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1例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  相似文献   

4.
敌草快是一种非选择性速效灭生性除草剂,与百草枯同属联吡啶类化合物。据报道,美国敌草快中毒以职业相关因素为主(8%~44%),且病死率低(<1%~3%)。我国是于近年来禁止百草枯后,敌草快才在市场中普及,因此对敌草快中毒的认识不足,病死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敌草快主要损害靶器官为肝和肾,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累及。本文主要报道一例年轻女性误服敌草快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案例,该患者存在典型的敌草快中毒性脑损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敌草快中毒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72例敌草快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CRR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7 d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肌酐(creatine,Cr)、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等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存时间,1个月内病死率等。结果 观察组1个月内病死率为38.9%,低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P<0.05)。观察组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8,P<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对敌草快中毒患者心肾损伤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敌草快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6 h内是否发生心肾损伤分为心肾损伤组(n=15)与非心肾损伤组(n=55)。患者行超声检查测定肝固有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对比两组患者降钙素原、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及Vmax、RI,用Pearson法分析CK、BUN、Scr及Vmax、RI与心肾损伤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对敌草快中毒患者入院6 h内发生心肾损伤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肾损伤组CK、BUN、Scr、Vmax、RI均高于非心肾损伤组(P<0.05)。Pearson结果显示,CK、BUN、Scr、Vmax、RI与心肾损伤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K、BUN、Scr、Vmax、RI单独评估敌草快中毒患者入院6 h内发生心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791、0.802、0.821、0.737,Vmax、RI联合检测的AUC高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东莨菪碱中毒大鼠体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与毒性的关系.方法 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给药组,连续给药30 d建立长期中毒模型,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D)联用技术,结合多元变量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对不同组别大鼠血清和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鉴定潜在的差异代谢物;通过代谢分析(Metabo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并将各组大鼠脏器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较,给药组大鼠的代谢轮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给药组血清及尿液中共筛选出谷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肌氨酸、丙氨酸等17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谷氨酰胺-谷氨酸代谢等9条代谢通路;病理学检验主要以神经细胞变性为主.结论 东莨菪碱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其毒性作用可能与其扰乱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谷氨酰胺-谷氨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东莨菪碱中毒大鼠体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与毒性的关系.方法 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给药组,连续给药30 d建立长期中毒模型,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D)联用技术,结合多元变量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对不同组别大鼠血清和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鉴定潜在的差异代谢物;通过代谢分析(Metabo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并将各组大鼠脏器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较,给药组大鼠的代谢轮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给药组血清及尿液中共筛选出谷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肌氨酸、丙氨酸等17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谷氨酰胺-谷氨酸代谢等9条代谢通路;病理学检验主要以神经细胞变性为主.结论 东莨菪碱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其毒性作用可能与其扰乱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谷氨酰胺-谷氨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东莨菪碱中毒大鼠体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与毒性的关系.方法 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给药组,连续给药30 d建立长期中毒模型,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D)联用技术,结合多元变量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对不同组别大鼠血清和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鉴定潜在的差异代谢物;通过代谢分析(Metabo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并将各组大鼠脏器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较,给药组大鼠的代谢轮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给药组血清及尿液中共筛选出谷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肌氨酸、丙氨酸等17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谷氨酰胺-谷氨酸代谢等9条代谢通路;病理学检验主要以神经细胞变性为主.结论 东莨菪碱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其毒性作用可能与其扰乱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谷氨酰胺-谷氨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采用纳米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采集大队列人群的血浆代谢指纹图谱,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代谢组学差异解释。方法·所有样本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然人群队列。于2019年2—8月期间纳入符合标准的14 419例队列成员,分别为冠心病单患组1 608例,脑卒中单患组461例,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冠心病+脑卒中) 145例和对照组12 205例,并进行前瞻性血浆样本采集。采用课题组开发的纳米材料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对血浆样品进行代谢指纹图谱采集,基于统计分析确认心脑血管疾病单患人群(冠心病单患组、脑卒中单患组)或心脑血管共患人群的典型代谢特征。结果·研究共提取到345个代谢信号峰作为血浆代谢指纹图谱。再经过质谱数据分析,鉴定出具有差异性变化的6种代谢生物标志物(以下简称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高度相关。进一步地,6个代谢标志物可以归为“酮体代谢因子”“脂肪酸代谢因子”2个集群。“酮体代谢因子”集群中,冠心病单患组血浆中氨基磺酸、乙酰乙酸、甲基丙二酸的强度显著增加,而在脑卒中单患组、心脑血管共患组中显著下降。“脂肪酸代谢因子”集群中,心脑血管共患组血浆中葡萄糖、半乳糖醛酸、α-亚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赣南地区非综合性唇腭裂(NSCL/P)患者与正常人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探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收集17例NSCL/P患者和1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浆样品,测定NSCL/P患者血浆的一维1H-NMR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NMR数据,以鉴别NSCL/P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内源血浆代谢产物的变化,获得NSCL/P患者的特征代谢物。结果 NSCL/P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血浆代谢产物存在明显差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SCL/P患者血浆中的缬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升高;NSCL/P患者血浆中的丙氨酸、胆碱、磷酰胆碱等代谢物的含量降低。