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6例,简称为研究组;其中雄性激素睾酮(T)浓度≤75ng/dL患者130例,简称为研究组A;雄性激素睾酮(T)浓度75ng/dL患者76例,简称为研究组B。同期在健康管理中心招募206例女性为对照组,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群的AMH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AMH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B的AMH浓度明显高于研究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MH浓度与睾酮浓度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171且P0.05;ROC曲线分析AMH诊断PCOS患者的线下面积为0.776,面积标准误为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AMH浓度6.19ng/mL为PCOS诊断界值时,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7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AMH浓度显著升高,血清AMH浓度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分析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500例健康女性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比较AMH在PCOS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结果。结果 PCOS患者组血清AMH、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AMH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AMH水平在PCOS患者中显著高于健康者,并且AMH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激素与抗缪勒管激素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PCOS组)及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60例(参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性激素与抗缪勒管激素水平,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AMH、T、LH水平和LH/FSH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1);AMH诊断PCOS的特异度与T、LH和LH/FSH单项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分别与T、LH和LH/FSH联合检测及AMH+T+LH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特异度与AMH单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MH41.44pmol/L为诊断PCOS的临界值,AMH诊断PCOS的敏感度明显高于LH和LH/FSH(P<0.05),与T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与T或LH两项联合检测及AMH+T+LH联合检测(并联试验)的敏感度高于AMH单项(P<0.05),AMH与LH/FSH比值联合检测敏感度与AMH单独检测的敏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MH诊断PCOS的敏感度明显高于LH/FSH,与LH或(和)T联合检测则有更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抗缪勒氏管激素(AMH)与常规性激素在女性不同时期及不同疾病血清中的水平表达,探讨不同性激素在女性不同年龄阶段、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功能早衰(PDF)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育龄期组、超育龄期组、围绝经期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应用Iflash 3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中AMH,并应用UNICEL DXI800全自动发光仪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5组AMH、E2、FSH、LH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 AMH指标水平方面,育龄期组与另4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最高,围绝经期组与卵巢功能早衰患者组均较低; FSH指标水平方面,育龄期组与另4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最低,围绝经期组与卵巢功能早衰患者组均较高;育龄期组的E2指标水平与围绝经期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1),与超育龄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育龄期组的LH指标水平与超育龄期组、围绝经期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1),但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MH、FSH、E2及LH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功能的监测水平,有利于卵巢功能早衰患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早诊断与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501-1502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3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35例卵巢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人员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卵巢形态、大小以及血流参数。结果(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面积大于正常者,卵泡数多于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Vs值明显高于正常者,RI值、PI值明显低于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诊断,可以清晰观察到患者的卵巢结构和血流信息,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水平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其他原因所致的72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指标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各指标检测水平、PCOS不同分型各指标水平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指标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T、LH及AMH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FSH、E_(2)、PRL、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LH及AMH水平在PCOS不同分型中的检测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SH、E_(2)、PRL、P在PCOS不同分型中的检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MH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72%、90.28%、87.50%、89.71%、85.53%;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88.89%、88.19%、88.73%、87.67%;AMH联合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1%、98.61%、98.61%、98.61%、98.61%;AMH联合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AMH及性激素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水平检测可有效诊断PCOS并鉴别其分型,诊断效能较高,可为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检测在评估二胎备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87例进行二胎备孕妇女按年龄分为4组进行AMH筛查检测,应用DS2全自动酶免分析仪,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血清AMH水平。结果 23~28岁组、29~35岁组、36~40岁组、41~46岁组,AMH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4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36~40岁组、41~46岁组的AMH1.1ng/ml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H11.8ng/ml,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者总计40例占10.34%,年轻龄组段与高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怀疑为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者,须有超声等项目结合进一步确诊。结论在孕前保健二胎备孕妇女中,对23岁以上者应用AMH对卵巢储备功能进行筛查检测,有助于提高隐蔽性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者的检出率,同时检测出少部分疑为PCOS,促进二胎备孕妇女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生育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卵巢储备功能不同患者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与窦卵泡计数(AFC)、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患者,根据其卵巢储备功能的差异分为4组(A、B、C、D组)。A组患者46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组患者44例,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C组患者43例,为卵巢早衰患者;D组患者35例,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血清AMH、A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A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等常规指标方面,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AMH水平方面,A组最高,C组最低,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H水平与AFC、E2、T间呈明显正相关,AMH与FSH、LH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血清AMH水平结合AFC、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可用于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鹂 《临床医学》2022,(10):117-119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卵巢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及卵巢功能指标[促卵泡激素(FSH)、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果 治疗后,两组LH、T、FSH、AMH均低于治疗前,E2、SHBG高于治疗前,观察组LH、T、FSH、AMH均低于对照组,E2、SHB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性激素及维生素D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PCOS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MH、性激素及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AMH、性激素及维生素D联合检测对PCOS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AM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泌乳素、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H、T、AMH、维生素D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且以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佳(AUC为0.928)。