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隔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3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纵隔恶性淋巴瘤患者(包括9例何杰金氏病和2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探讨纵隔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在多层螺旋CT强化图像上观察所有病例增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强化特征,并结合美国胸科协会(ATS)纵隔淋巴结的解剖分区,明确其优势解剖分布。结果表明,31例患者中增大的淋巴结均呈圆形或类圆形,72.7%HD和88.9%NHL淋巴结增大呈普遍均匀强化密度,27.3%HD和11.1%NHL呈部分均匀强化合并坏死密度。HD常优势地累及2R(77.8%)、3(55.6%)、4R(88.9%)、4L(55.6%)、5(66.7%)、6(55.6%)、7(66.7%)及10R(55.6%)等区域;而NHL则常优势地累及2R(68.2%)、3(54.5%)、4R(59.1%)、4L(50%)、5(54.5%)、6(54.5%)、7(54.5%)及8(50%)等区域。同时心包(19.4%)、胸膜(19.4%)、大血管(6.4%)、肺(6.4%)、胸壁(3.2%)及乳腺(3.2%)等结外器官也受累。提示纵隔恶性淋巴瘤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特征性,并存在优势解剖分布,可为临床诊断和分期提供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人体正常纵膈标本上各区淋巴结的形态、方位、数目和大小,并通过MSCT图像观测其数目和大小,提出MSCT正常纵膈淋巴结短径的参考值范围.方法:解剖观察38具成人尸体及70例志愿者胸部CT图像中纵膈各区最大径2mm以上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和最大淋巴结的长、宽和厚径,并记录其方位,并用t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诸要素的关系.结果:大体解剖显示,4R和6区的淋巴结数目较多,7区淋巴结最大,各区淋巴结的形态以类圆形为主.MSCT观测显示,纵膈各区淋巴结以4L和4R最多,分别为(3.50±2.10)枚及(3.40±1.96)枚;以7区淋巴结最大,最大横径为(4.89±1.84)mm;随着年龄的增长,MSCT显示的纵膈淋巴结数量也相应增加(P<0.01),但年龄与淋巴结的大小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尸体标本及MSCT观测,发现纵膈淋巴结分布、大小、形态及随年龄变化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相关疾病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甲状腺病变累及至上纵隔的多层螺旋CT(MDCT)影像表现特点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回顾性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累及至上纵隔的甲状腺病变49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甲状腺瘤13例,甲状腺癌14例),结合其解剖、病理学基础,分析其MDCT表现特征及优势解剖分布。结果发现甲状病变向下位于前上纵隔约占67.3%(33/49)、后上纵隔14.3%(7/49)、跨前后纵隔18.4%(9/49);不同性质病变有各自特征性的MDCT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局限多发结节、肿块为主,约占77.3%(17/22);甲状腺腺瘤以单发肿块为主,约占92.3%(12/13);甲状腺癌以单发肿块为主,约占57.1%(8/14),9例合并有颈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因此,甲状腺病变累及至上纵隔,位于前上纵隔多见,后纵隔少见,其影像学表现及优势解剖分布与其解剖、病理基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人正常胸、腰椎体双源双能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标准值。方法 对2016年8—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前瞻性胸、腰椎双源双能量CT扫描,按年龄、性别分为<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以及≥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4组各50人。在虚拟去钙技术下,测量获得T3~L5各椎体的骨髓CT值,再根据测得的各椎体的骨髓CT值的相近程度分成T3~T5、T6~T9、T10~L1、L2~L5 4部分并取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上述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分组及性别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45岁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9.00±10.62)HU、(-35.81±12.36)HU,均高于≥45岁组的(-41.67±17.16)HU、(-44.81±14.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6、-4.746,P值均<0.01)。<45岁女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7.76±9.55)HU、(-37.56±9.05)HU,均分别高于≥45岁女性组的(-37.80±15.97)HU、(-45.45±14.