结论采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能较好地反映赣南地区NSCL/P患者血浆的代谢变化,通过1H-NMR代谢图谱获得NSCL/P的特征代谢物,可以初步探讨NSCL/P的代谢机制,表明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黄云霞  黄雪霞  文静 《安徽医学》2023,44(11):1297-1301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探索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为精神分裂症病理提供新见解。方法 于2020年8月选用2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试验组(腹腔注射MK-801),每组各10只,2周后,依次进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Y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自主活动、焦虑样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大鼠血浆代谢物,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血浆差异代谢物和显著变化的代谢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慢性MK-801给药导致大鼠在旷场行为学测试中运动路程显著降低、在高架十字迷宫行为测试进入开臂的次数和在开臂持续的时间显著降低和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测试期探索新物体时间显著降低(P<0.05),成功模拟精神分裂样症状。根据代谢组学分析在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为苏氨酸、丝氨酸、肌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柠檬酸、酪氨酸、D-核糖、核糖醇、色氨酸,且与对照组相比,其相对浓度均呈下降趋势;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两条代谢通路,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相关的血浆代谢变化。方法选取53 例高血压前期受试者,所有受试者血压3 年内反复测量均在高血压前期范围。将该组受试者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53 例血压正常受试者的血浆代谢谱进行比较。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分析法对代谢谱进行分析。结果调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吸烟、酗酒、血脂谱、葡萄糖和胰岛素后,高血压前期组受试者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溶血卵磷脂(lysoPC),其中包含C14 :0、C16 :1、C16 :0、C18 :2、C18 :1、C18 :0、C20 :5、C20 :4、C20∶3 及C22 :6,更高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介素6(IL-6)、尿8- 异前列腺素F2α,以及更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LysoPC(16 :0)是对照组和高血压前期组的血浆代谢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ysoPC 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呈正相关。调整混杂变量后,高血压前期组受试者LysoPC(16 :0)水平与ox-LDL、Lp-PLA2 活性、8- 异前列腺素F2α、ba-PWV 和IL-6 呈正相关。结论与高血压前期相关的LysoPCs、Lp-PLA2 活性、ox-LDL、尿8- 异前列腺素F2α、IL-6 和ba-PWV 升高,表明LDL 氧化升高过程中,Lp-PLA2 催化PC 水解,并导致氧化应激升高,从而促进炎症发展和增强动脉僵硬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血浆代谢表型的特征及凉血解毒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3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和31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核磁共振谱仪技术分析银屑病血热证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血浆代谢产物谱,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健康人与银屑病血热证患者之间、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经凉血解毒汤治疗前后代谢产物谱的差异。结果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血浆核磁共振氢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仅银屑病血热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能够被明显区分,银屑病血热证治疗前后也能较好的分开。组间内源性代谢物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提示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存在脂类、蛋白质、能量代谢异常及肝肾功能损害。凉血解毒汤能调节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糖脂类代谢,使其代谢网络呈现向正常状态修复的趋势。结论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能较全面地反应生物体的生理病理及代谢状态,并可应用于药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药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科学研究热点。由于其研究思想和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相吻合,使得代谢组学成为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良好平台。本文通过综述近年相关的研究文献,讨论了中药代谢组学的定义、研究范畴、应用领域等热点问题,结合实际应用分析,探讨了中药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一门学科,首先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得到应用,逐渐成为热点领域并在生物预警中发挥重要作用[1].随着多学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代谢组学被引入到以医学为主的生命科学领域[2],并以它独特的实时性、动态性和可检测性的生命特征被广泛的应用于生命医学领域[3].并快速的成为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热点指标[4].而作为当代危及人类生命的首要疾病—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也未阐明,使得疾病的防治始终未能有突破性进展[5].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代谢组学的介入为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突破方向[6].因此,近年来关于代谢组学和冠心病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7],本文以代谢组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组学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一门学科,首先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得到应用,逐渐成为热点领域并在生物预警中发挥重要作用[1].随着多学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代谢组学被引入到以医学为主的生命科学领域[2],并以它独特的实时性、动态性和可检测性的生命特征被广泛的应用于生命医学领域[3].并快速的成为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热点指标[4].而作为当代危及人类生命的首要疾病—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也未阐明,使得疾病的防治始终未能有突破性进展[5].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代谢组学的介入为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突破方向[6].因此,近年来关于代谢组学和冠心病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7],本文以代谢组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浆代谢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代谢组学上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对照组(n=29)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n=31)血浆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检测。通过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得到两组血浆的差异性代谢物,并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两组血浆代谢物有明显的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浆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低密度脂蛋白、乳酸、丙氨酸、糖蛋白、谷氨酰胺、肉碱、α-酮戊二酸、肌酸、甘氨酸、不饱和脂类、酪氨酸、甲基组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降低,丙酮酸、柠檬酸、肌酸酐、胆碱、鲨肌醇、β-葡萄糖、肌醇、α-葡萄糖和甲酸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血浆代谢物的差异可以分辨健康对照组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甘遂醋制前后引起的大鼠血浆代谢组的变化,探讨甘遂醋制减毒可能的代谢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30只,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5组: 对照组、甘遂低剂量组(7.875 g/kg)、甘遂高剂量组(15.75 g/kg)、醋制甘遂低剂量组(7.875 g/kg)和醋制甘遂高剂量组(15.75 g/kg), 每组6只,持续给予甘遂和醋制甘遂14 d后,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4 d和停药7 d取各组大鼠血浆,后加入重水和PBS缓冲溶液制备血浆检测样品。收集各组血浆样品的1HNMR谱,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分析。结果 与甘遂组相比,醋制甘遂组血浆中脂质、3-羟丁酸盐、葡萄糖是升高的,乳酸、肌酸/肌酸酐是降低的,且醋制甘遂组血浆代谢谱特征更靠近正常组。停药7 d后,醋制甘遂组恢复较好。结论 甘遂醋制后具有减毒作用,能够调控机体能量代谢、脂肪代谢,降低肝脏和肾脏的毒性损伤。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波谱和多变量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能够从整体上阐明甘遂醋制减毒的代谢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