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泌素瘤患者中恶性者占60~70%,50%在确诊时已有肝、脾、骨、淋巴结、腹膜等处转移,了解有无转移对决定能否手术至关重要。如MEAI型多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60~70%为多发病灶,其病灶比胃泌素瘤小,且常有胰外肿瘤,如胃、十二指肠壁、胰周围淋巴结等处肿瘤(25~45%),术中常难以确定原发灶,故应充分做好术前检查。 CT 口服gastrografin,并快速静注碘造影剂,然后薄层扫描(层距、层厚均为5mm)。最近,Wank等报道61例,CT诊断肝转移灶与原发灶的特异性分别高达98%和95%。CT所见不明显时应做血管造影(AG)等其他检查。CT对肿瘤的显示率与其大小及部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胰腺癌被确诊时,已为进展期。因而,胰腺癌手术是对进展期癌的手术。此时,对于尚无远隔脏器转移,肝转移以及腹膜播散(即病灶限于局部)的病例,在理论上手术根治是可能的。有报告胰腺癌行全胰摘除术比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预后更好。因而,应积极施行全胰摘除术。多数进展期胰腺癌的手术根治,用标准的切除术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有必要行胰周多脏器的联合切除。如保留部分胰腺有困难,则可施行全胰摘除术。对全胰摘除的病例,需行胰岛素补充疗法。与部分胰腺切除病例相比较,术后急性期以及恢复期的代谢,结果并非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对象本组病例为截止1989年末切除的142例伴有食管浸润的贲门癌及胃癌,其中不包括鳞状上皮癌。本组病例的肉眼类型,Ⅱ型62例,Ⅲ型58例,二者占总数的84.5%(120例)。其中分化型72例,未分化型70例。浸润深度Se以上占76.1%,淋巴结转移阳性例占76.8%,Ⅲ,Ⅳ期病例为83.1%,进展期胃癌占大多数。二、研究结果1.手术术式切除范围,全胃切除及食管切除的113例(79.7%),同时合并切除胰脾的126例(88.7%)。从手术入路来看,用单纯开腹入路切除者50例(35.2%),左侧开胸腹者42例(29.6%)。  相似文献   

4.
任太行 《日本医学介绍》1994,15(11):508-509
胰头癌扩大的淋巴结廓清胰腺癌的预后较其它消化器癌尤为恶劣。据日本全国统计手术切除病例5年生存率不足17%。原因之一,是胰腺位于腹膜后,和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尤其和门静脉系毗邻,沿着这些脉管有淋巴网、神经网结构。总结本科胰头部胰管癌手术切除病例的淋巴...  相似文献   

5.
在胃癌外科领域中,充分切除癌所在的胃壁和进行确切的淋巴结廓清是两个主要目标。但是,胃周淋巴结的广泛廓清,不仅手术难度大,同时也摘除了相对正常的淋巴结,从而削弱了对癌瘤的屏障。因此胃周淋巴结的廓清只有达到“充分而且必要”的范围,才能提高根治术后的生存率。另外,对胃壁的广泛切除也往往在术后给患者带来各种并发症。一、色素法1950年Weiberg 和Greanty 在胃癌术中向胃壁肌层注入滂胺天蓝(pontamin sky blue)染料,使淋巴结着色。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着色需要30分钟以上,于是采用术前二日经内镜癌周粘膜下注射色素,在术中有效地观察到了着色的淋巴结。尽管上述色素  相似文献   

6.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自Whipple报告十二指肠乳头癌根治术成功病例以来,已能进行胰头部范围癌根治术。过去,因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远期效果不好,故也有否定该术式的报告。但最近随着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而有术后远期生存率也比以前增高的报告。另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适应证的胰头癌、乳头癌、下部胆管癌、十二指肠癌,其预后有很大差别。本文就有关决定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预后的因素进行叙述。1.胰头癌据全国统计,胰腺癌切除2102例中,5年存活率为17.4%,即便是胰腺癌中最多的普通型胰管癌,几乎全部病例均可见到淋巴管、血管或神经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后腹膜神经丛浸润发生率尤高,切除病例多数在手术时已为进行性胰腺癌。即使是小胰腺  相似文献   

7.
返流性食道炎是指由于胃内容(胃全切时小肠内容)返流到食道引起的炎症乃至溃疡。本病病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食道粘膜的攻击因子,主要有胃酸、胃蛋白酶、胆汁酸、胰酶等,在胃无酸状态下(如恶性贫血、胃全切除后),胆汗酸和胰酶参与对食道粘膜的损害。在保持胃酸分泌时,非饱和胆汗酸不溶于水,胰酶也不被活化,所以不能  相似文献   

