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复春散Ⅱ号熏蒸疗法治疗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的疗效。方法:136例深度烧伤患者,瘢痕增生共计182处,随机分为复春散Ⅱ号熏蒸组创面116处,对照组66处,同时应用硅凝胶膜、弹力套等方法联合治疗瘢痕增生。结果:通过温哥华瘢痕量表从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和柔软度4个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熏蒸组3、6个月抑制瘢痕增生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93.97%,对照组为31.82%、65.1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烧伤后应用复春散Ⅱ号熏蒸疗法,同时应用硅凝胶膜、弹力套等方法联合治疗瘢痕增生,6个月后能明显抑制瘢痕增生,促进瘢痕软化,有利于患者功能康复。采用复春散Ⅱ号中药熏蒸治疗烧伤后瘢痕有较理想的疗效,为治疗瘢痕增生开辟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5.
目的:探讨复春散Ⅱ号外涂联合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春散Ⅱ号。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瘢痕状况(VSS)及生存质量(BSHS-B)分值、应对方式(MCMQ)评分。结果:①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P<0.05);②瘢痕状况:两组治疗2个月后皮肤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色泽及总分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生存质量:两组治疗2个月后一般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总分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④应对方式:两组治疗2个月后屈服、回避分值较治疗前降低,面对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屈服、回避分值低于对照组,面对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联合复春散Ⅱ号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瘢痕状况及应对方式,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且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7.
8.
2011-01—2011-03,笔者采用复春散1号治疗烧伤感染创面24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1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42例均为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十八病区烧伤整形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4~68岁,平均36.2岁;病程15~30 d,平均22.5 d;诱因:开水烫伤5例,电击伤4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脉管复康片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予输注抗生素及创面换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脉管复康片,用药30、60、90天后根据温哥华量表对2组患者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进行评分。结果:伤后30天,温哥华量表评分治疗组中血管分布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伤后60天,治疗组瘢痕厚度、血管分布及柔软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伤后90天,治疗组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及柔软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脉管复康片治疗增生性瘢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手术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予以观察组患者温水治疗、手指主动被动活动、加压治疗以及作业疗法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门诊部门手部功能锻炼以及弹力手套加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指关节活动灵敏度、康复疗效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2%显著优于对照组60.0%,手指关节的总活动灵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再日常生活能力(梳头、洗脸、吃饭等)积分较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患者在整形手术治疗后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手部功能的恢复,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难愈合创面,我科自2005年8月以来,应用复春散加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难愈性创面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2例均为我科同期住院患者,16例烧(烫)伤,4例褥疮及2例外伤感染。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0个月~72岁,伤后距离次此治疗时间为29~93天。创面部位:躯干、臀部、手、足、上肢、下肢;创面面积1%~13%。 相似文献
13.
14.
《黑龙江中医药》2017,(6)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2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患者中选出64例,均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收集治疗前后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100%;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的手部功能优良率96.88%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的79.69%,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手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手术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术后需坚持功能锻炼、对症治疗等,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满足患者对手部美观需求。 相似文献
15.
16.
《内蒙古中医药》2016,(4)
目的:观察复春散1号与复春散2号联合应用对面部深ⅡⅡ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共收治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8)。两组患者均行面部创面常规清创。治疗组外用复春散1号糊剂,创面愈合后外用复春散2号糊剂。对照组外用磺胺嘧啶银糊剂,创面愈合后外用白凡士林软膏。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记录伤后第8周面部创面遗留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8±2.4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0.1±2.2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面部瘢痕增生发生率为13.3%,对照组面部瘢痕增生发生率为28.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复春散1号、复春散2号能够促进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并防治面部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大血藤洗剂治疗烧伤瘢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4年,我院采用中药大血藤洗剂治疗烧伤后瘢痕,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42例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40例.年龄16~64岁,平均72岁.瘢痕形成原因:烧伤64例,烫伤76例,化学烧伤2例.烧伤面积为全身面积1%~65%,为深Ⅱ°~Ⅲ°创面.瘢痕治疗瓣最小面积为1.5%,最大面积为8%.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赵晓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Z1):43-44
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纤维层,愈合后易有瘢痕增生,甚至出现瘢痕挛缩,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目前对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还没有较为理想的方法。2007-2009年,本院早期应用丹芎瘢痕涂膜预防和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