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强度聚焦超声应用于在体兔脑病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毁损在体兔脑组织后损伤灶及其相邻组织的病理改变,探讨HIFU将来应用于脑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作为HIFU聚能器.将48只新西兰兔按声功率随机分为A、B组,每组再按辐照时间分为6小组,即1、3、5、7、9、11s组;A、B组分别以声功率50、100W单次定点损伤兔脑组织.7d后,完整取出脑组织,观察损伤灶的大体特征和组织学的生物学特性;取正常与坏死交界区域组织送病理检查(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除1s组外,靶区脑组织的完整性均受到破坏.在一定的治疗参数下,声功率50W时,辐照时间3、5、7、9s和声功率100W时辐照时间3、5、7s对兔脑组织的作用比较理想.结论 适当剂量HIFU毁损正常脑组织是有效的和安全的,为将来HIFU应用临床脑肿瘤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兔脑在高强度聚焦超声作用下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兔脑组织在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用后的反应和生存状态,探讨HIFU对脑部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在总辐照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分组用不同的单次时间对24只新西兰兔脑组织进行定位损伤。观察实验兔的反应及生存状况,5周后处死取材,先用氯化三苯基四氮(triphenyl tetrazolium choloride,TTC)染色观察后,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观察期内实验兔的生存状态在单次作用时间≥20s后明显变差,与作用次数无明显关系,组织学变化提示单次作用时间5~10s效果为最佳。结论:H1FU能有效定位损伤深部脑组织,单次作用剂量适宜时是安全的,而与作用次数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IFU治疗后肿瘤组织的转归,寻找监测转归的合适手段。方法:采用彩色超声与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对60只经HIFU治疗的新西兰白兔外阴VX2鳞癌进行评价。 结果:HIFU治疗后即刻,超声见靶区回声明显增强,光、电镜见肿瘤细胞不可逆变性坏死;HIFU治疗后3天,超声见靶区边界清晰,内部以强回声为主,肿瘤周边原有血供消失。光镜见细胞出现核固缩,核溶解,核破裂;HIFU治疗后第7-14天,超声见靶区中心以低回声为主,边界呈强回声带。光镜下细胞以核溶解为主,周围见少量新生肉芽组织;HIFU后21天,超声靶区回声接近正常。光镜见靶区有大量新生肉芽组织;淋巴结变化:HIFU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论:病理证实,HIFU治疗兔外阴VX2鳞癌安全有效。彩色超声可做为监测疗效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4.
早期肝脏放射性损伤病理组织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脏放射性损伤早期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成年家兔24只,采用40Gy X线左侧半肝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后第4、10天两个观察组,每组12只,进行肝脏病理学研究。结果照射后第4天组12只家兔,光镜下肝脏无异常变化,从中随机抽出1只家兔电镜检查照射区肝组织见细胞器肿胀、胞浆空泡样变等超微结构水平改变。家兔肝脏照射后第10天未照射区肝组织无异常,照射区出现不同程度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改变,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内胶原纤维形成、泡浆内空泡化、Disse间隙水肿等异常。结论肝脏在受单次大剂量照射后,光镜下早期病理改变以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为主要特征,更早期电镜下就可观察到细胞器超微结构水平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蕲蛇酶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病理形态学观察蕲蛇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模型,光镜及电镜观察缺血3h恢复血流再灌24h后脑组织形态学变化。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用药组分别在缺血即刻或再灌即刻静脉给予不同剂量的蕲蛇酶,观察比较模型组和蕲蛇酶所有给药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缺血即刻给蕲蛇酶4U/kg组较再灌即刻给蕲蛇酶同剂量组显著减小梗死灶(P〈0.001),减轻脑组织病理改变,并使脑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蕲蛇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bFGF表达增高有关;提示该药早期使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伽玛刀照射正常鼠脑组织后,研究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脑组织水含量变化,了解伽玛刀照射后脑组织损伤的变化过程。方法:用伽玛刀将160Gy的剂量照射正常SD鼠脑组织,分别于照射后第1d,第7d,第14d,第28d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GFAP水平,微比重法测定脑组织比重,江镜下观察受照射侧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免疫组化检测:照射后第1d,靶区GFAP阳性星形细胞开始增多,随着时间的延长,GFAP染色加深,胶质细胞增生明显,第28d,靶区中央区出现直径约4mm的坏死灶,坏死区周边可见明显增多的GFAP阳性星形细胞(P<0.01)。(2)光镜观察:照射后第1d可见脑实质内细胞肿胀,第7d红细胞从血管漏出,血管外间隙增宽,第14d靶区伊文氏兰漏出。(3)照射后14d可见照射侧脑组织比重明显减轻。结论:GFAP可作为衡量脑放射性损伤的指标。同时,在照射后早期即出现脑水肿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兔肝脏的剂量及二维超声实时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兔肝脏的剂量和二维超声实时监控的可行性.