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食欲的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五脏别论》谓"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谓"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相似文献   

2.
<正> “胃气”是内涵十分丰富的中医学名词。祖国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因此,准确理解“胃气”之涵义显得十分重要。何为“胃气”?概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1.是指维持胃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此胃气属于脏腑之气的范围,而脏腑之气是由水谷之气,吸收自然界之清气和肾中精气结合而成,分布于脏腑系统之中即为脏腑之气。细分之则有五脏之气,如肝气、肺气、  相似文献   

3.
所谓胃气,不仅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同司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的过程,以养五脏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共为后天之本,故胃气可认为是"脾胃之气".<内经>最早提出了"胃气"学说,<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壮,五脏之腑皆壮",<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禀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论点,是从生理上说明了"胃气"是维持人的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等论点,则是从病理上强调了"胃气"在疾病发生与转归过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脉之“三贵”是辨别平脉与病脉吉凶的理论根据。何谓“三贵”? 一曰脉贵“有胃”。《素问·五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平人气象论》:“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等一切生机皆由胃出,都可从气口测知;人体生机的有无,决定于胃气的有无,这可从脉象测知。  相似文献   

5.
生长壮老死 ,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与死亡是人类生理过程的必然归宿。本文从机体的生理角度 ,探讨中医对死亡机理的认识。1 无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 ,胃者 ,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 ,逆者死。”这是因为“胃者 ,水谷之海 ,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以养五脏气” ,“五脏者 ,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可见 ,无胃气即无营养供给 ,五脏六腑失其所养 ,功能活动因而停止 ,生命也就完结了。而无胃气往往是因各种疾病导致胃气受损的结果。若因衰老所致的无胃气 ,则是全身衰竭 ,其死因就不是…  相似文献   

6.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涵盖"精气神"三宝,即"人以胃气为本",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脉的胃气指脏腑气血功能状态的外在间接表现,义同东桓所谓"脉贵有神"之"神"。狭义胃气,即胃中水谷精气,"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历代医家强调顾护胃气《,伤寒论》令人称道,施药不离参、姜、枣、草,经方皆为护胃、和胃之方;现代医学治疗亦难离胃气,肠内营养实为保胃气质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学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胃气属于六腑之气,肺气则为五脏之气,"胃气者,肺气之母也",二者均由水谷之气,吸收自然界之清气和肾中精气结合而成,分布于脏腑系统之中。1文献源流人以"胃气"为本,"胃气"的充沛与否关系到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和防病却疾的成效。历代医家论病释理、立法处方、遣药养护,无不重视"胃气",究其理论渊源,皆出于《黄帝内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中医无论是治病还是调养身体都非常注重"胃气"。"胃气"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如《素问·五脏别论》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曾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  相似文献   

9.
1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利则卧不安”语出《索问·逆调论》篇。经云:“不得卧而患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认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对此论中的“卧不安”,历代注家多有分歧、有认为指手卧不安或不能平卧的,如高峰’一氏云:“卧当解释为争卧较为适宜,并非睡眠之谓、不安当为辗转不宁,起居不安之状。据此,’‘胃不和则卧不安”可释为由于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胃气便不能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使人不得手卧而…  相似文献   

10.
胃腑与五脏相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所以五脏六腑中皆有脾胃之气。凡脏腑、声色、舌脉、形体无不皆有胃气。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的病变多影响五脏,而五脏病变又多与胃腑相关.正如李东垣所云:“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临床中因胃气虚弱,营血亏乏而发生心病者屡见不鲜;土壅木郁而致肝病者亦比比皆是;胃弱,土不生金,肺失所养,常可致肺病;胃虚,土不制水,则水泛又多致肾病。等等。故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着重提出了“胃虚…  相似文献   

11.
治疗恶性肿瘤当顾护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建辉 《河南中医》2006,26(9):29-30
施志明主任医师从事恶性肿瘤临床工作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非常强调“胃气”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调理中的重要性。盖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此外,脾胃化生的气血为营卫之气的重要来源,内可濡养脏腑,外可御邪于外。故《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充分论述了胃气在疾病发生和转归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上患者如果胃气旺盛,纳而能化,则虽病预后较好;如果胃气虚弱,升降失常,受纳不能,气血生化不足,则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此外,…  相似文献   

12.
瘀血一症,为病甚夥,滞于脏腑则生气被阻,塞乎经络即酸麻疼痛。治之者,或行气以活血,或祛痰以消瘀,必溯本求源以绝其根荄。而刮垢剔污,直清肠胃,假道阳明以出之,尤为治疗之捷径。《内经》谓“冲为血海,隶于阳明”,而“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多血多气”,其气以下行为顺,是以治之者恒用泻法以通为补。所谓“血实者宜决之”是也。阳明清则脏腑气调,经脉和畅,气血往来不愆其度,不治瘀而瘀自祛矣。此治病求本之道也。仲景明其义,是以《伤寒》《金匮》于  相似文献   

