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医院HCV与HBV感染情况分析050071河北省人民医院张曼利,吴朝梅,康喜荣,李新吉,陈卫华,崔秋英为了解综合医院丙型肝炎病毒(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我们对1993年3月~1994年2月本院门诊及消比科住院患者进行了血清丙...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探析邵东县人群HCV感染现状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本次采用多阶段多层次抽样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统计分析邵东县人群HCV感染及危险因素,采用ELISA检测HCV抗体,分析人群抗-HCV阳性率以及其发展趋势,探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抗-HCV阳性率为0.92%,和1992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HCV感染率明显降低;男性阳性率为0.83%,女性阳性率为1.00%,抗-HCV阳性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布差异显著(χ2=0.1924,P=0.6609);<50岁受检者中抗-HCV阳性率为0.65%,≥50岁受检者抗-HCV阳性率为2.25%,比较差异显著(χ2=9.3952,P=0.0022)。抗HCV阳性率文化程度、职业、名族以及婚姻状况等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抗-HCV阳性率和受检者和家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手术史、医学诊疗史、口腔诊疗史、创伤性美容史、献血史、输血史、针灸治疗史、理发店修面史等无相关性,但是和肝炎患者病史、共用注射器史、足浴店修脚史等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邵东县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92%,和1992年阳性率3.9%相比明显降低,可见邵东县人群HCV感染情况已得到明显控制,抗-HC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门诊病人及献血员中HCV感染情况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叶晨,徐美生,马梅支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魏建威1989年美国、日本学者重组丙型肝炎病毒(HCV)编码抗原研究成功[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免疫学方法(E...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血液病80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4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结果护理组呼吸道感染8例,感染率为40%;血液感染6例,感染率为30%;口腔感染3例,感染率为15%。对照组呼吸道感染12例,感染率为60%;血液感染9例,感染率为45%;口腔感染5例,感染率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率,值得在各地区中小医院进行推广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327例海洛因依赖者HC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吸毒方式海洛因依赖者的HCV感染与肝功能异常情况,评估HCV感染和吸毒方式与性别、年限的关系.方法:327例海洛因依赖者入院时均进行血清HCV标志物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327例海洛因依赖者中,HCV感染114例(34.9%),ALT异常41例(12.5%).在注射方式依赖者中,感染率为62.3%(71/114);HCV感染与性别无关,与注射吸毒年限有关.吸毒年限≤1年的,感染率为36.8%,吸毒年限>1年的,感染率为75.0%.烫吸方式依赖者,感染率为0.ALT异常主要与HCV感染有关.结论:注射方式吸食海洛因是海洛因依赖者感染HCV的主要因素,且感染率与注射吸毒年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和头孢毗肟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吡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发热停止时间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3%;发热停止时间治疗组为(2±1)d,对照组为(6±3)d;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感染具有提高有效率及迅速退热等优势,并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对223份血清标本进行了抗-HCV的检测,其中40份正常对照无一例阳性。在静脉毒品成隐者中检出率最高为66.7%,其次血液透析病人为47.2%,肝癌及肝硬化检出率分别为10.0%和16.4%。抗-HCV阳性者,ALT活力高于正常。54份高危人群HCV及HBV血清学标志结果显示:HCV经血传播的危险性(53.7%阳性)远大于HBV(24.1%阳性)。其中,双重感染病例肝脏损害程度较大,并伴有多项酶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297例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血培养和P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97例血培养有菌生长60例,PCT阳性53例,阳性率88.3%,无菌生长237例,PCT阳性95例,阳性率40.1%;将有菌生长组与无菌生长组PCT的均值和阳性率分别进行成组资料的t检验和χ2检验,P均〈0.05,提示有菌生长组PCT浓度及阳性率与无菌生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菌生长组G-细菌29例,PCT阳性26例,阳性率89.7%,G+细菌16例,PCT阳性14例,阳性率87.5%,混合细菌感染5例,PCT阳性5例,阳性率100.0%,将多种细菌感染组、G-细菌感染组与G+细菌感染组3组资料进行两两比较,多种细菌感染组PCT浓度高于G-细菌感染组,G-细菌感染组高于G+细菌感染组;假丝酵母菌10例,PCT阳性8例,阳性率80.0%。结论定量检测PCT可作为快速诊断血液病血流感染的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系经血传播。为探讨献血人群中HCV感染情况,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110名献血员每次血前作抗-HCV调查,结果,抗-HCV阳性检出率在供全血的献血员为0.96%,在供浆员对随献浆次数增多,由0.19%逐月上升至目前的15.55%,同时,我们对抗-HCV阳性的供血者进行血清丙所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观察发现,抗-HCV阳性的献血员大多有ALT不同程度升高,ALT水平高低可能还与HCV在体内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徐州地区92例肝细胞癌(HCC)及53例其他肿瘤患者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抗一HCV)、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进行检测,旨在了解本地区HCC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HBV感染状况.探讨HCV及HBV感染与HCC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检测对象HCC患者92例和其他肿瘤53例(胃癌、肺癌各20例,直肠癌13例),均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HCC患者平均年龄54岁,男SO例,女12例。HCC及其他肿瘤均经临床确诊。