8.
不满30岁的青年甲状腺癌预后良好,即使单纯一叶切除复发率也很低,存活率极高,这是因为青年人的甲状腺癌很少有淋巴结转移,因此有人主张不须做淋巴结廓清术。然而青年人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及发生率,与30岁以上的甲状腺癌并无太大差别(见表)。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高发部位是气管前旁淋巴结,该部位淋巴结的直径为2~3mm 以下,即使是已发生转移,淋巴结也很小,多数不超过5mm,所以在临床上难以象其他癌那样,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在处理手术标本时,数毫米那么小的淋巴结一般也不检查。为此从表中所示淋巴结转移的状况推测青年甲状腺癌病例最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最小范围的术式,即甲状腺峡部切除+局部淋巴结廓清(气管前旁淋巴结)。扩散到甲状腺内者,可采取次全切除、全切除术;而扩散到淋巴结者则采取保留的颈部廓清、根治颈部廓清、两侧颈部廓清的扩大手术。  相似文献   

9.
李兵 《日本医学介绍》1993,14(9):421-423
一、胰腺移植术的概况和问题1.胰腺移植的分类(表) 胰腺移植可在糖尿病性肾功衰竭需要用透析疗法维持的患者在肾移植的同时进行(胰肾同时移植法,SPK),也可在肾移植以后再进行胰腺移植(PAK),还可以在糖尿病性肾病出现以前单独进行胰腺移植(PTA),但通常多采用SPK方法。胰腺移植方法有整个器官移植(全胰移植)、胰体尾部部分移植、单独胰岛移  相似文献   

10.
1935年,Whipple等首次报道对壶腹癌二期施行胰头切除术,但那时的胰头切除术并没有切除胃和十二指肠。1946年,还是Whipple等人报道了壶腹癌和慢性胰腺炎的一期胰头切除术,为彻底切除胰头区而把十二指肠和一部分幽门同时切除。1969年,Warren报道了胰头切除兼广泛的幽门侧胃大部切除和迷走神经切除术,术后吻合部位溃疡的发生率降至7.5%,而Whipple原来只切除部分幽门的胰头切除方法,术后吻合部溃疡发生率高达17%。此后,尽管胃切除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倾倒综合症等征并发症,但从防止消化性溃疡发生的角度上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行幽门侧胃大部切除几乎已成为常规,并顺利地开展应用。1978年,Traverso、Longmire等人报道了保留幽门(胃)的胰十二指肠功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相似文献   

11.
标准R_2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可以缩小化的观点,早在1980年初就开始有报道,近年已有众多的报告和实施结果相继发表。重新探讨对进展期胃癌所进行的包括广泛切除和预防性廓清的扩大根治,其目的是为了对早期胃癌制定一恰当、合适的标准术式。关于缩小根治术,必涉及到癌灶的浸润深度、范围、病灶数、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廓清程度等问题,而且必须把胃的粘膜癌(m)和粘膜下层癌(sm)明确地区别开来,加以研究。本文仅就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合理地进行淋巴结廓清问题进行讨论。一、病例本文以1968~1988年原发性早期胃癌手术病例1714例中根治性切除的1673例为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胃癌的治疗 ,现在除完整切除包括转移灶在内的肿瘤外 ,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根治癌瘤。因此 ,目前胃癌的治疗标准是外科手术 ,这点和以前没有变化。此外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成为另一焦点。但治疗方法也有些细微的进步 ,其中最近的话题有缩小手术及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适应证的扩大 ,以及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 (HP)的关系。一、治疗前的辅助检查一旦发现胃癌 ,应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其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的有无 ,并根据这些结果确定是否适应外科手术治疗 ,以及选择缩小手术、标准 D2手术及扩大淋巴结手术等手术方式。对肿瘤…  相似文献   

13.
胰癌患者人数近年有所增加,而手术效果尚未提高,所有确诊病例的转归均在一年内死亡。根据最新的预后调查,手术切除病例的五年生存率均为18.6%,T_1病例的五年生存率为39.6%。如早期切除,其预后并不一定悲观。自1973年以来,试用血清早期诊断胰癌,使用过胚胎癌抗原(CEA)、胰腺胚胎肿瘤抗原(POA)、组织多肽抗原等多克隆抗体。自1979年Koprowsk等研制CA19-9以来,多应用单克隆抗体。胰癌的早期症状:如出现胰癌的早期特有症状或症状群则便于诊断。厚生省主办的早期发现胰癌学习班,调查比较可切除胰癌病例的早期症状和不可切除胰癌病例的早期症状,发现可切除胰癌病例多有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胃癌的外科治疗,以往认为不论癌瘤的进展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必须切除癌灶并行广泛淋巴结廓清术。最近,早期胃癌病例有了明显增加,对是否行扩大根治手术有各种意见。本文拟从病理组织学和肿瘤免疫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一、从病理组织学看廓清范围神前等认为早期胃癌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不应因手术不彻底使癌组织残留而导致复发死亡。另有人认为不能因手术侵袭过大以致危害生命或造成不良后果。早期胃癌无腹膜种植转移、肝转移和浆膜浸润,故当估计能否根治和侵袭程度时,除切除大小因素外,应规定淋巴结廓清范围。井口等认为淋巴结廓清已从治疗性淋巴结廓清转  相似文献   

