激光对中度NPDR行次全视网膜光凝,重度NPDR及PDR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记录激光术前及激光治疗至少半年的最佳视力、眼底及荧光眼底造影检查变化情况.新生血管未消退和无灌注区残留追加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根据视力标准及荧光血管造影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视力及视网膜病变进展情况比较.结果 中度NPDR视力提高和不变37眼,占90.24%,重度NPDR视力提高和不变65眼,占78.31%,PDR视力提高和不变48眼,占70.59%,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率中度NPDR组为95.12%,重度NPDR组为85.54%,PDR组为77.94%,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分期DR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预后不同,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有效的光凝治疗是稳定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51.3%。因此,防止DR的发生是糖尿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R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可致盲.我院应用Nd:YAG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46例(54眼),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致盲眼病。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累及黄斑区,出现黄斑水肿、渗出及黄斑缺血称为糖尿病性黄斑病变(diabetic maculopathy)。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保存和提高DR患者的视力。如何对糖尿病性黄斑病变进行有效治疗,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院于2001年7月~2002年3月共收治86例136眼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行氩绿激光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就本组病例治疗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消退情况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各部位血流密度和厚度等指标,分析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方法 运用OCTA对22例(39眼)正常人、73例(73眼)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和25例(25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患者进行检查,收集不同区域的深、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厚度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1) 浅层血流密度: 与正常组相比,PDR和NPDR组的近中心凹血流密度、旁中心凹血流密度、FD-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和NPDR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2) 深层血流密度: PDR和NPDR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旁中心凹四方位以及近中心凹的下、颞侧血流密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全图区血流密度、中心凹血流密度、以及近中心凹上、鼻侧分区血流密度无显著差异;PDR与NPDR各部位血流密度相比较,旁中心凹以及旁中心凹颞侧区域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部位分区无显著差异。(3)视网膜厚度: 正常组较NPDR组黄斑中心凹厚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数据3组之间视网膜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OCTA检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深层和浅层血流密度下降明显,且在NPDR时期已经出现明显的血流密度下降;深层的视网膜旁中心凹尤其是旁中心凹颞侧血流密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olor doppler energy,CDE)技术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球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利用CDE技术,测定100例(20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15例(30只眼)正常人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经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包括无明显视网膜病变(non-obvious diabetic retinopathy,NDR)25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39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36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OA的EDV明显减小,RI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SV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CRA的PSV、EDV明显减小,RI明显增大,差别有显著性(P〈0.05)。EDV和RI的灵敏度优于PSV。结论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糖尿病患者的眼球血流动力学发生进行性改变,应用CDE动态检测眼球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DRP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早期诊治、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4年5月-2015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 083例。根据数字免散瞳眼底摄片,将患者的眼底病变分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NDR)、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与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4类。比较并分析不同DR患病情况患者的基本资料、体格检查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结果 2 083例患者的DR患病率为21.4%(445/2 083),其中NP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和PDR的患病率分别为14.3(297/2 083),2.9%(60/2 083)、4.2%(88/2 083)。不同街道患者DR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R患病情况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肌酐(U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平均发病年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UMA)及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发病年龄、2 hPG及HbA1c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DR患病率低于既往研究,且主要为非增殖期轻度病变。病程、发病年龄、2 hPG及Hb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激光光凝术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表现,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盲性并发症之一。目前DR治疗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探讨DR防治方法,降低DR的致盲率是当前眼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已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