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海拔4 250m地区高原人群血清EPO(红细胞生长素)、T(睾酮)、E2(雌二醇)含量变化与HAPC(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的相关关系。方法:在海拔4 250m地区筛选出HAPC,且测定了世居高原藏族、移居高原汉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三组人群血清中EPO、T、E2含量。结果:HAPC组:移居高原汉族18人(占66.66%),世居高原藏族9人(占33.33%),男女比例为26:1,三组间EPO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是高原人群血清中的EPO含量高于平原地区3.788倍。三组间T、E2差别无显著性,P>0.05,T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世居高原藏族和移居高原汉族三组间差别无明显性,但是T低于平原地区8.43倍。可能与高原人群T的活性增加有关,在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调查。结论:EPO、T、E2与HAPC的发病虽然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是EPO含量高于平原人群3.788倍,T含量明显低于平原人群8.43倍,EPO的增高和T的降低是一种高原人群的生理病理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2.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高原地区特有的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高原低氧环境能引起HAPC患者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本文旨在研究移居高原的HAPC患者血清中尿酸(U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作者选取确诊的HAPC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73例,女5例;年龄(21~66)岁,均为平原出生移居高原到海拔3600m~4370m后发生HAPC的汉族患者。以80名健康移居汉族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5例,女5例;年龄(19~65)岁。HAPC患者入院时静脉采血,对照组禁食12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用尿酸酶法(URO-PAP)测血尿酸浓度,作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玲  谢慎威 《西南军医》2021,(3):271-273,262
目的 了解4个年龄组健康习服汉族男性中青年和世居藏族男性中青年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正常值范围,为缩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易感人群范围提供帮助.方法 取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健康体检的人群,共计1073例,其中健康习服汉族男性665例,世居藏族男性408例,按年龄分为20岁年龄组(17-22岁)习服汉族青中...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原世居人群和移居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不同适应机理 ,我们于 1999- 0 4,在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 (海拔430 0m)对 2 4名高原世居藏族青年和 2 4名移居该地区的汉族青年同时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2 4名藏族士兵 ,年龄 18~ 2 0岁 ,平均 19.2岁 ,均出生和成长在西藏阿里地区 ,未曾到过平原。 2 4名汉族士兵 ,年龄17~ 2 5岁 ,平均 2 0 .4岁 ,生于平原 ,移居高原 1~ 3年 ,平均1.5年。两组青年经体检确认健康。受试者均在上午室内检测 ,室温 16~ 18℃ ,检测前受试者须静息 1h。采用无锡春光医学仪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辅酶Q10对长期移居高原健康男性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年龄、职业等相匹配,从平原移居海拔4300 m的健康青年男性,分为辅酶Q10组(n=18)与对照剂组(n=20),在从海拔1300 m地区进入4300 m高原当天开始服药,连续服用2个月.分别在服药前、服药1个月、服药2个月末次服药后,取受试者的静脉血,测定其血常规.结果 给予辅酶Q10口服1个月后,血液中红细胞压积(45.6±3.8)%显著低于安慰剂组(51.8±8.2)%(P<0.05);口服辅酶Q10第2个月末,血液中红细胞压积(47.7±8.4)%也显著低于安慰剂组(51.7±7.9)%(P<0.05).结论 辅酶Q10对长期移居高原健康男性的红细胞压积有降低作用,其是否能够成为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新型药物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多克隆抗体是否具有拮抗Epo所致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红系增殖活性的功能。方法:抽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红系定向体外培养,观察加入Epo及Epo多克隆抗体对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的影响。结果:Epo多克隆抗体体外能抑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骨髓红系增殖。结论:Epo抗体可以显著拮抗Epo促红细胞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致痛风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失常所致的疾病。本文通过我院在海拔 35 0 0m处收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 36例 ,进行血尿酸检测分析。发现 19例HAPC患者有不同程度痛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HAPC 36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2 4 6岁 ,平均 35岁。均由低海拔地区移居至高原 ,高原居住时间均在 1年以上。在移居高原前无明确痛风史。均符合HAPC诊断标准 :红细胞≥ 6 .7× 10 12 /L ,血红蛋白≥ 190 g/L ,红细胞比容≥ 0 6 2。1.2 方法 用磷钨酸盐法检测血尿酸 ,X线检查受累关节 ,调查分析病史。2 结果   36例HAPC患者 19例血尿酸在 2 12 .…  相似文献   

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是高原缺氧环境中移居与世居者常见病 ,是人群长期暴露在缺氧环境下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但过高的红细胞堆积在血液中则导致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 ,引起人体多器官系统损害。本文选取海拔在 4 52 0m的那曲黑河镇的部队干部战士 36 6人为调查对象 ,年龄在 2 0岁~ 4 4岁 ,居住时间为 2年~ 15年 ,全部为汉族男性。均于上午时间采取指血 ,使用分光仪由专人负责测定血红蛋白水平。询问吸烟饮酒史、居留时间、工作强度根据Hb >2 0 0g/L为HAPC的诊断标准。结果本次调查的 36 6名移居汉族男性中共发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不同Hb浓度时,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及与内地值的差异情况,我们测定了拉萨地区(海拔3658m)332名成人的MCV、MCH、MCHC,并作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332名受试者中除255名军人外,其余均为地方的机关干部和工人,其中移居男性281名,女性4人,年龄17~70岁;世  相似文献   