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8、3.339,P值均<0.01);<45岁男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30.73±12.16)HU、(-33.91±14.64)HU,均分别高于≥45岁男性组的(-46.07±17.42)HU、(-44.68±14.8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653,P值均<0.05);<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5);<45岁组和≥45岁组的男、女性间腰椎的骨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对象胸、腰椎体的骨髓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63、-0.402,P值均<0.01)。对于T3~T5、T6~T9、T10~L1、L2~L5 4段椎体平均骨髓CT值而言,<45岁组的各段骨髓CT值均高于≥45岁组的骨髓CT值(P值均<0.01);不同性别间比较,仅≥45岁组的T6~T9、T10~L1椎体节段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326,P值均<0.05)。本组检测者CT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4.53~18.79(8.73±2.98)mGy和117.34~1678.42(421.53±230.85)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6.35±3.43) mSv。结论 正常人胸、腰椎双源双能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CT值较为稳定,可为椎体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的量化标准值,且其辐射剂量值并未增加甚至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相关腹部淋巴瘤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增强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4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AIDS相关腹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AIDS病相关腹部淋巴瘤MSCT增强的表现特征及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4例AIDS相关腹部淋巴瘤患者病理结果显示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95.45%),霍奇金淋巴瘤2例(4.55%);按照解剖部位划分,病灶在腹主动脉周围(72.73.%)、肠系膜淋巴结(54.55%)、肠系膜根部(50.00%)、腹腔干周围(50.00%)、肝十二指肠韧带(50.00%)分布最为多见。MSCT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明显,部分呈肿块状,病灶中央可见低密度坏死区,邻近组织受压,未见明显侵犯。结论:AIDS病相关腹部淋巴瘤的MSCT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小网膜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小网膜的病例,着重观察小网膜病变的CT表现特征.结果:(1)肝胃韧带淋巴结增大20例,均表现为均匀强化,并部分融合;增大淋巴结包绕胃小弯侧血管弓2例;(2)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增大20例,并部分融合;其中增大淋巴结均匀强化19例(95%),增大淋巴结均匀强化合并坏死1例(5%).包绕门静脉主干和/或肝动脉6例.(3)肝食管韧带和肝膈韧带淋巴结增大分别为13例和6例,均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可全面显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小网膜的解剖细节及淋巴结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6岁.因发现"肝占位"4天入院.患者先于4天前因"前列腺炎"在其它医院行B超检查,超声提示:肝脏测值增大,肝右叶异常回声,考虑肝占位性病变.CT平扫示:肝形态未见异常,于后叶见一10.1 cm×12.8 cm大小卵圆形低密度肿物,密度大致均匀,其内可见条索低密度影,CT值38 HU.占位明显,胆囊,胰腺,脾未见异常,未见腹水征及肿大淋巴结.CT增强示:动脉期肿块、呈不均匀性明显强化,境界清晰,CT值90 HU.肝右前叶见1.0 cm强化结节灶,静脉期肝实质明显强化,CT值90 HU,肿块密度减低,CT值75 HU.延迟4~7 min,肿块密度明显降低,CT值55 HU(图1).考虑肝占位性病变:(1)巨块型肝癌;(2)不典型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就诊,并以肝占位性质待查,收治入院.手术所见:肝脏呈红色,右叶增大,肝脏表面光滑,其右后叶顶部可见14 cm×10 cm×8 cm的肿块,质软,可触及波动感.  相似文献   

8.
正常胰腺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非胰腺疾病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成像检查,探索正常胰腺的CT灌注特征。方法39例非胰腺疾病患者行胰腺CT灌注检查。采用GELightspeed16MSCT机的电影模式(0.5s/圈),5mm层厚/4层。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Omnipaque30050ml,注射速率4ml/s,延迟6s,总扫描时间45s。所得数据传输至GEAW4.0工作站,利用Perfusion2中的胰腺灌注软件(去卷积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分别测量39例正常胰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胰腺CT灌注成像特征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匀一致的实质性器官。