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黄搽剂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海丰县妇幼保健院慢性湿疹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黄搽剂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2组患者治疗后相关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儿肤康搽剂对儿童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湿疹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68例,对照组予以炉甘石洗剂治疗,治疗组予以儿肤康搽剂,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评分、治愈率、总有效率、皮肤生理功能变化。结果:在临床疗效评分、治愈率、有效率和皮肤生理功能及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肤康搽剂对于儿童湿疹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蛇床子搽剂治疗湿疹3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笔者试制了蛇床子搽剂治疗湿疹,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患者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4年。治疗方法取蛇床子40g,独活30g,苦参30g,艾叶20g,地肤子20g。加水适量,煎煮2次,合并煎液,浓缩至840ml,静置,滤过。然后加  相似文献   

5.
尤卓尔联合儿肤康搽剂外用治疗婴儿湿疹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尤卓尔联合儿肤康搽剂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婴儿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尤卓尔联合儿肤康搽剂组)37例,纯西药组(尤卓尔)37例,纯中药组(儿肤康搽剂)36例。分别使用相应方法治疗。观察3组综合疗效。结果:3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痊愈率与纯西药组及纯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纯西药组与纯中药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卓尔与儿肤康搽剂均为治疗婴儿湿疹的有效药物,两者同时使用有增效作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门湿疹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中,男27例,女8例;  相似文献   

7.
湿疹是皮肤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多在头面,四肢或躯干部,呈丘状,孤立或成群的散布在皮肤上。在急性病例中,其疹潮红,流水,流脓,糜烂结痂,瘙痒难忍,同时伴有发烧,厌食,泄泻或便秘等全身症状;在慢性病例中,全身症状虽不明显,但患部皮肤显著增厚,皮纹加深,可能有少量痂皮,落屑,皮色暗红,浸润程度较重,瘙痒无度。本病常反复发作,由急转慢,病程迁延经久难愈。通过门诊对35例湿疹的初步观察,均获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210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并给予口服异丙嗪治疗。治疗组150例加用儿肤康擦剂局部外用,对照组60例加用地塞米松软膏局部外用,均治疗5天。结果:治疗组的痊愈、显效率为72 0%,对照组为66 7%,组间比较,P>0 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7 4%,对照组为22 5%,组间比较,P<0 01,即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郎燕静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2):895-895
慢性湿疹是临床上疑难病之一,患病率高,过敏体质、外在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精神因素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3例患者均来自本门诊部。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8~58岁;病程6月~14年。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4,(7)
目的优选慢性湿疹搽剂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样品溶液的固体得率和苦参碱的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慢性湿疹搽剂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结果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考察指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合单因素优化实验与生产实际,慢性湿疹搽剂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12倍,提取时间130 min,提取次数3次。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慢性湿疹搽剂的提取效果,且建立的工艺稳定、提取率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火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改善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自制土荆皮膏治疗会阴部湿疹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床患者很容易发生会阴部湿疹,好发部位多见于骶尾部、会阴部,其皮损为多形性,如斑丘疹、丘疱疹、渗出、糜烂、表皮剥脱。原先治疗湿疹一般采用氧化锌软膏外涂,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用自制土荆皮膏外用治疗会阴部湿疹3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魏江玲 《中医正骨》2007,19(4):30-30
上肢软组织损伤临床常见,自2003~2005年,作者应用本院制剂镇痛搽剂外搽治疗此病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白癜风片、搽剂治疗白癜风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予 《四川中医》2003,21(12):74-75
目的 :观察白癜风片、搽剂对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1 74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88例 ,采用内服白癜风片及外搽白癜风搽剂 ;对照组 86例内服白癜风片。两组均 3个月为 1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8 41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 47% ,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白癜风片加用白癜风搽剂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痤疮是一种顽固难愈的损容性甚至毁容性毛囊皮脂腺疾病。笔者已对本病进行了10年较为系统的理论和临床研究,2000年将原痤疮合剂(汤剂型)改为颗粒剂,经5年临床观察,共治疗3000余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自2005年3月~2005年8月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的要求,经严格科研设计,进行了临床单盲对照观察,共选择148例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施斌  熊慧萍  穆迎涛 《河北中医》2012,34(3):361-362
湿疹是一种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及易成慢性等特点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1].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致,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2].2006 - 10-2010 -04,我们采用止痒方泡洗治疗慢性湿疹9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四物消风汤,两组均服药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VAS)、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指标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状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EASI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其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确诊为本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4%,对照组愈显率为78.0%,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愈病例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马友谊 《天津中医药》2009,26(4):279-279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抓痕、结痂、浸润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皮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瘙痒剧烈,且呈阵发性,病程不定,易复发,可经久不愈,治疗困难.笔者自2004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自拟养血祛风汤合西药抗组胺药,肌注卡介苗针及维丁钙针,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湿疹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组观察组,分别给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湿疹较单用西药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