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流感染的诊断中应用降钙素原检测、血培养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本院血流感染患者116例,均行血培养以及降钙素原检测,观察其诊断效果、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血培养检测阳性患者的降钙素原含量是(43±32)ng/mL,阴性患者是(3±2)ng/mL;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患者降钙素原含量是(3±2)ng/mL,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患是(63±58)ng/mL,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血培养可鉴别血流感染的致病菌,降钙素原检测是细菌性、真菌性血流感染的特异性鉴别指标,检测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败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例非败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患者外周血清样本,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分析其在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败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均高于2.0 ng/ml,其中2.1~5.0 ng/ml者30例,5.1~10.0 ng/ml者8例,10.0 ng/ml者2例,败血症患者血清PCT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60例患者中血培养阳性组38例,阴性22例,阳性组血清PCT浓度水平均2.0 ng/ml,其整体血清浓度水平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P0.05)。结论在败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采取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方案兼具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可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鉴别血流感染中的不同革兰染色反应病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住院治疗患者血培养呈阳性的132例感染性病例,均为单一菌株感染,分为革兰阳性组(46例)和革兰阴性组(86例);另选取66例血培养阴性的局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PCT水平。结果革兰阳性组患者血清PCT浓度为(3.16±0.69)ng/mL,革兰阴性组PCT浓度为(11.04±2.31)ng/mL,对照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为(0.97±0.32)ng/mL,3组患者PCT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PCT区分革兰阴性与阳性感染的诊断界值为5.25ng/mL,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75.6%。结论 PCT对不同类别致病菌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区分革兰阴性与革兰阳性的菌株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 T )水平对区分血培养阳性及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所致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患者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及同时检测患者血清PC T水平,比较PC T浓度在革兰阴性细菌及阳性细菌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血培养阴性患者PCT为(1.02±0.65)ng/mL ,血培养阳性患者PCT为(8.55±3.62)ng/mL ;G -菌感染组血清PCT含量为(10.78±4.83) ng/mL ;G+菌感染组血清PCT含量为(4.22±3.16) ng/m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 T水平测定可作为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的辅助检测指标,同时有助于迅速区分G+菌及G-菌所致的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早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血流感染病原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病原体种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526份血培养阳性样本为研究对象,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38株、革兰阴性杆菌245株、真菌28株和厌氧菌15株,统计患者第一次血培养阳性采血时间之前24 h内血清PCT水平。通过绘制不同病原体血流感染患者PCT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不同病原体血流感染的PCT水平最佳截断值。结果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PCT水平为0.76(0.26,3.93)ng/mL,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患者PCT水平为4.86(0.97,24.94)ng/mL,真菌血流感染患者PCT水平为0.80(0.30,1.44)ng/mL,厌氧菌血流感染患者PCT水平为2.96(2.25,5.07)ng/mL。预测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厌氧菌血流感染的PCT水平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8、7.83、1.22、3.76 ng/mL。结论 PCT水平与不同种类病原体存在一定关系,根据PCT水平可以预测病原体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ICU患者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39例ICU患者同时进行血培养和PCT、CRP和DD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BC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BC阴性)组,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估PCT、CRP和DD在ICU患者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确定其Cut-off值。计算PCT、CRP和DD联合检测在ICU患者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BC阳性组PCT、CRP和DD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60ng/mL、33.33mg/L和2 785.70ng/mL)均显著高于BC阴性组(中位数分别为0.09ng/mL、2.28mg/L和1 625.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PCT、CRP和D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715和0.643,最佳诊断界点分别为0.405 0ng/mL、3.440 0mg/L和2 083.90ng/mL,其敏感度分别为0.775、0.875和0.656,特异度分别为0.825、0.525和0.629,阳性似然比分别为4.43、1.84和1.77,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7、0.24和0.5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98 6、0.823 5和0.750 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47 1、0.714 3和0.511 6。PCT、CRP和DD联合检测敏感度为0.422,特异度为0.971。结论 PCT、CRP和DD对于ICU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儿科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183例同时送检血液培养和 PCT 检测的结果,以血培养为金标准,把患者分为非血流感染组和血流感染组,比较两组间血清 PCT 浓度的差异。