BF的测量值为(9684.05±1701.43)ml/(min·kg),BV的测量值为(1362.26±827.10)ml/kg,MTT的测量值为(3.72±3.06)s,PS的测量值为(829.80±278.99)ml/(min·kg)。结论正常胰腺CT灌注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均匀,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相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一致的实质性器官。R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构建仿真的儿童CT增强腹部体模,并验证其解剖结构的CT衰减特性与正常儿童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比较。方法:基于3D打印直写成型技术,将聚氨酯和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作为混合的打印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TCEP(0%~60%)混合材料,在不同管电压下(80~120 kV),评价TCEP混合材料浓度和CT值的线性关系。根据患者CT影像数据设计并打印仿真动脉期儿童CT增强腹部体模。体模在CT下重复3次扫描以评估数据一致性。将仿真CT图像与正常儿童的CT图像比较,对肝脏、腹主动脉、肾皮质、脾脏和肌肉的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进行计算和客观评价。采用5分制,由两个放射科医生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在不同的管电压下,TCEP浓度变化和CT值之间都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P0.001, r=0.99)。除了腹主动脉,仿真体模各解剖结构CT值与正常儿童一致(P0.05)。肝脏、肾皮质和脾脏的体模图像比正常儿童的图像有更高的CNR值(7.08±0.83 vs 5.50±0.48、14.18±2.48vs10.67±1.05、11.84±1.69 vs 8.78±0.53)。仿真体模CT图像噪声相比于正常儿童基本一致[(12.3±1.47)HU vs (13.7±1.5)HU]。但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略低(4.35±0.17 vs 4.72±0.17、4.50±0.16 vs 4.65±0.12)。结论:研究证明通过3D打印直写成型技术构建仿真体模具有可行性,且图像质量和一致性良好。仿真的儿童CT体模能模拟不同患者体型的组织衰减特性,可用于优化CT剂量和重建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良恶性纵隔淋巴结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纵隔淋巴结8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CT能谱成像进行鉴别诊断,且按照良、恶性分成良性组(41例)与恶性组(41例),对比两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胸腹肌与淋巴结水含量、碘含量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恶性组短径(20.35±9.16)mm、长径(28.86±10.60)mm均比良性组(7.48±1.75)mm、(14.01±4.50)mm长(P0.05)。结论对良恶性纵隔淋巴结患者应用单期CT能谱成像的鉴别诊断价值不高,需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咽淋巴环影像解剖特点,进一步分析口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PET/CT和MRI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口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PET/CT及MR检查,两种检查时间间距不超过14 d。结合咽淋巴环解剖影像解剖特点,分析病灶的分布、形态、MRI信号特点、强化特征、SUVmax值以及淋巴结转移方式。 结果 30例中B细胞来源占76.7% (23例),外周T细胞占16.7%(5例)和NK/T细胞占6.7% (2例)。63.3%(19例)腭扁桃体受累。病变表现肿块型10例,弥漫型8例,混合型12例。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MRI检查病灶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PET/CT原发灶SUVmax值达11以上25例(83.3%)。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咽旁间隙受压变窄,但MRI上高信号的脂肪仍存在,口咽部粘膜完整。25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22例转移淋巴结无坏死,3例转移淋巴结出现中心坏死。 结论 口咽部NHL在发病部位、形态、肿瘤的信号、SUVmax值、周围组织结构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都有一定的解剖学及影像学特征,PET/CT和MRI对于口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和病变范围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经病理活检确诊的3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FOP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CT征象。