结论 血清LH、T、AMH、维生素D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效能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痰湿型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达英-35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抗苗勒管激素(AMH)及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MH及性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降低睾酮(T)、AM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补脾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AMH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46-1948
目的研究血清FSH、LH、TSTO检测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比较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STO)含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IVF-ET妊娠者及未妊娠者血清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LH水平、TSTO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ET妊娠率为51.67%,IVF-ET妊娠者血清LH、TSTO含量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FSH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而血清LH、TSTO会出现异常升高,用于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价值,且与患者的IVF-ET妊娠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94-4495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选取我院98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的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和病因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将2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胰岛素抵抗与糖耐量受损不完全一致. (2)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0 05),且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周期更长.(3)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睾酮水平正相关,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负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患病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种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分为三组,氯米芬组40例患者,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40例患者,联合治疗组40例患者,对比三组患者的hCG注射日血清激素水平、成熟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妊娠、排卵、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流产发生率。结果: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米芬组和联合治疗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睾酮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成熟卵泡个数明显多于氯米芬组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与联合治疗组妊娠和排卵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与联合治疗组妊娠和排卵发生率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流产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效果显著,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促进妊娠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MH(抗穆勒氏管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结局的关系。方法筛选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进入本院院检验科接受诊断的40例患者以及同期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分为观察组与健康组。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所有入选对象抗苗勒氏管激素进行测定,并对两组入选对象促卵泡生成素指数(FSH)、血清雌二醇(E2)、睾酮指数(T)、促黄体生成激素指数(LH)以及催乳素(PRL)测定值进行客观对比。结果健康组E2高于观察组患者LH、AMH以及T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展开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诊断工作时,抗苗勒氏管测定方案效果突出,能有效的诊断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工作质量,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与卵巢储备功能关系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我科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132例患者并将其分为4组。A组:卵巢功能正常组(37例);B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35例);C组:卵巢功能减退(DOR)组(34例);D组:卵巢早衰(POF)组(26例)。检测上述4组患者血清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催乳激素(PRL)、睾酮(T)及窦卵泡数(AFC)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抗苗勒管激素(AMH)在上述4组中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最高、卵巢早衰(POF)组最低,且4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苗勒管激素(AMH)与性激素比较: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成负相关但与雌二醇(E2)、孕酮(P)以及窦卵泡数(AFC)成正相关。结论抗苗勒管激素(AMH)是女性生殖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其血清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密切相关,结合窦卵泡数及基础内分泌激素检测能更准确地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睡眠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德宏州中医医院收治的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正常育龄期不孕患者,观察组为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状况、生命质量和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结果:正常育龄期不孕患者的睡眠质量(97.00%)高于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睡眠质量(71.00%),2组有较大的差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精神信仰、总体生命质量的评分均低于正常育龄期不孕患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后,发现正常育龄期不孕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SAS、SDS评分低,2组患者的数据差异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差,生命质量较低,常伴有焦虑抑郁的情况,可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多点穿刺治疗克罗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克罗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2例,根据打孔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23例,其中试验组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多点穿刺治疗,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单极电针打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自然妊娠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5),两组间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自然妊娠率及自然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多点穿刺治疗克罗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调经汤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治疗后排卵、妊娠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黄体生成素、睾酮、催乳素、卵泡刺激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经汤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下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排卵、妊娠情况,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