两组间 PCT 值差异比较采用 Mann-WhitneyU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非血流感染组血清 PCT 浓度为0.15(0.065~0.55)ng/mL,血流感染组血清 PCT 水平为1.11(0.505~8.975)ng/mL,两组间的血清 PCT 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以0.50 ng/mL 为界点,PCT 诊断的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4.1%和96.8%。结论定量检测 PCT 可辅助快速排除或诊断血流感染,为避免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或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清PCT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48例细菌感染性发热患者、40例病毒感染性发热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PCT,将检测结果分成4个水平,PCT<0.5 ng/mL,0.5 ng/mL≤PCT<2.0 ng/mL,2.0 ng/mL≤PCT<10.0 ng/mL和PCT≥10.0 ng/mL,分析PCT水平与细菌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以PCT≥0.5 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能有效地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性发热,有利于早期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解放军总医院1066例患者同时送检血液培养和PCT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有效结果1010例.比较血培养结果与血清PCT浓度的关系及PCT浓度在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及假丝酵母菌之间的差异.并且对33例进行过多次PCT检测的血培养阳性患者预后进行了分析.三组间PCT值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死亡率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 血培养阴性患者PCT为0.37(0.11 ~1.67) μg/L.血培养阳性患者PCT水平为2.24(0.57~11.59)μg/L;PCT在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及假丝酵母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2.0%及75.7%.在33例多次PCT检测的血培养阳性患者中,PCT进行性减低者预后较好,PCT均值>5 μg/L者预后较差.结论 定量检测PCT可作为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的辅助检测手段.观察PCT变化趋势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087-4088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的影响。选取就诊的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120例,送血培养并检测PCT、CRP、IL-6,对比其诊断特异度、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120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经血培养结果显示43例阳性,77例阴性,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IL-6、CRP、PCT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IL-6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可作为细菌性血流感染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同时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与PCT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清PCT水平在血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间,G+球菌感染和G-杆菌感染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10ng/mL时,对血流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达到91.67%,要高度警惕血流感染。PCT0.5ng/mL对血流感染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86.96%,对于排除血流感染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结论血培养联合PCT检测可作为血流感染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流感染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3年9~12月的住院患者965例(其患者PCT≥0.05ng/mL),同时进行血培养检测,对患者PCT和血培养结果之间进行分析。结果 965例患者血清PCT在0.05~0.50、0.50~<2.00、2.00~<10.00、10.00~<20.00、≥20.00ng/mL 5个不同区间的阳性率分别为3.82%、10.20%、16.38%、28.07%、40.17%,其中血培养阳性结果有138例,其PCT水平为(2.56±0.93)ng/mL,血培养阴性结果有827例,其PCT水平为(0.83±0.31)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8例血培养阳性结果中,革兰阳性球菌有52例,其PCT水平为(1.82±0.65)ng/mL,革兰阴性杆菌有81例,其PCT水平为(5.21±2.12)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血流感染者具有正相关性,PCT水平越高,血培养阳性率就越高。检测PCT可作为辅助诊断菌血症感染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对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血培养的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29例)和阴性组(158例),血培养采血当日测定PCT、CRP,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阳性菌组(9例)与革兰阴性菌组(20例),并对两亚组患者的PCT、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中位数5.80ng/mL)明显高于阴性组(中位数0.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CRP水平(中位数59.63mg/L)亦明显高于阴性组(中位数28.6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31~0.905),而CRP的AUC为0.664(95%CI:0.554~0.773)。革兰阳性菌组PCT水平(中位数2.45ng/mL)与革兰阴性菌组(中位数7.9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组CRP水平(中位数59.63mg/L)与革兰阴性菌组(中位数53.88mg/L)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CRP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具有参考价值,而PCT较CRP有更高的准确性,故血流感染早期检测PCT能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219例血流感染血培养阳性患者(研究组)血液,分别在Back/Alert 3D血培养仪中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在Mindray Auto Hematology Analyzer BC-5800血细胞分析仪中检测PLT,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CT,根据双侧双瓶血培养结果将研究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革兰阳性菌(G~+)组(72例)和革兰阴性菌(G~-)组(147例)。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93例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PCT、PLT。