13.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言:“咳血之原由于肺,吐血之原由于胃,人之所共知也”.然考张氏所举吐血诸案,尚包括支气管扩张咯血等.所以其言“吐血之原由于胃”之“胃”为中医之胃,非西医之“胃”.现将张氏吐血证治之要诀归结于下,以供临证时参考.1 镇冲气、降胃气为止血之要务,代赭石、半夏为首选之良品 张氏遵《内经·厥论篇》:“阳明厥逆呕血”之论,认为“阳明指胃腑而言,以传递、腐熟水谷为职,以下行为顺,乃有时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恒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可将胃壁之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治之者,皆当以降胃之品为主,而降胃之最有力者,莫赭石者也,故愚治吐衄之证,方中皆重用赭石”,又云“吐血之证,多由于胃气挟冲气上逆”,“降阳明胃气之逆者,莫半夏者也”.因此提出了“赭石、半夏以镇冲气,使之安其故宅”,“夫血为气之配,气为血之主,气安血自安矣.此所以不治吐血,而吐血自止也”.故张氏在其所订寒降汤、温降汤、清降汤、健胃温降汤等皆用此二味以镇冲降胃.  相似文献   

14.
赵文章 《陕西中医》2003,24(11):1055-1056
胃痛又称胃脘痛 ,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多由忧思郁怒 ,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之气所致。胃痛初起 ,多属实症 ,久者虚实夹杂 ,寒热交错。进而气滞血淤 ,络脉损伤 ,出现呕血 ,便黑等症。根据中医脾胃学说的理论 ,临床中应充分重视胃的功能和特性 ,注意胃和其它脏腑的关系 ,在治疗上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胃”汇也 ,水谷汇聚之所 ,是谓四时之变病 ,死生之要会也。“胃”,是人体脏腑中的重要器官 ,《内经》称它是“仓廪之官”,前人特别强调胃气 ,所谓“人以胃气为本”,说明胃气在人体有其特殊的重要性。胃之所以能纳 ,是依靠胃气 …  相似文献   

15.
半夏应用新探半夏味辛性温,休滑而燥,其除湿化痰,和胃健脾,发表开郁,降逆止呕之功人所尽知。但其作用远不止此。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半夏的功用别有领悟,约述如次。一、消瘀止血《素问·厥论》曰:“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诚以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冲为血海,隶属于此。若胃气逆行,冲气上干,气逆则血逆,而吐衄之疾作矣。是以吐衄多从伤胃论治,以降胃消瘀为第一要义。推降胃气之品,以半夏最捷,故历代医家  相似文献   

16.
从两方面阐述了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论治血证的学术特色:对脏腑生理病理,注重脾胃中气升降顺逆,谓心肺肝肾之气同升降,皆取决于中气,脾胃中气为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精神之化源,及赖以升降之轴心。中气旺则阳化有源,阴生有本,脏腑各安其位而履其职,气血充旺,精神交泰。中气升降窒塞,脾土下陷,胃土上逆,则阳化匮源,阴生乏本。胃土上逆则火炎金逆,气为之滞而神为之飞;脾土下陷则水沉木陷,血为之淤而精为之遗。诸般上逆、下陷、左淤、右滞四维病变,悉归居中气升降乖违。故论治首重顾护中气,升清降浊,兼顾四维。于内伤杂病,宗仲景“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之旨,谓“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基于此,论治血证多从阳衰土湿、水寒木郁立论,以燮理中气升降立法,环顾四维。文章对血淤、衄血、吐血、便血、溺血的病机及立法、遣方,逐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述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说明胃气未绝,元气有来复之机则虚者可活;胃津未竭,邪气有泄化之机则实者可活,皆以胃气之存亡为枢机,由此可见,审察胃气之存亡,不仅可以预料预后,更为重要的是在治疗上必须时刻顾护胃气,以救垂绝之气津。  相似文献   

18.
一、火热扰心,神不守舍《素问·热论》云:“……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火性炎上,不论感受外邪都而化火,还是七情化火等,皆可上扰神明,引起失眠等症。临床常可遇到由于肝热、胃火等波及心神,火热内窜而致夜寐不安的病人,根据其临床表现选用朱砂安神丸等方药化裁而获效,可谓此论之佐证。二、胃失和降,痰浊中阻“胃不和则卧不安”,为人所共知,然其病机何在?《素问·逆调论》云:“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  相似文献   

19.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20.
石膏论选     
石膏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燥金胃、手阳明燥金大肠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中风者,伤寒五种之一也。风为阳邪,中风病寒热,而心下逆气惊喘,则已传阳明矣。阳明胃在心之下,胃气本下行,风邪挟之上逆,乘肺则喘,闻木声则惊,阳明火烁津液,致口干舌焦,不能呼吸,故用石膏辛寒之味,以泻阳明实火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