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医院护理人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将周边绩效理论引入指标体系研究,通过专家咨询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筛选。结果建立了一套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为一级指标、包含10个二级指标及3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考核指标体系。结论以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为维度的护士绩效考核内容及体系涵盖了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各个因素,指标设立及权重分配合理,可作为医院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护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护理工作缺乏现代科学管理模式,即人才使用不合理。由此造成各层次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不清,人才严重流失,高学历人才心态消极、不稳定。护理人员按岗位使用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增加工作成就感,从而稳定护理专业队伍,提高护理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岗位意向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护理人员岗位意向调查,掌握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提出了转变观念,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建立电脑网络化护理工作管理系统,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需求等综合措施。以更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为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以及工作产出能够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它包括确定和沟通对员工的期望,提供给员工有关他们绩效的反馈,改进员工的绩效,指导解决绩效问题。护理人员绩效的评估与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绩效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其评价是对护士进行素质、护理行为、护理工作结果等全面综合性的考核。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可更加全面地衡量护理人员对医院所做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奖惩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改善医患关系,为医院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绩效考评工具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与考评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考评工具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将我国护理人员绩效考评工具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孙萌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4):1711-1713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实施护理动态岗位管理的意见及建议,逐步建立以科学的临床护理岗位结构为基础的护理管理体系,指导护理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工作。方法自行设计护理人员对参与动态岗位的态度、认知及意愿问卷,对普外科4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2.5%的护理人员不愿意参与院内动态岗位,12.5%和5.0%的护理人员分别认为参与动态岗位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工作技能没有帮助;在参与院内动态岗位意愿排序中外科排第1位,在不愿意参与动态岗位的原因中,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工作太累是主要原因,均占32.5%。结论优质护理工作需要管理者改变原有的分工方法及考核方法,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重视护理人员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蔡峰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2,8(5)
通过对护理人员岗位意向调查,掌握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提出了转变观念、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建立电脑网络化护理工作管理系统、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需求等综合措施,以更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社区护理逐渐成为社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多种角色,需要具备多种技能[1]。为了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提高社区护士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我中心从2011年5月起针对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医院护理人员培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护理人员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方法采取大样本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方案,实施能级护士的分层次管理,对培训效果及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性评价。结果各级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得到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各项服务指标创优,创新思维在护理管理、科研、教学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结论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员培训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体现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充分挖掘护理队伍潜力,提高护理服务内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岗位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做到人人参与管理,通过护理部、护士长考核,并进行反馈。结果2003年与2002年护理工作、服务质量进行比较,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病人满意度、带教满意度,分别经字2检验、t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施绩效考核后比实施前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结论通过实施绩效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并在护理队伍中形成讲学习、讲进取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通过数据库检索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不同维度考评的考评形式、考评程序、考评指标及考评者进行介绍与分析,总结不同维度考评在护理岗位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不足之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法,探讨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结合21世纪人才观与质量要求,以及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特殊性与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在分析本科培养目标的特征和要求基础上,拟定评价指标;以素质教育理论、系统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评价理论提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法,探讨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结合21世纪人才观与质量要求,以及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特殊性与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在分析本科培养目标的特征和要求基础上,拟定评价指标;以素质教育理论、系统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评价理论提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躯体移动评估表指导髋部骨折病人的体位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通过躯体移动评估指导髋部骨折病人实施体位护理,解除因躯体移动障碍及卧床不适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法 采用一种简易快捷的躯体移动评估表,对病人住院第l天、手术后第l天及出院前l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将病人划分为安全(3分)、较安全(2分)、易发(1分)和高发(0分)4种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体位护理。结果 215例病人通过实施体位护理,住院期间出现皮肤压红17例.平均1.5d内消退.出现第二期褥疮5例,平均5d内愈合。治疗期间患肢保持了正确牵引,体位符合治疗要求。通过正确的躯体移动方法,缓解了卧床后引起的腰背部不适。结论 评估表充分体现了病人的主要特点;应用评估表评估体现了体位护理的专科特色,缓解了因卧床给病人带来的不适;进行评估的过程增进了护患沟通;通过规范管理确保体位护理行之有效;护士在体位护理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定并落实公平、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按劳取酬、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成立“护理服务中心”,根据护理质量、科室开支比例、岗位系数、科室绩效等内容对全院各护理单元的绩效工资进行评定,并指导、审核各护理单元二级分配方案及其落实情况。结果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科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和儿科临床医学专家对我国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建立具有儿科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沈阳、武汉地区10名临床护理人员、9名护理管理人员和8名儿科临床医学专家进行调查。[结果]儿科临床护理人员、儿科护理管理人员和儿科临床医学专家都认为专业素质是儿科临床护理专家最基本、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初步形成了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角色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我国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应该具有高超的专业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