结果 G~+组PCT水平明显低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与G~-组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组与G~-组PCT明显升高,PL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PCT为0.5~10.0ng/mL的比例明显多于G~-组,G~-组PCT≥10.0ng/mL的比例明显多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越高,PLT越低,PCT与PLT呈负相关(r=-0.367)。PCT≥11.38ng/mL,PLT≤66.5×10~9/L为二者诊断G~-感染的cut-off值,二者共同诊断G~-感染的特异度为80.7%,阳性预测值为83.3%。结论联合检测PCT和PLT对诊断G~-的血流感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血流感染(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9例血培养阳性BSI患者和23例血培养阴性者,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PCT水平,分析血清PCT检测在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29例血培养阳性BSI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69例,占53.49%,革兰阴性菌感染60例,占46.51%。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为2.13(0.57~9.12)ng/m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者血清PCT水平[0.24(0.09~1.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为6.02(1.37~20.04)ng/mL,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清PCT临界值为4.32ng/m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为0.779~0.923时,此时血清PCT鉴别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敏感度为82.30%,1-特异度为75.62%。结论血清PCT检测在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早期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培养和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患者早期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5例患者血标本用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测定血清PCT,同时进行血培养,并对23例血培养阳性的重症患者血清PCT进行多次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血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患者(阴性组)PCT阳性率为41.01%(0.05~2.58μg/L),血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患者(阳性组)PCT阳性率为80.77%(0.05~200.00μg/L)。阳性组PCT阳性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2,P0.01)。假丝酵母菌、多种细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PCT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92.11%和56.81%。对23例血培养阳性的重症患者进行了多次PCT检测,治疗过程中PCT水平逐渐降低者预后较好,PCT10μg/L且持续维持高水平者,其预后较差。结论同时进行血培养和PCT检测对血流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治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该院220例老年住院患者同时送检的血培养和PC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血清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及其在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和假丝酵母菌之间的差异。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20.45%,在血培养阳性标本中PCT阳性率为64.44%;在血培养阴性标本中PCT阴性率为44.00%。血培养阳性患者PCT中位数为(8.00±17.39)μg/L,血培养阴性患者PCT为(4.46±11.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革兰阴性菌组PCT为(11.25±23.37)μg/L,假丝酵母菌组PCT为(11.21±13.59)μg/L,均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CT水平(5.42±14.8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定量检测PCT可辅助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2日内进行细菌培养与PCT检测且结果有效的6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研究中,血培养阳性56例,体液培养阳性67例,所有培养阴性567例,3组的PCT中位数分别为4.26、2.78、0.46ng/mL;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中位数分别为2.35和4.56ng/mL;胸腔积液培养、腹腔积液培养、胆汁培养阳性患者PCT中位数分别为1.91、5.23、3.64ng/mL。47例脓毒血症和16例重度脓毒血症的PCT值分别为5.32和10.25ng/mL。结论 PCT水平与脓毒血症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以及患者感染部位具有一定的关系,可以用于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PCT水平,统计分析213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血培养结果和血清PCT水平。结果若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对照血培养结果,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96.3%。而病毒感染或非细菌感染性炎症患者血清PCT均小于0.5ng/mL。结论 PCT是快速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较为特异的指标,可了解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指导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菌血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该院951例同时送检血液培养和PCT检测的标本检测结果,分析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同时比较PCT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之间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效能。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5.4%和9.8%;PCT区分血培养阴性与阳性、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540ng/mL、2.065ng/mL。血培养阴性与阳性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组之间PCT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同时有助于区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致的感染,为菌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信息,从而改善和提高菌血症诊断的准确性,避免非必需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临床诊疗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