方法:HIFU发射功率、工作频率、辐照深度恒定,以HIFU定点损伤40例兔肝脏,二维超声实时观察损伤靶区的回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测量回声变化的范围,解剖测量损伤靶区凝固性坏死区的大小,留取凝固性坏死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IFU体外辐照兔肝脏可在靶区形成凝固性坏死,能效因子为9.22±1.57J/mm3,靶区的回声增强,凝固性坏死体积、最大剖面面积与二维超声测量的回声增强区体积、面积呈线性关系.结论:HIFU损伤组织的剂量需大量的实验研究,二维超声可实时监控凝固性坏死的出现,并可预测凝固性坏死体积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L-2联合HIFU损伤正常兔肝组织的效果及靶区灰阶表现特点.方法:实验组输入HL-2后1h以一定参数行肝组织HIFU损伤,记录B超灰度变化值及治疗时间;对照以saline代替HL-2,余步骤同实验组.实验后24h解剖,测量凝固性坏死组织大小、计算EEF并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两组靶区灰阶表现形式相似;损伤组织大体观及病理检查两组均为典型的凝固性坏死,实验组EEF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HL-2联合HIFU能导致靶区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并有增强正常兔肝脏组织HIFU能量沉积的作用,在HL-2存在的情况下,灰阶超声对靶区凝固性坏死组织的实时监控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犬腹部爆炸伤后早期脑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特点。方法:15只犬按伤后不同时相点分为5组,即伤后即刻、3、6、12、24h组,每组各3只动物。致伤犬腹部后,对其脑组织进行大体及光、电镜观察。结果:15只动物中,12只大脑表面出现1-3个点、片状出血灶。伤后即刻,光、电镜主要以小血管的出血改变及部分神经髓鞘的分层为主,未见明显神经元的损伤。伤后6h则可见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水肿的表现。伤后24h可见部分水肿组织溶解变性、神经微丝凝固性改变。结论:腹部爆炸伤比一般枪弹伤造成了更加严重的脑间接损伤,且伤后病理改变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先锋必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和评估玻璃体内注射先锋必的安全剂量,采用眼底镜观察及光镜、电镜技术对注射3种不同剂量先锋必的兔视网膜标本进行观察。结果:5~10mg先锋必注射后兔眼视网膜未发现明显异常,20mg剂量注射后视网膜损伤仅局限光感受器外节。提示玻璃体腔注射先锋必的安全剂量5~10mg。  相似文献   

11.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初步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临床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探寻肝癌无创性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应用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86例,转移性肝癌7例,分别给予完全覆盖52例,部分覆盖41例。通过症状、主要脏器功能测定、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或CT、血清AFP水平等指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安全性。结果:显效28例(30.1%),有效53例(57%)、无效12例(12.9%),总有效率87%。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血清AFP水平下降,病灶缩小,血供减少或消失,无明显局部并发症发生,部分患者有治疗区皮肤损伤,均可自行愈合,小部分患者术后有发热及轻微腹痛,2-3日后消失。组织病理学发现HIFU治疗区肿瘤组织呈凝固性坏死。结论:HIFU对于肝癌的治疗是有效的,它为临床肝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32例尸检材料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概况艾滋病相关卡产波西肉瘤(KS)病理特征,并探讨其两全是学分型、来源与性质。方法:所有病例均按常规尸检及制片,光镜观察,并复习资料。结果:KS累及皮肤23例,呼吸系统20例,消化道17例,淋巴结12例,26例为播散性。肿瘤肉眼表现为斑型和结节型,镜下主要同增生的血管和梭形细胞构成。并常见胶原分、淋这扩张、嗜性小体、炎细胞浸浸、出血及含铁务黄素沉积等特征性病变。结论:KS是一种颇具特征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离体恶性胶质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 igh intensity focused u ltrasound,H IFU)体外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最佳声学剂量。方法根据不同的辐照剂量,将15例离体恶性胶质瘤标本分为10 s组、20 s组和30 s组,用频率9.7MHz,焦距4.5 mm,声强2 500 W/cm2的H IFU以不同剂量进行定点辐照,行病理组织学切片及电镜对比观察。结果10 s组胶质瘤组织辐照区无明显变化;20 s组辐照区凝固性坏死,边缘区无明显变化;30 s组辐照区及边缘区均凝固性坏死。结论在本试验设定参数情况下,20 s为最佳声学剂量,H IFU能够准确有效杀灭胶质瘤,而对未辐照的瘤组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开颅术后脑水肿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幕上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观察颅脑肿瘤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rebralelectrical impedance,CEI)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术后第2~9...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中的空化泡和沸腾泡对辐照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强回声的贡献。方法将牛肝组织简单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块。一组使用200 W声功率的HIFU辐照2 s,以在HIFU焦域处只产生空化泡,另一组使用50 W声功率的HIFU辐照80 s,以在焦域处只产生沸腾泡。在辐照过程中,使用置于HIFU声焦点旁1 mm的热电偶对焦域处的温度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机的RS 232串口进行记录。