二、检测方法血清抗一HCV及HBVM(HBSAg、抗一HBS、HBeAg、抗一HBe、抗一HB…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合并HBV感染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出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合并HBV/HCV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V R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5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个部位感染者41例,合并2个及2个以上部位感染者9例,未明确感染部位者8例。中性粒细胞<0.5×109/L伴发热体征者34例,高危患者29例,低危患者5例。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使用强度为71.84DDDs/100人/天。治疗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和第3、4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结论:所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是必需的。29例高危患者中,有10例与相关指南的推荐标准吻合;非高危患者所应用的抗菌药物级别和档次偏高,给药途径单一,与相关指南及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透患者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86例在我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前后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抗体(抗-HCV)进行分析,并记录其输血情况.结果 血透前后HBsAg( )及HC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感染病人透析时间与未感染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者的透析时间平均长于未感染者(P<0.05).HCV感染病人透析时间和输血量与未感染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的透析时间平均长于未感染者,平均输血量大于未感染者.有输血史的患者的HC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者,并与输血量有关(P<0.05).结论 透析时间是两种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输血是HCV感染的另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HBV和HCV重叠感染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72例标本进行测定.结果 72例HBV患者前S1抗原阳性51例,占71%;两者重叠感染前S1抗原阳性33例,占46%.结论 慢性肝炎中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注射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影响因素,以2006~2008年江苏省5市部分戒毒所、劳教所新入的1 358例注射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血并对血液标本行ELISA法检测抗-HCV,数据用SPSS13.0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1 358例注射吸毒者中共检测出HCV抗体阳性者798例,阳性率为58.8%;男性注射吸毒者易感染HCV(χ2=8.30,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HCV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χ2=11.87,P<0.05);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时间大于10年、商业性性行为是该人群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注射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率远高于一般人群,说明该人群是HCV防治重点人群。因此,对该人群HCV感染的危险因素需进行针对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源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的情况,并对其流行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线索追踪方法对河源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调查人群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河源市有偿供血人员和非有偿供血人员4832例,其中男性有2936例,女性有1896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68例,其中既往有献血史27例,占调查总人群的0.11%。HIV抗体检测阳性患者人群中,男性21例,占既往有献血史且HIV(+)人数的77.8%。女性6例,占患病人群的22.2%。感染人群只要集中于外地打工人群中。结论河源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中存在2.25%HIV感染率且已通过性传播途径传播给配偶及他人,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年来该院血液科诊治的1 381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系统疾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73%,其中急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最高(18.16%),其次是多发性骨髓瘤(16.66%)、淋巴瘤(13.88%);发生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为主共69例(42.59%),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G-)为主,有27株(占58.69%),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菌株有13株(占15.43%)。血液病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疾病类型、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数量等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且易出现MDRO感染。结论及时准确地确诊血液系统疾病的类型,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要加强环境控制及感染源控制,是预防和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是肠道外传播的疾病,主要感染途径是应用血液和血制品。78%~90%的HCV感染与应用血液制品有关,所以,各国已将抗-HCV作为筛选供血员的一个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丙肝患者标志物检测,对其意义加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为我院1994~1996年门诊及住院的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血液科诊治的3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300例本院其他科室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感染率、感染次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染率、感染次率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高,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