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肿大、深分叶、钙化、支气管充气征、晕征、坏死、邻近胸膜增厚等CT征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棘状突出征、弓形凹陷征、长毛刺征、短毛刺征等CT征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增加值区间在15~60HU,其增强扫描CT值为(36.36±15.14)HU;对照组患者CT增加值区间在30~90HU,其增加扫描CT值为(58.25±13.25)HU。观察组患者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P和周围型肺癌的区分可依靠两种疾病的CT征象特征结合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诊断,CT检测结果不确定的患者可采用穿刺活检方式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双源CT增强扫描检测和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 方法 使用双源CT对冠状动脉进行0.6 mm层厚横断面增强扫描,根据CT值将斑块分为钙化、非钙化和混合斑块。病理分型作为对比标准。 结果 病理切片发现75个斑块,63个斑块被双源CT检测, 双源CT对检测所有斑块的敏感性为84%(63/75),对检测I~III型的敏感性为0%,对检测IV型、Va型、Vb型和Vc型的敏感性分别为77.8%、80%、97.9% 和85.7%。 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和非钙化斑块的平均CT值 (分别是:416.5±94.4 HU、142.8±48.6 HU和46.3±34.2 HU;P<0.05) 有明显差异。以脂质为主的斑块(IV型和Va型)和以纤维为主的斑块( Vc型)的平均CT值(分别是:30.4±24.4 HU和73.3±23.3 HU;P<0.05)有显著差异。 结论 双源CT增强扫描能够检测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平均CT值能够代表斑块的主要成分,且与病理分型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颌下腺多形性腺瘤(PAS)增强CT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对该区域此种类型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PA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128排双期增强CT影像学表现特征,对肿瘤发生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CT密度、强化特点及CT值量化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2例颌下腺PAS病例中,左侧9例,右侧13例;位于颌下腺浅部者17例,跨浅、深部者2例,位于深部者3例;21例为单侧单发,1例为右侧多发。肿瘤最大截面横径为1.0~4.7 cm,平均约为2.3 cm;大多呈类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CT平扫密度多不均匀,肿块密度较均匀6例(6/22),不均匀16例(16/22)(16例可见大小不一的低密度囊变区,其中3例内可见点状或斑片状钙化灶)。肿块实质部分呈等密度16例(16/22),稍低密度6例(6/22)(与同层咬肌密度相比较)。所有肿瘤动脉期CT值约为(59.9±12.6)HU,静脉期病灶实性部分仍继续强化,CT值约为(71.1±13.5)HU。经统计分析,所有PAS中2例(2/22)病灶无强化,17例(17/22)病灶呈轻-中度强化,3例(3/22)病灶呈明显强化。所以,PAS的增强模式为:肿块实质部分大部分呈轻中度的渐进性强化。结论:PAS是颌下腺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常单侧发病,多位于颌下腺后下部的边缘带,大多呈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边缘清晰,平扫密度多样,内部可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区域,增强后肿瘤包膜显示清楚,肿瘤血供不丰富,大部分肿瘤实质部分呈轻至中度的渐进性强化,具有一定的增强CT影像学表现特征,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该区域此类型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2009年11月至2013年8月淋巴瘤患者805例,病理证实PTL者12例,分析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及SUVmax值及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结果 PTL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oma)常见.18F-FDG PET/CT图像显示甲状腺双侧或单侧塑形增大,病灶密度弥漫性均匀性减低49.4±11.8HU,且代谢明显增高(SUVmax均值12.4±8.7),常伴占位效应及高代谢淋巴结.SUVmax值不受年龄、性别、B症状、分期影响(P>0.05),但与IPI评分具有相关性(P=0.018).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PTL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16层螺旋CT表现特征、合并症及其解剖的优势分布。对临床病理证实的IPF38例行16层螺旋CT检查,其中26例追加薄层CT扫描。观察IPF的CT征像和合并症,评价其CT征像在解剖中优势分布。其中蜂窝肺14例(36.8%),10例(71.4%)主要分布于中下肺的外带、以双肺下叶基底段显著,4例(28.6%)呈弥漫性分布,11例(78.6%)病程在3年以上。小叶内间质增厚16例(42.1%)、小叶间隔增厚20例(52.6%)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9例(23.7%),分别优势分布于中下肺的外带、双肺下叶基底段,双肺下叶及右肺中叶中内带。磨玻璃样密度影15例(39.5%),优势分布于肺的外带,主要以双肺下叶基底段显著;其中10例(66.7%)病程在1年以下。