同时,使用被动空化检测(passive cavitation detection,PCD)系统测取牛肝组织内传播出的声信号,并在LabVIEW开发平台上编程以获得该信号的频谱,计算该频谱在3~7 MHz内滤除谐波后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记录HIFU辐照后即刻的B超声像图,与辐照前同一位置的声像图进行比较。辐照结束后将牛肝切开,观察是否有损伤形成。结果 200 W声功率的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有19次未出现强回声,PCD系统所检测信号的频谱中出现明显的宽带噪声,辐照开始后RMS增大,焦点处的最高温度为(61.10±6.18)℃。50 W声功率的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有19次出现强回声,PCD系统所测信号频谱中未见宽带噪声,RMS未见增大,焦域处的最高温度为(93.34±3.37)℃。辐照后,所有牛肝组织中均出现了凝固性坏死。结论 HIFU辐照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强回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辐照过程中产生的沸腾泡,非空化泡。  相似文献   

16.
应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对颅内占位病变行开颅手术后病员进行连续监测,观察其脑水肿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在开颅术后脑水肿连续监测中的临床意义,以达到指导临床治疗的目的。方法: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通过观察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rebral electrical impedance,CEI)扰动系数的变化,测定30例幕上占位病变患者术前1d及术后1-10d每天脑水肿的变化情况。10例无颅脑疾病者为对照组,同样测定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30例患者术后第2-9d手术侧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侧,以3-7d为明显,差值大于0.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1d和术后第1d、术后第10d两侧相差不明显,每一病例同一天的差值均小于0.3,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双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值非常接近,差值小于0.3,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反映脑水肿动态变化。(2)肿瘤病人术前1天的两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值相差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术后。(3)对于幕上开颅术后的病人,可指导和评价脑水肿的治疗,但有时候需结合CT等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回顾近8a来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合并大面积脑梗塞的17例病例,对其形成脑梗塞的原因及其防治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7例颅脑损伤后合并大面积脑梗塞病例中,7例死亡,2例植物状态生存,5例神经功能严重损害-重残(GOS评分),3例中残(其中1例偏瘫,1例视力障碍,1例共济运动障碍),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塞多发生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其一旦发生,加重对脑功能损害,且目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极差,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血肿直接压迫是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第一位基因,其它导致脑灌汪压下降的因素可能诱发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生,尽清除颅内血肿和病灶,解除其对脑组织的直接压迫,充分减,消除影响脑灌注的因素,是预防大面积脑梗塞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史南  欧善际  彭晓晖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8):1066-1067,1070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35例胰腺癌患者接受HIFU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和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35例胰腺癌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4.29%;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和转移性腺癌2例。结果γ-刀照射后肿瘤中心和肿瘤边缘的瘤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恶性肿瘤呈急性坏死,良性肿瘤呈延迟性坏死;边缘部位残留的瘤细胞较中心部位多,肿瘤旁脑组织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主要以胶质细胞损伤为显著。结论残留的瘤细胞是肿瘤复发的形态学依据,γ-刀对肿瘤旁脑组织的损伤与脑水肿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提示临床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照射剂量及肿瘤大小,以防止肿瘤复发和预防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颅内肿瘤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形成的原因。结果 在20例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患者中,14例血肿位于原手术区。6例位于非手术区。所有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再次手术后,12例痊愈,3例残废。5例死亡。结论 术中颅内压骤降、止血不彻底、操作性损伤及术后再灌注损伤等是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术前、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护,早期诊断是防治术后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