1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VEGF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影响。方法:实验对象被分为8个组:汉族、藏族、男性、女性的HAPC和各自的健康对照组(HC)。ELISA法测定VEGF。结果:HAPC和HC的VEGF值分别是:74.665±6.295、64.628±5.826、68.146±4.536、59.201±6.467、65.273±2.225、58.995±4.523、60.351±6.207、54.629±4.761。VEGF值,HAPC高于HC,汉族高于藏族、男性高于女性(P<0.05或0.01),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差异;在HC中,汉族男性与女性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高原缺氧诱导了VEGF分泌增多,VEGF在HAPC的肺动脉高压、低氧适应调节及并发症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触珠蛋白(HPT)水平的变化.方法:我们利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Array360特种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散射比浊法),对移居雁石坪地区(海拔4 750m)的42例HAPC患者、同海拔50例健康人以及50例北京地区(海拔50m)健康人,进行血清触珠蛋白检测.结果:血清触珠蛋白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清触珠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同海拔健康人群(P<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触珠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血清触珠蛋白降低是否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 Epo)是促进骨髓红系祖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成熟的主要刺激因子,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发病机理中起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Epo多克隆抗体作为Epo拮抗剂,观察其抑制红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作用,为临床应用Epo抗体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提供理论依据。作者随机选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例,对其均进行临床检查及血液化验,于髂骨抽取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在高原现场(海拔3680m)做以下条件骨髓培养:空白对照培养(既不加Epo,亦不加Epo抗体);加Epo常规培养(加Epo,但不加Epo抗体);加Epo抗体实验培养(既加Ep…  相似文献   

13.
(达娃,等.西藏科技,2012,(7):50~57.)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对高原缺氧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的一种慢性高原病。此病多见于高原移居人群或者高原世居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除常常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症状外,常合并血  相似文献   

14.
藏族是世界公认为最佳高原环境适应民族之一,探索藏族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能力的机制,是受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对世居高原民族移居平原后返回高原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试图从红细胞免疫学的角度了解世居藏族对快速低氧的适应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①观察组:选36名经全面体检的健康藏族男学生,年龄18~23岁,均出生西藏高原(平均海拔3700m),分别在洛阳、成都、咸阳、上海等地上学,在平原居住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 )是临床医师广泛用以反映人体疾病状况的一项有效指标。为了解新兵进驻高原后早期抗体适应性反应 ,本文对进驻高原 1个月和 1a战士及平原战士进行血沉等检测。1 研究对象1 1 研究对象 选择入伍前生活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健康男性战士 30 0名 ,年龄为 18~ 2 4岁。分组及入选方法 :(1)在入伍后进驻青海省某海拔 3 0 0 0m地区接受 1个月训练的新战士中 ,随机选取 10 0名战士 ,为高原 1月组 ;(2 )在进驻该地区已 1a的战士中 ,随机选取 10 0名战士 ,为高原1a组 ;(3)驻扎在上海市接受 1个月训练的新战士中 ,随机选取 10 0…  相似文献   

16.
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移居人群血清肌钙蛋白I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健康移居人群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海拔 4 70 0m地区 10 0名健康男性 (部队官兵 )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 :10 0名健康男性血清cTnI测定值均 >10 0 0ng/L ,平均为 (1370± 180 )ng/L ,与该方法正常人参考值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在高原低氧环境中 ,健康移居人群的心肌细胞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血府逐瘀汤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属中医“血瘀气滞”病症范畴,是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1]。几年来,笔者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移居高原地区的汉族。治疗组52例,男48例,女4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56岁,平均45岁。移居时间最长24年,最短6年。病程最长10年,最短2年。对照组50例,男47例,女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1岁,平均44.5岁。移居时间最长26年,最短5年。病程最长11年,最短3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大致相近,差别无显著性,P>0.05。所…  相似文献   

18.
王雅西  王西涛 《人民军医》2000,43(6):344-344
19821998年,我院在海拔3500m处收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18例。其中16例伴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HAPC18例均为男性,年龄2243岁,平均29岁。均由低海拔地区移居至高原,高原居住时间均在1年以上,在移居高原前无明确胃病史。均符合HAPC诊断标准:红细胞≥67×1012/L,血红蛋白≥190g/L,红细胞比容≥062,伴有HAPC的症状及体征。除此之外,尚有上腹疼痛、恶心、嗳气、腹胀、纳差和大便隐血阳性。12 内窥镜所见 对HAPC18例内窥镜检查结果:胃窦部、胃体部粘膜呈暗红色或深红色充血水肿改变16例;9…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中国西北高原汉族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的参考范围,并分析不同类型贫血患者RET的数量变化.方法:选取2018-06~2020-06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世居西北高原(海拔≥1 500 m)地区的汉族健康体检者335例,按年龄分为年轻组(18~40岁)、中年组(4...  相似文献   

20.
蒙赫氏病2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告的是发生在喀喇昆仑山的25例蒙赫氏(Monge’s)病,又称慢性高山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均汉族男性,平原出生,年龄19~38岁,进入高原前确认健康,曾成功地适应过高原的久居者,而后逐渐地形成同时具有显著低氧血症、显著肺动脉高压症、显著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精神和神经症状。国内过去称之为高原心脏病“混合型”,为了与国际高原疾病名称相一致,作者认为应诊断为Monge’s病或C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