结果表明IPF的16层螺旋CT征象能反映其病理变化,在解剖分布上有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CT断层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模型对髋臼后柱形态特点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术中钢板成型及髋臼后柱解剖型钢板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11位成人患者(男72例,女39例)骨盆CT数据,测量股骨头直径(D);并分别通过CT断层扫描的三维反求技术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测量髋臼后柱钢板放置路径中髋臼后壁、近端、远端的3段近似圆弧的曲率半径(R1、R2和R3),以及反应三段圆弧相对位置关系的髋臼后壁圆弧展角;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股骨头直径(D):47.4±3.7mm;其中女性为43.6±2.3mm,男性为49.5±2.5mm。R1:48.0±7.8mm;R2:67.7±13.4mm;R3:9.8±0.4mm。:51.4°±6.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反应髋臼后柱钢板路径中的R1、R2、R3和与股骨头直径D和性别均无相关性。R3体现出相对独立性,其尺寸变化范围不大;而R2总体上随着R1增大而增大(线性相关系数R=0.388),而髋臼后壁圆弧展角随着R1的增大而降低(线性相关系数R=0.735)。结论髋臼后柱的解剖结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股骨头直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髋臼后壁的形态决定了髋臼近端以及远端骨盆形态。新型髋臼后柱解剖钢板的应用,能够与髋臼后柱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形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颈胸交界区淋巴源性肿瘤病变的MDCT影像表现特点、解剖及病理学基础,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下颈部和上胸部的淋巴源性肿瘤病变69例(其中淋巴瘤41例,转移瘤28例),分析病变的MDCT表现特点及分布规律,阐明影像学表现与解剖、病理学的相关性。发现淋巴瘤41例中,病灶主要分布于颈外侧浅部21例(51.2%),颈深静脉链区27例(65.9%),锁骨上区31例(75.6%),上纵隔气管旁19例(46.3%),主动脉弓旁23例(56.1%),主肺动脉窗22例(53.7%),前上纵隔17例(41.5%),隆突下11例(26.8%),上纵隔食管旁7例(17.1%);淋巴结转移瘤28例,原发肿瘤为鼻咽癌5例、甲状腺癌7例、肺癌10例和食管癌6例,大多数循淋巴回流方向逐级转移,少部分跳跃式转移,主要分布于颈静脉链周围区23例(82.1%),锁骨上窝区21例(75%),上纵隔气管旁17例(60.7%),前上纵隔18例(64.3%),主动脉弓旁10例(35.7%),肺动脉窗11例(39.2%),上纵隔食管旁8例(28.6%)。因此,颈胸交界区域淋巴源性肿瘤病变可同时累及下颈部和上胸部,其影像学表现及优势解剖分布与其解剖、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原发纵隔内胚窦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纵隔内胚窦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3例肿块均位于前纵隔,肿瘤横断面最大长径及短径的平均值分别为(13.0±4.2)、(8.2±1.3) cm。两例血清AFP检测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CT和MRI扫描示巨大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分隔及实性部分轻度至中度强化。3例均取得手术病理结果,免疫组织化学表达AFP(+),PLAP部分(+),CK-pan(+),CK-L(+), Ki-67约70%~95%(+)。结论:原发纵隔内胚窦瘤的术前综合分析和评估很重要,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病理学特征可以指导其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测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p GGN)的病理组成,并分析结节内各成分在形成CT值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9例p GGN的肺腺癌结节CT值与胶原纤维、弹力纤维、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肺泡间隔的关系。结果 59例p GGN中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 20例、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 1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 20例。其中AIS、MIA、IAC的结节最大截面直径均值分别为(0.73±0.33)、(1.15±0.37)、(1.48±0.46)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IS的CT均值(-667±114) HU,MIA的CT均值(-634±98) HU,IAC的CT均值(-495±136) HU,三组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T值与肺泡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线性回归关系,系数为正; CT值与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线性回归关系,系数为负。结论 p GGN中肺泡间隔及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对CT值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