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94例麻风畸残调查分析高绍佐(山东省沂源县皮肤病防治站,256100)在全面控制麻风这一新观念的启示下,对麻风畸残问题的严重性及开展麻风畸残的预防和康复医疗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为了解我省麻风畸残状况,根据全国统一的《麻风畸残基础记录》和《麻风畸残分...  相似文献   

2.
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对当地新发现病人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对当地新发现麻风病人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麻风高流行县(市)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前、中和后一年的麻风新发现病人资料,分析新发现麻风病人各个方面情况。结果:发现所有8个县(市)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当年发现病人数均为最高。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一年,防治力量强的县(市)发现病人数维持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前一年的水平,防治力量弱的县(市)发现病人数则比开展运动前一年有减少。在开展消除运动期间发现的病人居住地离县麻风专业机构的距离最远,平均为62.8公里/人。开展消除运动期间疾病延迟期为最长,平均为42.9月,消除运动后一年发现的病人疾病平均延迟期缩短至26.5月。结论: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在短期内不会对当地的新发现病人数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其促进了部分麻风流行病学指标好转,从而促进了当地麻风防治。  相似文献   

3.
我省一直处于麻风低流行状态,自基本消灭麻风达标验收以后,新发现麻风患者愈加少见,最近我们收治1例被误诊的界限类偏瘤型麻风(BL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因扩增试验是在试管中对天然DNA复制过程的模拟,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技术。麻风杆菌基因扩增试验可特异地检测1条至几百条麻风杆菌。由于它在免疫反应出现之前就可能对带菌者作出明确的诊断,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建立了以编码麻风杆菌65、36、18kD蛋白的基因和16sRNA基因为扩增靶的基因扩增试验。该文仅就其基本原理、应用于麻风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基本特点、标本的来源和模拟的制备以及在该领  相似文献   

5.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所致,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各地人口流入加大,其中难免有未能诊断的麻风患者进入,我们近期发现1例结核样型麻风。  相似文献   

6.
麻风与眼耳鼻喉畸残(附34例调查报告)何瑞康(贵州瓮安县医院五官科550400)李福祥(瓮安县防疫站皮防科)550400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及周围神经,导致皮肤溃疡及四肢畸残。亦可继发眼耳鼻喉麻风,引起相应的病变和畴残,对病人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麻风病例的早期发现,促进我国基本消灭麻风的进程,卫生部疾控司拟在部分麻风高流干亍县(市)开展消除麻风运动(IEC),以期迅速发脱“隐藏的”病例,并及时予以MDT治疗。  相似文献   

8.
麻风康复的护理李成兰(北海市卫生局536000)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其治疗期长,致残率高,社会上人们对麻风认识的偏见,使麻风病人承受着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的压力,因而要使麻风病人从生理、心理、社会达到全面康复,护理应当贯穿在患者...  相似文献   

9.
为了早期发现麻风患者,应用麻风菌素试验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在云南省文山州分别监测192例和106例初次检测抗ND-BSA抗体阳性的自然人群和麻风患者家属发病情况,时间2年。在麻风菌素反应阴性和血清抗体阳性的自然人群和患者家属中分别发现1例和3例多菌型麻风。认为麻风菌素阴性和血清抗体持续阳性是发病的危险因素。两种方法相结合可鉴定出高危对象。此法在多菌型患者发病率较高的村庄可应用,有助于早期发现患者。考虑到费用较高,此法不推荐作为常规手段用于低流行区的麻风防治  相似文献   

10.
康复护理在防治麻风畸残中的作用何友兰(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430015)为探讨麻风康复护理的实用价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麻风病畸残分级标准 ̄[1],我们对332例门诊或住院的麻风患者畸残变化进行了调查。其中1980~1986年(未开展康复护理)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