15.
日本癌研病院乳房保存的指南(见表)中规定,手术方法分为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廓清(Q+Ax)、肿块切除加腋淋巴结廓清(L+Ax)和其他三种。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若证实完全切除,则不作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因肝硬化及多发病灶 ,切除常受限制 ,虽也有能行根治性切除病例 ,但肝内微小转移及多中心病灶致使仍有 80 %病例 5年内复发。鉴于非外科治疗也可起较大作用 ,作者从局部性根治和对肝功能的影响、复发后容易再治疗等方面考虑 ,对几乎所有病例均施行了无水酒精注射或微波凝固治疗 ,且在近期还开展了射频烧灼治疗。一、经皮穿刺瘤体无水酒精注射疗法 (PEIT)适应证为病灶不超过 3cm,且 3个病灶以下者 ,但对于大的病灶部位如可能注射酒精治疗 ,也没作特别限制。大的病灶必须确保肿瘤周边的治疗 ,单独行PEIT不如 PEIT及微波固化治疗 …  相似文献   

17.
癌转移病灶的细胞动力学和原发灶是相同的,还是转移病灶的细胞代谢快从转移机制及对抗癌剂的敏感性等关连来看,对其检索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等对大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细胞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对象和方法:3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例,分别就正常大肠粘膜、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肝转移灶进行细胞动力学分析。在癌病灶切除前5~7小时,给予溴去氧尿苷(BudR)1000mg,进行闪光标记。以流动血细胞计数获得二元变量BudR/DNA的分布,用移动相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35年美国的Whipple 首次对壶腹癌病人作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获得成功。在日本直到1949年吉冈、森梶谷等对胃癌、硬化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首次成功。同年本庄对胰癌实行了全胰切除术,术后存活6个月,因癌复发和肠梗阻死亡。四十余年来胰头领域癌手术切除率已上升到21~45%,其中胰癌切除率最低(14%),壶腹癌切除率最高(89.5%)。手术死亡率为6.2%~38.4%。术后五年生存率:胰癌0~14.3%(全日本统计为2.3%),乳头部癌14~  相似文献   

19.
东京半藏门病院外科三浦健发表了抗癌剂动注疗法与温热疗法并用治疗不能切除的胰头癌,大大提高了生存率。三浦等9年前开始了用5—FU或丝霉素动注疗法并用2450MHz超声波温热疗法。关于向胰癌的动脉注射,认为选择性地达到胰十二指肠动脉和脾动脉是最有希望的方法,但他们的成绩表明,即使往主动脉采取次选择性的动脉注射方法,治疗胰癌和肝癌获得显效的病例也不少。尤其是胰头癌效果显著。三浦等  相似文献   

20.
胸腺瘤是局限性很强的肿瘤,多呈局部浸润,但引起胸膜和心包浸润的并非罕见,有时还可出现远隔转移.根据这些性质,常采用如下病程分类.Ⅰ期:肉眼和组织学均看不到浸润者;Ⅱ期:肉眼可见与胸膜或周围脂肪组织粘连,或组织学上有被膜浸润者;Ⅲ期:周围脏器浸润;Ⅳa 期:胸膜、心包种植转移;Ⅳb 期:血行或淋巴转移。由于胸腺瘤局限性强,所以一般常首选外科治疗.Ⅰ、Ⅱ期可完全切除,Ⅲ期依浸润脏器及切除情况可分三种,①完全切除者;②切除大部分肿瘤(次全切除);③不能切除者(部分切除、开胸探查或非手术).Ⅳa 期和Ⅳb 期一般不能全切除.胸腺瘤的复发形式有三种,①局部复发;②播散转移;③远隔转移。局部复发常发生在首次手术时肿瘤未切净或合并切除周围浸润脏器的病人,但有时认为已完全切除的Ⅰ、Ⅱ期病人也有局部复发的,这可能是瘤细胞透过被膜所致的局部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